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波折板件的钢梁结构
    1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91923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3302138.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赵秋 肖锋 郑泽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波折板件的钢梁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翼缘、腹板、下翼缘,所述上翼缘为波折形板,包括水平上底板、对称设置在水平上底板两侧上方的上悬臂板,水平上底板安装在腹板上端,悬臂板内端经上倾斜板连接水平上底板;本钢梁结构抗屈曲能力强,能够避免钢梁板件局部失稳,提高钢梁结构承载能力,有效避免施工现场搭设临时支墩,从而减少建造成本,充分发挥钢梁材料承载能力,拼装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优点。

    简支钢-混组合梁桥倒T形盖梁处桥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891922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079045.2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支钢‑混组合梁桥倒T形盖梁处桥面结构,包括简支钢主梁、混凝土桥面板、焊钉连接件、开孔连接钢板、支座、倒T形盖梁、桥墩,所述倒T形盖梁由上部倒T形盖梁腹板和下部倒T形盖梁翼缘组成,所述简支钢主梁均包括上翼缘板、腹板和下翼缘板,所述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表面均按一定间距布置若干安装在开孔连接钢板上的焊钉连接件,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梁端之间为倒T形盖梁腹板,该梁端与倒T形盖梁腹板之间均留有伸缩间隙,所述混凝土桥面板跨越倒T形盖梁腹板上部并在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上部之间连续延伸,所述开孔连接钢板安装在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表面之间并预埋在混凝土桥面板内部,结构简单。

    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525224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23161035.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构造,包括间隔设置的钢主梁以及位于相邻钢主梁之间的端横梁,相邻的钢主梁顶部之间设置有开孔连接钢板,所述开孔连接钢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以将开孔连接钢板固定在上翼缘板的第一剪力钉。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造简单,通过开孔连接钢板套入钢主梁顶部的剪力钉,使得相邻钢主梁上翼缘连成一体,有效地解决了钢主梁梁端不连续的问题,同时改善了钢‑混组合简支转连续梁负弯矩区的钢梁受压及混凝土板受拉的不利影响,保证了钢‑混组合连续梁的整体受力性能以及抗震性能。

    一种提供拱肋侧转的拉索对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573342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384108.0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赵秋 唐琨 陈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拱肋侧转的拉索对拉系统,包括两根拱肋、对拉拉索、连续张拉装置、索转向装置,对拉拉索悬拉于两根拱肋之间且两端均绕过同侧索转向装置后与安装在拱肋上的连续张拉装置连接进行张拉。所需的对拉拉索、连续张拉装置、索转向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设备不能重复利用和建造临时锚碇的高昂成本,有着重大的经济效益。

    适应变形的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573333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225596.0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变形的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结构,包括钢梁、铺装面层、铺装基层以及承载板,所述钢梁在负弯矩区的梁高比在正弯矩区的梁高向上高出10~40cm,铺装基层位于承载板上侧,钢梁的上翼板嵌埋在铺装基层内或铺装基层与铺装面层之间,所述钢梁上翼板上侧或钢梁上翼板上侧与下侧设有局部加强网,所述局部加强网与所述铺装面层或铺装基层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桥面结构刚度较小,使其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能力更佳,同时该桥面结构削弱了与钢梁上翼板的连接,使其承受更小的负弯区拉应力,这使得其能够很好地适应组合梁桥负弯矩区变形大的特性。

    拱肋侧向转体对拉架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57325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384099.5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拱肋侧向转体对拉架设装置,包括对拉拉索、连续张拉千斤顶、用于安装拱肋的台座,拱肋沿桥长方向设置有两根,两根拱肋对称布置在桥梁轴线左右两侧,台座位于拱肋端部,拱肋端部经临时转动铰与台座相连接,对拉架设前拱肋处于侧卧状态,所述侧卧状态是指拱肋外摆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10度,拱肋上沿其轴向间隔安装有若干连续张拉千斤顶,两根拱肋上的连续张拉千斤顶一一对应设置,两根拱肋上相对应设置的两个连续张拉千斤顶经对拉拉索相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各种跨径的拱桥施工,施工便捷,对于大跨度拱桥,无需设置较高的临时施工塔架,工程造价低,有着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预制拼装墩柱
    1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71513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301764.8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赵秋 何涛 丁俊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墩柱,包括混凝土墩柱,所述混凝土墩柱包括依次连接并浇筑成一体的上混凝土墩柱、预制钢构件、下混凝土墩柱,所述预制钢构件上下端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供上混凝土墩柱、下混凝土墩柱内的钢筋笼的纵向主筋的端部穿过的预留孔,纵向主筋的端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套设有垫板、螺母,纵向主筋的端头通过螺母锚固在预制钢构件上,预制钢构件与上混凝土墩柱和下混凝土墩柱之间灌浆浇筑有灌浆料,本预制拼装墩柱,通过纵向主筋与钢构件连接自下而上连成一体,实现装配式墩柱一体化,上下节段墩柱可提前预制并批量生产,现场拼装施工简易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插槽式连接的预制拼装墩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482022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115972.X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槽式连接的预制拼装墩柱结构,包括支撑台,在支撑台内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上方设置有预制拼装墩柱,第一钢筋网水平延伸至凹槽内,在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黏合的第一混凝土块,在第一混凝土块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在第一混凝土块与预制拼装墩柱内设置有支撑结构,在凹槽底部设置有用以对支撑结构定位的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得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装配化,实现桥墩工厂工业化生产、现场直接拼装,具有连接安全可靠、现场施工快速安全、对交通干扰小、构件质量有保证、经济环保等优点,并可适用于地震地区桥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通过钢筋插入波纹管连接的预制拼装墩柱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0482021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115111.1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钢筋插入波纹管连接的预制拼装墩柱构造,包括承台,承台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有用以支撑墩柱底面的支撑柱,凹槽内部在支撑柱周围竖直埋设有若干根波纹管,墩柱底部的若干根主筋与波纹管一一对应并插入波纹管内,波纹管内部设有内填充层,凹槽内部浇筑有混凝土填充层。该通过钢筋插入波纹管连接的预制拼装墩柱构造的结构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21938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638035.1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包括多节依次连接的预制梁段,相邻两节预制梁段的端面之间连接成一体,预制梁段的端面上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凹部,相邻两节预制梁段端面的凹部相互对接形成预留凹槽,该预留凹槽内填充有由湿接缝现浇混凝土成型的连接体;所述预留凹槽内埋设有多个纤维,纤维的一端埋入预制梁段内,纤维的另一端埋入由湿接缝现浇混凝土成型的连接体内。本实用新型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预制梁段间的接缝构造受力合理,具有能提高预制梁段间接缝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以及耐久性、抗裂性、抗疲劳性等优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