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1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00599.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豆内生真菌及其应用,从木豆叶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L‑150,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40850。该内生真菌L‑150的活体菌丝可以显著诱导提高木豆毛状根中木豆芪酸的含量,实现体外高效生产木豆芪酸这一高价值活性成分,摆脱从自然资源中获取该活性成分的传统方式,为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工业化生产木豆芪酸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08920.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刺梨酸在真核生物中的全合成,通过对从刺梨中筛选得到的RrCYP450‑5基因、RrCYP450‑4基因、RrCYP450‑3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先选用基因拟南芥AtCPR1和长春花CrAS、CrAO构建了能够产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酵母底盘菌株DYK02;接着以菌株DYK02作为底盘,将RrCYP450‑4基因与RrCYP450‑5基因在酿酒酵母菌株DYK02中进行异源表达,最终得到一株能够产生刺梨酸的酿酒酵母菌株DYK08,经过摇瓶发酵得到刺梨酸,产量为104±2μg/L。
-
公开(公告)号:CN11744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6727.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19 , C12N15/81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5/61 , C12N15/52 , C12P7/22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产大麻萜酚的酿酒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大麻萜酚的酿酒酵母,所述酿酒酵母过表达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途径基因,橄榄醇酸合成途径基因、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突变体基因;所述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途径基因,橄榄醇酸合成途径基因、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突变体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内表达。本发明所述酿酒酵母能够高效合成大麻萜酚;在细胞质中整合大麻萜酚生物合成途径后,能够实现细胞质‑过氧化物酶体双区室生产大麻萜酚。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09032.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异质的可降解稀土发光纳米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材料诊疗应用领域,采用高温热分解,利用三氟乙酸镱、三氟乙酸铒、乙酰丙酮铪为原料,制备得到晶体形貌良好、粒径分布均一的Na3HfF7:Yb,Er纳米晶,接着利用外延生长的方法在纳米晶上包覆一层CaF2:Yb生物活性壳层,从而制备出具有较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近红外二区下转换发光和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能的核壳异质稀土发光纳米晶。在近红外一区980nm激光激发下,该纳米晶具有明亮的红色上转换发射和近红外二区下转换发射,前者可用于监测纳米晶在生物体内实现成像功能后的降解情况,同时后者可用于近红外二区深部组织荧光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4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682500.7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二区光响应类金属钼基纳米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介孔二氧化硅(MSNs)为模板,通过煅烧法和金属‑酸处理策略合成在MSNs纳米球内掺杂金属钼元素,得到HMMSNs@HA纳米球。其中,MSNs由于其独特的孔隙空间有效地控制小尺寸材料的形貌。HA修饰极大增加其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氢化过程通过将金属Mo中的电子和酸中的质子以掺杂氢的形式渗透到金属氧化钼中,赋予该纳米酶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下稳定发挥作用而在生理环境下快速降解的生物响应性降解的能力,并且氢化过程赋予该纳米酶的不寻常的类金属电子结构,使该钼基纳米酶具有优良的近红外二区光吸收、光热转换及光响应的类氧化酶活性,即在1064nm激光照射下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癌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68485.6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61K9/52 , C01B33/20 , B82Y40/00 , B82Y30/00 , B82Y5/00 , C01B33/12 , A61K47/02 , A61K47/04 , A61K47/10 , A61K41/00 , A61K33/26 , A61K31/192 , A61P35/00 , A61K49/12 , A61K49/18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降解的FMMSNs制备方法、制得的FMMSNs及其应用,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对甲苯磺酸铵、三乙醇胺及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的参与下,制备出分散性均匀且粒径较小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水热法,在高温下,制备出铁锰硅酸盐;降解的金属离子会与植物多酚GA原位络合,生成的Fe‑GA纳米粒子可以催化生成活性氧物质,能够杀死癌细胞;而且水热后得到的铁锰硅酸盐具有中空结构,能够负载药物,这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抗癌药物与成像剂的理想纳米药物。此外,该纳米药物能够在光的激发下生成活性氧物质,这进一步增强了其抗癌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0176.4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Na3HfF7:Yb,Er双模式发光纳米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三氟乙酸和氧化镱、氧化铒的反应制备三氟乙酸镱和三氟乙酸铒;采用高温溶剂热法,并利用三氟乙酸镱、三氟乙酸铒和四氯化铪为原料,制备得到Na3HfF7:Yb,Er纳米晶。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绿色环保的高温热解法制备双模式发光的纳米晶,制备的产品同时具有优异的红色上转换发光、近红外二区下转换发光以及生物降解性能。该纳米晶在980nm激光激发下,具有明亮的上转换和下转换近红外二区发射,可分别用于上转换光触发的疾病治疗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除此之外,由于Hf的存在,亦可实现CT成像。本发明中的纳米晶还具备在水相中的降解性能,保证该纳米晶在应用于活体诊疗时的生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00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15930.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Mn双金属掺杂的双模式成像的MOFs、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材料是以稀土纳米晶为核,通过外延生长的方法在包覆一层稀土纳米晶的壳,然后将稀土纳米晶表面进行修饰PVP,在其表面生长双金属掺杂的ZIF‑8,该结构的纳米晶具有明显增强的上下转换发光性能,可实现体内上转换荧光成像及近红外二区成像。经过激光照射后可以激发半导体,产生活性氧和氧气,掺杂在最外壳层的Fe2+、Mn2+在游离的状态下可与瘤内的过氧化氢发生类芬顿效应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同时瘤内的谷胱甘肽也会被消耗。因此,这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实现体内双模式光学成像,还对具有肿瘤细胞具有光动力、化学动力学协同治疗效果,在进行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969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318154.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8J9/36 , C08J9/40 , C08J9/26 , C08G81/00 , C08B15/00 , C08B15/05 , C07D305/14 , B01D15/20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8L8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印迹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温度双响应的多孔纤维素基紫杉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先通过纤维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混合,进行反相悬浮聚合、与交联剂交联,得到改性多孔纤维素水凝胶微球;然后,在改性多孔纤维素水凝胶微球表面接枝温敏性物质,使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紫杉醇分子印迹吸附聚合物具备pH和温度的双重响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pH/温度双响应的多孔纤维素基紫杉醇分子印迹水凝胶微球吸附量、解吸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630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60482.5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载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介孔二氧化硅作为硬模板,在盐酸多巴胺、氨水及F127的共同参与下,制备单分散且粒径较小的mSiO2@PDA纳米颗粒;以无水乙醇和丙酮作为混合溶剂,去除模板剂F127,再利用Na2CO3刻蚀去掉作为硬模板的介孔二氧化硅制备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载体。所述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载体控制中空壳层的尺寸以及孔径的大小赋予纳米药物载体以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比表面积,这两大优势使得其可以作为潜在的临床抗癌药物和成像剂的理想载体,此外,由于聚多巴胺材料自身可以将近红外光子转换为热量,因此此它本身亦可以作为纳米能量“转换器”而应用于光触发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