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9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519621.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电网虚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台区电网对应的历史运行数据,根据历史运行数据生成数据集;根据台区电网对应的拓扑结构,构建与台区电网匹配的超图模型,并采用超图卷积神经网络根据超图模型,学习台区电网中各节点对应的特征表示结果;使用数据集根据台区电网中各节点对应的特征表示结果,对超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迭代训练,得到虚假数据检测模型;使用虚假数据检测模型,对台区电网对应的当前运行数据进行检测。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台区电网中虚假数据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461543.9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图相别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实时获取待确定相别的台区电网图;将台区电网图输入至预先构建的台区电网图等效模型中,得到与台区电网图对应的节点及边融合属性特征;将节点及边融合属性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电网图相别识别模型中,得到与台区电网图对应的目标相别结果;将目标相别结果向用户进行反馈,以实现根据所述目标相别结果来确定与所述台区电网图对应的相别。解决了不能准确识别台区电网图的相别而造成的切换相别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电网图相别识别的准确率,可以实现实时进行电网图相别的识别操作,更加便利了电网相别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57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494937.5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芯片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安全芯片的设计信息,设计信息包括功能设计信息、面积设计信息以及功耗设计信息;根据功能设计信息,确定安全芯片所需包括的功能模块;根据面积设计信息以及功耗设计信息确定安全芯片中目标类型的功能模块的设置数量;根据确定的功能模块以及设置数量,生成安全芯片的设计文件,并基于设计文件,生成安全芯片对应的软硬件描述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安全芯片的个性化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1246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186077.9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668 , H02J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双网采样数据处理方法及其保护装置,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将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对应的采样数据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的结果判断过程层双网是否存在异常采样数据,若不存在则直接采用第一网络中的采样数据作为用于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的保护逻辑判断保护采样数据,否则进一步识别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采样数据是否异常,以根据识别结果选择相应的网络中的采样数据作为保护采样数据。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相互校验,且互为冗余,当其中一个网络中的采样数据出现异常时,将另一个网络中的采样数据作为保护采样数据,可避免采样数据异常导致的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可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33468.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N3/0455 , G06N3/088 , G06N3/0464 , G06N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攻击检测模型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运行状态信息生成输入数据;根据第一训练数据构建自编码器,并确定检测阈值;将检测数据输入自编码器以获取隐藏层向量,并将隐藏层向量输入解码器以获取待测重构误差;根据检测阈值和待测重构误差确定攻击检测模型测试结果。通过自编码器提取运行状态信息中的电网拓扑结构和电网节点特征,得到隐藏层向量,将其作为解码器的输入来计算重构误差,实现自编码器参数更新及后续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检测过程,训练过程无需依赖大量的异常数据标签,更适应现阶段台区电网不断发展的现实情况,提高了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8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452999.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20 , G06F18/22 , G06F18/25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电力设备安全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第一传感器发送的设备检测数据,并根据多个检测时间对应的设备检测数据,获取电力设备的检测数据自身变化量,再根据多个电力设备在同一检测时间对应的设备检测数据,获取电力设备对应的同类差异度,并根据上述电力设备与其他电力设备的自身变化量比较结果和同类差异度比较结果,确定电力设备的安全状态。相较于传统的通过人工现场进行检测的方式,本方案通过基于电力设备周期内的多个检测数据,并基于多个检测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实现对电力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846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4031.4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数据采集装置,装置本体具有用于连接电表的电气连接端口;壳体设于装置本体并具有容纳腔和开口,开口与容纳腔连通,升降台位于容纳腔内,天线本体设于升降台,收线杆位于容纳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传输线缆具有第一传输段和第二传输段,第一传输段的一端与天线本体连接,第一传输段的另一端与收线杆的侧壁连接,第二传输段的一端与收线杆的一端连接,第二传输段的另一端与装置本体连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升降台进行升降,当升降台上升时,天线本体从开口伸出,当升降台下降时,天线本体从开口收回,升降台通过传动件与收线杆传动配合,以使升降台进行升降时,收线杆能够朝不同的旋转方向进行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545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936020.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5G差动保护采样数据插值同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首先配电终端通过读取GPS模块的时钟信号,进而完成装置对时;然后各配电终端采集环网柜内各间隔的采样数据,并标记相应时刻的采样序号,结合PPS秒脉冲,运用插值算法实现本侧与对侧采样数据的同步;最后将同步后的本侧与对侧SV采样数据,再次运用插值算法,计算出同一绝对时刻的同步采样数据,用于差动保护逻辑运算。本发明解决了由于5G通信的通道延时的不确定性,双向延时不相等,无法使用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实现采样数据同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509429.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无线AP设备,设置有无线传感器;第二网络设备与电力终端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无线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二数据信息并将第二数据信息发送至电力终端设备;电力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二数据信息并采集第一数据信息,将第一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三数据信息并发送至电力运维管理终端;电力运维管理终端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第三数据信息对电力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进行管理。采用本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258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449677.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W12/03 , H04W12/041 , H04W12/0431 , G16Y10/35 , G16Y30/10 , H04W4/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物联网传感器信息处理系统。本申请能够对在物联网传感器网络中实现物理数据的加密传输,并能通过信息汇总传输节点实现对不同传感器的不同格式的物理数据实现统一处理和传输,提高了物联网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系统包括:加密节点、传感器节点和信息汇总传输节点;其中,加密节点,用于构建密钥矩阵,根据密钥矩阵生成密钥,将密钥分配给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物理数据,利用密钥对物理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密文数据;并将密文数据传输至信息汇总传输节点;信息汇总传输节点,用于针对密文数据,利用协作通信模式实现传感器节点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交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