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9045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99843.0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催化剂磷酸镧(LaPO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水热法制备的光催化剂磷酸镧(LaPO4)应用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和水制甲烷和氢气。这是首次将磷酸镧(LaPO4)应用于光催化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合成条件温和,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91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60879.2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 B01J31/38 , B01D53/864 , B01D2251/102 , B01D2255/802 , B01J31/0244 , B01J31/1691 , B01J35/004 , B01J35/10 , B01J223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u/ZIF?8?Ti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是将自组装法制得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加入到TiO2的前驱体中,制得ZIF?8改性后的TiO2载体,而后通过沉积沉淀法,以Au纳米粒子为活性组分,将其分散在ZIF?8改性后的TiO2载体表面,制得高分散的负载型Au催化剂Au/ZIF?8?TiO2。本发明中ZIF?8的引入提高了所得催化剂可见光下催化氧化CO的活性,使该催化剂适用于空气或其他场合下CO的常温去除;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1814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07953.X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10 , C07C209/16 , C07C211/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1691 , B01J35/004 , B01J35/10 , B01J2231/4288 , B01J2531/842 , C07C209/16 , C07C2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MIL-100(Fe)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催化剂技术领域,其以MIL-100(Fe)为载体,通过双溶剂浸渍法与光还原法相结合,使Pd纳米颗粒限域于MIL-100(Fe)的孔道中,构成Pd@MIL-100(Fe)纳米复合材料,将该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以醇为烷基化剂,可在光诱导下催化胺烷基化反应生成二级胺。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以卤代化合物为烷基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二级胺时能耗高、选择性低以及产生等摩尔量副产物等问题,符合实际生产需要,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599769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586990.7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Sn(OH)6纳米立方颗粒/石墨烯三明治结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氧化石墨烯与ZnSn(OH)6纳米立方颗粒复合,并通过紫外光辅助还原制得ZnSn(OH)6纳米立方颗粒/石墨烯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本发明提出的ZnSn(OH)6/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环境友好、合成高效、成本低,并且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催化剂与石墨烯表面结合牢固,可以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降低载流子的复合率,表现出比纳米粒子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活性是纯的ZnSn(OH)6的1.94倍,是商品化P25活性的1.74倍,而且光催化剂与污水易分离,适合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513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061357.6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7/051 ,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氢光催化剂MoS2/ZnIn2S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化学和光催化技术领域。所述的光催化剂是一种以非贵金属MoS2作为助催化剂负载于ZnIn2S4上的非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化学式为MoS2/ZnIn2S4。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稀有并且昂贵的贵金属Pt作为助催化剂提高光催化性能的问题,首次采用廉价的非贵金属MoS2作为助催化剂负载于ZnIn2S4上,得到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光催化产氢效果,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大规模的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935364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10451412.8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可见光催化氧化CO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具有可见光吸收的Au和Ag纳米粒子作为活性组分负载到TiO2载体上,制得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制备分两步:一是制得含Ag的中间物;二是制得含Au和Ag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而后,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可见光照,提高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光催化性能。该催化剂可用于室温下CO的去除。与单一的负载型Au催化剂相比,可见光对本发明Au-Ag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即提高了可见光的利用效率),而且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17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6981.6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催化去除废水中砷污染物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可利用太阳光,高效催化氧化三价砷为五价砷,并将五价砷吸附除去。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溶剂热过程,原料易得,操作较为简易,合成出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且颗粒尺寸较大,易于分离,经多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效率仍然较高。实验证明,在太阳光照射下,该催化剂对三价砷的氧化效率可达到95%以上,总砷(三价和五价砷)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51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61357.6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7/051 ,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氢光催化剂MoS2/ZnIn2S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化学和光催化技术领域。所述的光催化剂是一种以非贵金属MoS2作为助催化剂负载于ZnIn2S4上的非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化学式为MoS2/ZnIn2S4。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稀有并且昂贵的贵金属Pt作为助催化剂提高光催化性能的问题,首次采用廉价的非贵金属MoS2作为助催化剂负载于ZnIn2S4上,得到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光催化产氢效果,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大规模的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93536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51412.8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可见光催化氧化CO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具有可见光吸收的Au和Ag纳米粒子作为活性组分负载到TiO2载体上,制得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其制备分两步:一是制得含Ag的中间物;二是制得含Au和Ag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而后,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可见光照,提高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光催化性能。该催化剂可用于室温下CO的去除。与单一的负载型Au催化剂相比,可见光对本发明Au-Ag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即提高了可见光的利用效率),而且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50346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226720.6
申请日:2011-08-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高效可见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活性组分为贵金属Au,载体为TiO2、CeO2、Nb2O5、SiO2、Ta2O5、Al2O3和ZrO2中的一种,Au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5%,金颗粒的粒径为2-20nm。催化剂的制备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载体的制备;第二步为溶胶沉积法制备具有等离子效应的Au/TiO2(CeO2、SiO2、Al2O3、Nb2O5、Ta2O5、ZrO2)可见光催化剂。本发明所制备的金纳米颗粒分散性好,尺寸容易控制,活性组分的利用率高,并且具有高效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