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1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74572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1010350.2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架,所述换热器的前侧与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后侧与所述壳体的后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底板相对固定。由于换热器的前侧不再与壳体的前板连接,而是通过支架进行支撑,如此可以根据换热器的实际厚度调整支架的位置,使得换热器的厚度与室内机的厚度相互之间不影响,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室内机的整体厚度。

    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065908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674963.X

    申请日:2015-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霜过程中具有持续供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后端依次串联第二节流装置、辅助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和辅助换热器串联后与第二二通阀并联,第二二通阀形成第二旁通支路;第一节流装置与室外换热器串联,第一节流装置的两端并联第一二通阀,第一二通阀形成第一旁通支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系统设置辅助换热器和辅助风机,除霜程序运行时,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辅助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实现空调制热功能,从而保证空调在除霜过程中能够持续供热,使得用户在冬季使用空调时体验更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蓄热器及包含该蓄热器的室外机

    公开(公告)号:CN204153884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488881.1

    申请日:2014-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蓄热器及包含该蓄热器的室外机。该蓄热器包括:蓄热器盒(1);蓄热器盖(2),盖设在蓄热器盒(1)上,并与蓄热器盒(1)固定连接;密封圈(3),设置在蓄热器盒(1)和蓄热器盖(2)之间,使蓄热器盒(1)和蓄热器盖(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导热板(4),设置在密封空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器,能够有效防止蓄热器盒内装载的蓄热材料由固态转变为粘稠状态的过程中从蓄热器内溢出。

    蓄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1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28085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450815.5

    申请日:2014-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器及空调室外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器,安装在设备上,设备包括底盘和立板,蓄热器下部设有用于将蓄热器固定在底盘上的下安装座及设置在下安装座与底盘之间的第一减震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器及空调室外机,通过设置下安装座和第一减振件,通过第一减振件避免压缩机的振动传递到蓄热器,一方面能够避免蓄热器由于振动而引起的噪音,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蓄热器固定更可靠。

    双级压缩空调系统
    1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64436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13052.X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级压缩空调系统,包括双级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闪蒸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第一、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可调节;还包括旁通管路、蓄热器和控制阀,旁通管路连接在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接口与双级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蓄热器的第一换热管串联在双级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蓄热器的第二换热管串联在旁通管路上,控制阀用于选择性地导通或断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接口与双级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管路和旁通管路。本实用新型的双级压缩空调系统,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除霜速度快,可以避免除霜时蒸发不完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

    一种机房空调及其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347143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768358.7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空调及其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采集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压缩机氟系统的压力值,记为第一高压压力值;获取第二压缩机氟系统的压力值,记为第二高压压力值;并获取壳管冷凝器(11)的出水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高压压力值和第二高压压力值,确定壳管冷凝器(11)的冷凝压力值;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壳管冷凝器(11)的冷凝压力值、以及壳管冷凝器(11)的出水温度,控制调节水阀。该方案,通过采用双氟系统共用一个冷凝壳管水冷系统,能够提高机房空调的机组能效比。

    连接管组件及空调系统
    1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93078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121334.9

    申请日:2016-0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组件及空调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组件,包括盖体和设置在盖体内部的多个连接管,盖体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管路的卡扣结构,盖体采用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管设置在盖体内部,并在盖体上设置卡扣结构,用于卡接管路。使得所有管路形成一个整体组件,一方面方便生产安装;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组件外观形状规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相应的形状或者设置相应的装饰件,使得整个连接管路更美观。

    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
    1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56419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93021.0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在室内机设置辐射板,通过室内机换热器与空气的强制对流换热,使得室内温度快速达到设定温度点,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主要依靠辐射装置的热辐射维持室内舒适度,可控制内风机超静音运行/低风挡运行/间歇运行/完全停止运行,从而解决制冷/制热运行时存在较强吹风感的问题,同时降低了风机运行噪音;该室内机在制冷过程中实现上出风,制热过程中实现下出风,同时由于热辐射不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室内空气对其没有隔绝作用,直接作用与人体和室内设施,保证室内较均匀的温度梯度和舒适度;由于辐射装置承担室内部分负荷,可将辐射换热板进行模块化生产,实现根据房间或负荷大小进行空调的模块化选择安装。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693907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247537.8

    申请日:2015-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电子膨胀阀,包括:阀针,所述阀针可沿其轴线方向移动;阀座芯,所述阀座芯上设置有与所述阀针配合的流通口,所述阀针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改变所述阀针与流通口的配合间隙,从而改变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及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阀针轴线平行地安装在所述阀座芯上,并与所述流通口相连通;所述流通口的最小口径为0.8~1倍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通过将所述流通口的最小口径设计为0.8~1倍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当电子膨胀阀步数开到最大时,冷媒从两个连接管之间流动时基本上全导通,实现电子膨胀阀全开无能量损失、无节流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