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24989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100166.7

    申请日:2004-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028 H01R12/707 H01R13/41 H01R43/025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将电路板连接器小型化。外壳10设置有安装凹槽15,由金属板制成的板固定部分30可安装到其中。每个板固定部分30包括一个主体部分31和一个钎焊部分32,该钎焊部分从主体部分31的底部35横向突出。通过将外壳10放置到电路板K上并将板固定部分30的钎焊部分32与安装在安装凹槽15中的板固定部分进行钎焊,能够将该板固定部分30固定到电路板K上。

    连接器
    1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1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02553.X

    申请日:2009-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3 H01R9/0518 H01R13/4364 H01R13/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型化。连接器设有多个端子接头、能够容纳各个端子接头的壳体、沿宽度方向布置在壳体中且端子接头能够插入其中的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在壳体中布置在沿高度方向邻近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且沿宽度方向在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之间的位置处且端子接头能够插入其中的第二端子接头容纳室、布置在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中的能够与插入的端子接头接合且能够至少部分地弹性变形到横向于第二端子接头容纳室而限定的第一变形空间中的第一锁定矛杆,以及布置在第二端子接头容纳室中、能够与插入的端子接头接合且能够至少部分弹性变形到在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之间限定的第二变形空间的第二锁定矛杆。

    连接器
    1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16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02552.5

    申请日:2009-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型化。一种连接器(10),设置有与屏蔽线(SW)的端部连接的基本为圆形的大型端子(12)、与绝缘线(W)的端部连接的小型端子(13),以及壳体(11),在该壳体(11)中,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并且使大型端子(12)插入到其中的两个大型腔体(27)并排布置,并且使小型端子(13)插入到其中的小型腔体(28)布置在位于邻近的两个大型腔体(27)之间并且沿着垂直于大型腔体(27)的布置方向的方向从两个大型腔体(27)移位的位置处。

    连接器
    1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32480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410100166.7

    申请日:2004-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028 H01R12/707 H01R13/41 H01R43/025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将电路板连接器小型化。外壳10设置有安装凹槽15,由金属板制成的板固定部分30可安装到其中。每个板固定部分30包括一个主体部分31和一个钎焊部分32,该钎焊部分从主体部分31的底部35横向突出。通过将外壳10放置到电路板K上并将板固定部分30的钎焊部分32与安装在安装凹槽15中的板固定部分进行钎焊,能够将该板固定部分30固定到电路板K上。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05171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02261.7

    申请日:2007-01-17

    Inventor: 前岨宏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 H01R4/185 H01R13/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较薄的线与之连接也可顺利插入到空腔中的端子接头。在固定到线W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将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11中的端子接头T包括主体部分20,该主体部分基本处于配合端子可至少部分插入的管的形式,还包括线连接部分40,该线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20后面,以与线W的末端部分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圆角或锥形部分33相对于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设置在主体部分20的前端处或其附近,并设置在线连接部分40的底侧。

    连接器
    1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17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002553.X

    申请日:2009-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3 H01R9/0518 H01R13/4364 H01R13/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型化。连接器设有多个端子接头、能够容纳各个端子接头的壳体、沿宽度方向布置在壳体中且端子接头能够插入其中的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在壳体中布置在沿高度方向邻近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且沿宽度方向在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之间的位置处且端子接头能够插入其中的第二端子接头容纳室、布置在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中的能够与插入的端子接头接合且能够至少部分地弹性变形到横向于第二端子接头容纳室而限定的第一变形空间中的第一锁定矛杆,以及布置在第二端子接头容纳室中、能够与插入的端子接头接合且能够至少部分弹性变形到在第一端子接头容纳室之间限定的第二变形空间的第二锁定矛杆。

    连接器
    1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7444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510003744.X

    申请日:2005-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3 H01R13/6275 H01R13/658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小型化需要的连接器。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带有空腔(22)的阴性外壳(20)用于容纳阴性终端接头(21),空腔(22)里设有可以与阴性终端接头(21)相啮合以便保持住它们的锁定部分(24)。每一个锁定部分(24)在弹性变形过程从阴性外壳(20)的上表面(20a)或底面(20b)伸出。将一个用来使配套阳性连接器(M)保持在连接状态的锁臂(40)安装在阴性外壳(20)上。锁臂(40)是用金属片制成的,它包括一个能够压入阴性外壳(20)的压入凹槽的压入部分(42)。锁臂(40)面向锁定部分(24O),它在弹性变形期间可以缩进锁定部分(24O)的变形空间(33O)。

    一种连接器
    1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38204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104574.X

    申请日:200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适于小型化的连接器。一阴性壳体20带有一个用于将一个配合阳性连接器M保持在连接状态下的锁臂30。锁臂30由一个基本上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臂部31和一个基本上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按压部32组成。臂部31可与一个作为支撑点的支撑部分33一起弹性变形并且带有一个可阳性连接器M啮合的锁定部分34。通过压下按压部32,可使臂部31在解锁方向上移动。一对结合至阴性壳体20的结合部分35设在按压部32的端部。这些结合部分35形成为朝着按压部32的一个横向中点部分32a向上倾斜。

    连接器
    1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16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002552.5

    申请日:2009-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型化。一种连接器(10),设置有与屏蔽线(SW)的端部连接的基本为圆形的大型端子(12)、与绝缘线(W)的端部连接的小型端子(13),以及壳体(11),在该壳体(11)中,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并且使大型端子(12)插入到其中的两个大型腔体(27)并排布置,并且使小型端子(13)插入到其中的小型腔体(28)布置在位于邻近的两个大型腔体(27)之间并且沿着垂直于大型腔体(27)的布置方向的方向从两个大型腔体(27)移位的位置处。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05171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10002261.7

    申请日:2007-01-17

    Inventor: 前岨宏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 H01R4/185 H01R13/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较薄的线与之连接也可顺利插入到空腔中的端子接头。在固定到线(W)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将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11)中的端子接头(T)包括主体部分(20),该主体部分基本处于配合端子可至少部分插入的管的形式,还包括线连接部分(40),该线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20)后面,以与线(W)的末端部分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圆角或锥形部分(33)相对于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设置在主体部分(20)的前端处或其附近,并设置在线连接部分(40)的底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