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165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743482.5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它以环氧树脂为囊芯,聚苯醚树脂为壁材原料,通过将聚苯醚溶于良溶剂中,在水相析出聚苯醚并沉积在环氧树脂上,形成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本发明提供的微胶囊制备方法操作工艺简单,产率高;所制得的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修复不同温度下成型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56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56794.X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热固性树脂与聚硅氧烷包覆聚酰亚胺核壳微球均匀混合,经固化和后处理工艺后,即可得到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本发明所述的聚硅氧烷包覆聚酰亚胺核壳微球具有突出的热稳定性,且表面带有-NH2。与现有的热固性树脂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热固性树脂具有高冲击强度、存储模量、突出的耐热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还具有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等优点。

    一种改性凹凸棒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739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43947.7

    申请日:2015-06-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凹凸棒石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凹凸棒石和锰席夫碱组成,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方法是:将凹凸棒石与盐酸作用,得到酸化的凹凸棒石,再与甲苯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氨基化凹凸棒石;将氨基化凹凸棒石加入到水杨醛与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反应,得到表面接枝了席夫碱(Schiff base)的凹凸棒石;再与四水合乙酸锰混合, 在N2氛围下回流搅拌反应后,经抽滤、洗涤、干燥,制得一种改性凹凸棒石,它能同时显著催化和增韧氰酸酯树脂,并提高树脂的耐热性。本发明提供的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原材料来源广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一种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477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32302.8

    申请日:2014-1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芳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先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氨基和羧基化处理,再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带甲氧基的纤维;将羟基化的氧化钙掺杂的氧化铈与带甲氧基的纤维反应,得到羟基化的氧化钙掺杂的氧化铈包覆的纤维;将表面包覆羟基化的氧化钙掺杂氧化铈的芳纶纤维置于烷氧基硅烷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有机溶剂,反应结束后,再经洗涤、干燥,得到一种表面包覆超支化聚合物接枝无机纳米粒子的芳纶纤维。本发明提供的超支化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能赋予芳纶纤维更优的阻燃和耐紫外性能,并可同时提高芳纶纤维的表面粘结性和力学性能。本发明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纤维损伤小、工艺简单的特点。

    一种表面接枝改性的芳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521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184335.9

    申请日:2013-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接枝改性的芳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表面带有氨基的芳纶纤维混合后,将它置于由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另一种烷氧基硅烷混合的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有机溶剂,反应结束后经清洗,干燥,得到一种在纤维表面用化学键连接带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另一种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改性芳纶纤维。本发明提供的纤维表面既有抗紫外辐照性强的基团,又有高反应性的活性官能团,提高了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还可通过调节工艺条件改变活性官能团的种类,以适合与多种不同树脂基体的反应,得到多种综合性能突出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灵活性高,操控性强,应用领域范围广的特点。

    一种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1652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3482.5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它以环氧树脂为囊芯,聚苯醚树脂为壁材原料,通过将聚苯醚溶于良溶剂中,在水相析出聚苯醚并沉积在环氧树脂上,形成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本发明提供的微胶囊制备方法操作工艺简单,产率高;所制得的聚苯醚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修复不同温度下成型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一种自修复氰酸酯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974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44762.8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9/04 C08L7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氰酸酯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将乙烯基封端的低分子量聚苯醚(PPO)树脂加入到氰酸酯(CE)树脂体系中,以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催化剂,通过低温工艺处理CE/PPO树脂体系获得高性能自修复CE树脂体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含有乙烯基封端的PPO在CE成型过程中可以维持其热塑性特性,使固化后的CE树脂体系在发生损伤后,通过加热体系,PPO成分可融化流动填充裂纹实现材料的修复,对提高材料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树脂体系可用于制备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等。

    一种复合型膨胀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628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24955.3

    申请日:2012-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膨胀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将三氯氧磷与二氧六环的混合溶液加入到可膨胀石墨与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后的悬浮液中,在40~60℃,氮气氛下反应0.5~2小时;加入多元醇和催化剂,在50~70℃下反应3~5小时;加入1,3,5-三缩水甘油-S-三嗪三酮,在80~100℃下反应8~15小时后,再经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一种含磷有机膨胀型阻燃剂以化学键接的方式包覆在无机相可膨胀石墨表面的复合型膨胀阻燃剂。在燃烧时,它可形成更致密的保护层,获得优异的热氧屏蔽效应;它带有大量的羟基和环氧基团,确保了与高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及良好分散性,从而可在较低含量下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

    一种膨胀石墨薄片/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5259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10018714.6

    申请日:201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石墨薄片/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真空度≤10Pa,温度为保持热固性树脂为液态,且粘度≤1.5Pa.s的条件下,使膨胀石墨内部空隙产生负压,有利于树脂进入膨胀石墨的片层结构中间,并充分地浸润石墨片层结构;通过超声搅拌,使膨胀石墨的片层剥离得到膨胀石墨薄片,同时,热固性树脂与膨胀石墨片表面的基团能形成物理或化学键作用,再在微波条件下进行固化处理,得到一种分散均匀的膨胀石墨薄片/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克服了溶剂法制备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存在的膨胀石墨薄片易团聚及溶剂对环境污染的不足,具有简单快捷、环保节能的特点。

    一种阻燃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388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50297.8

    申请日:201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溶解于丙酮中,加入催化剂吡啶或三乙胺得到溶液;将氯化螺环磷酸酯在乙腈中溶解后,逐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经洗涤、抽滤,得到膨胀阻燃剂;将熔融态的可热固化树脂与膨胀阻燃剂混合均匀,经固化即得一种阻燃热固性树脂。本发明提供的膨胀阻燃剂具有三维体型结构,不仅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而且磷元素、氮元素和硅元素共存,所制得的阻燃热固性树脂热稳定性好,且兼具高成碳性和高阻燃性。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制备方法适用性广,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