刚性接触网密封装置
    1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3327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306226.3

    申请日:2009-08-27

    Abstract: 一种刚性接触网密封装置,位于刚性接触网穿过门扇的部位,包括仿形弹性块和推挤机构,所述仿形弹性块由包在刚性接触网外周的内层仿形弹性体、被推挤机构的导向头推动、可与内层仿形弹性体合拢密封的左右两个凹形相对的外层仿形弹性体和回形弹性体组成;左右两个外层仿形弹性体对称连接在左右两个导向头的前部,并与安装在内层仿形弹性体左右两侧门扇上的左密封盒和右密封盒相对应,左密封盒和右密封盒前部是对应的楔形,后部能容纳导向头的前部,中部固定有限位挡块。本发明密封严密可靠,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有效解决了刚性接触网的密封难题。

    光驱动光导管抽油烟机
    1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32586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7160.3

    申请日:2010-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驱动光导管抽油烟机,包括同心设置的位于内部的光导管及位于外部的通风管,光导管与通风管之间形成有通风道,光导管的室外端设有集光罩,其位于室内的一端内壁上涂抹有红外线吸收层。本发明的抽油烟机利用光导管导入的太阳光实现室内空气净化。光导管可以将散光罩收集到的太阳光进行不断反射,使得光线到达光导管的室内端,而在光导管下端内壁涂抹的可吸收红外线的涂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使得光导管内壁温度升高,引起管道内上下端压力的差异,利用气压力将本发明下端的油烟气通过通风道排出到室外,可广泛应用于家庭、餐厅中。

    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8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915496.X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人防技术领域。为了保障进风控制的可靠性;进风系统按区域划分包括滤毒室、战时进风机房和防化通信值班室;滤毒室内设置有过滤吸收器;战时进风机房内安装有人力电动两用风机;防化通信值班室内设置有电气控制箱;滤毒室的进风段设置有预滤室和除尘室,滤毒室通过进风管的前端与预滤室和除尘室相连通,战时进风机房内还安装有主通风管,进风管的后端穿过滤毒室后与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连通。本发明的进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各种机电设备启闭迅速,逻辑设置简单易操作,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高;净化换气功能可避免污染空气长时间积聚,危害人员生命健康。

    竖向钢筋不出筋及定型管道成孔的预制空心叠合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111193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0036559.5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韩静 净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钢筋不出筋及定型管道成孔的预制空心叠合剪力墙,采用定型管道形成竖向孔以实现整体剪力墙结构中上下层墙体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竖向分布钢筋的搭接连接,竖向孔贯通墙体高度方向、采用定型管道成孔,无需专用成孔设备。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不伸出预制墙顶面及底面,在边缘构件竖向孔内楼面标高处布设竖向的附加连接钢筋二,浇筑竖向孔内后浇混凝土后,上下层预制墙未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分别与附加连接钢筋搭接连接,实现上下层预制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连续性。竖向分布钢筋也采用附加连接钢筋搭接连接,预制墙不伸出竖向钢筋,预制墙生产阶段边模不开孔,可实现模具标准化、通用化,有利于成本控制及成品保护。

    一种大规模集约手术区分组多核模块层级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700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963244.3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院,诊所或类似建筑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规模集约手术区分组多核模块层级化设计方法,采用分组多核的思想设计出基层模块,筛选出需要短时间内与手术室发生物资及人员交换的辅助科室集成到基层模块中,确保基层模块以较小的面积实现短时间内不依赖其它部分完成手术;同时反中心岛型的基层模块与相邻的其它基层模块及中央交通核可直接发生物资及人员交换,辅助科室不会过剩或不足。采用模块层级化的思想,将手术区分为三层模块并逐层拼合,基层模块在楼栋中以中央交通核为中心拼合到一起形成楼栋模块占满整个建筑平面,然后借助标准化接口与同层其它部分跨栋连通形成分区模块。以上各点结合,实现了模块化设计且手术区性能更佳。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及激光测距的建筑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627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4964.1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识别及激光测距的建筑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系统包括双目摄影装置、激光测距装置、声音采集装置、远程数据处理装置和通信装置;双目摄影装置对建筑物的监测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通信装置传输至远程数据处理装置;激光测距装置测量至监测区域的监测点的距离和位姿变化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将变化信息传输至远程数据处理装置;声音采集装置对监测区域内的语音进行采集,通过通信装置传至远程数据处理装置,并将远程数据处理装置传回的语音信息进行播放。本发明可同时监测多个测点及多个缺陷项目,大大简化了监测系统的布置工作及监测成本,减少了因传感器、线缆、采集仪安装对建筑造成的外观影响。

    用于超长不规则高层建筑的消能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10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63240.5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振动或震动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超长不规则高层建筑的消能系统设计方法。本发明中,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选几个楼层集中设置消能部件,而是在每个楼层选取最能提升扭转动刚度的位置设置阻剪比一致的粘滞阻尼墙,并在相对变形较大的位置设置多水准自适应粘滞阻尼器,提升高烈度地震下的阻尼效果,弥补因消能部件布局偏重于克服偶然偏心及扭转不利带来的不足,使小震和大震结构附加阻尼比均处于高效区间。以上两方面结合,在达成各水准地震下良好减震效果的同时,不会加剧建筑的扭转不规则及在地震过程中的不规则振动,确保消能减震系统在超长不规则高层建筑的消能效果符合要求,且不影响建筑层高以及建筑内部交通,给建筑提供弹性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