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68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1428372.9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翅片,所述翅片的内部沿其轴向形成空腔,且所述空腔沿所述翅片的轴向贯通;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翅片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扁管。翅片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将所述翅片设置为内部具有贯通空腔的结构,当所述翅片及所述扁管常规竖直安装状态下,所述翅片上的冷凝水和化霜水能够在产生之初,靠重力沿所述空腔的内壁面自由流动,延缓微通道结霜情况,使其在低温工况中能够正常使用;不需要增加风机的能耗,安装简单。

    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9060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711224639.8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和空调器,冷媒加热装置包括:储液罐(1),沿竖直方向放置;进管(2),与所述储液罐(1)相接且与所述储液罐入所述储液罐(1)中;出管(3),与所述储液罐(1)相接且与所述储液罐(1)内部相连通、能够将所述储液罐(1)中的冷媒通过所述出管(3)导出;加热部件(4),设置于所述储液罐(1)上且位于所述储液罐(1)竖直方向下部的位置。通过本发明能够防止和避免对气态冷媒进行加热而造成的气态冷媒温度过高而产生的局部过热,防止润滑油分解焦化造成系统堵塞、降低空调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提高冷媒的均匀受热程度,提高空调器使用寿命。(1)内部相连通、能够通过所述进管(2)将冷媒通

    一种空调器
    1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26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710785870.8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室内机(101)和室外机(102)、以及两个以上的蒸发器,两个以上的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机(102)内部,所述室外机(101)通过气流连接管路与所述室内机(101)连接、以将经过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送入所述室内机(101)中、对室内进行换热。通过本发明能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器位于室内机中的方式而言,有效地将蒸发器从室内机转移到了室外机中,避免了冷媒在室内泄露,解决空调冷媒泄露后进入室内的问题,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由冷媒泄漏所引起的安全隐患;还有效地减小了蒸发器在室内机中的占用空间,使得室内机可以被做得较小、降低了占地空间,使得室内更美观。

    室内机及空调器
    1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40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1130406.1

    申请日:2017-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进风口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与进风口连通的主风道,气流从进风口进入主风道,壳体内设置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一端与主风道连接,另一端在壳体的表面上形成出风口,出风通道内设置有隔板,用以将出风通道分隔成至少两个支路通道,在与每个支路通道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调节部,各调节部能够分别调节从主风道流入各支路通道的气流的温度,并使各支路通道内的气流吹向不同的区域。本发明能够实现将不同温度的气流输送至不同的区域,以满足多个人不同的冷热需求。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
    1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6988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610945479.5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本发明所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结构和翅片结构,扁管结构包括数个扁管,翅片结构包括数个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扁管结构上设有导水槽,导水槽沿着气流流经微通道换热器的方向位于扁管结构的出风一侧,且导水槽能够对扁管及翅片上的水进行引流。在本发明中,导水槽能够防止冷凝水被微通道换热器自身结构所遮挡,从而使得冷凝水能够被及时排出,进而可以有效缓解因冷凝水被遮挡而造成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凝露和结霜现象。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849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159387.0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第一和第二节流装置、主换热器和除霜换热器,除霜换热器位于主换热器的空气流动上游侧,第二节流装置与除霜换热器串联形成除霜管路,制热工况时,冷媒从压缩机的排气口经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主换热器后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经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再进入除霜换热器,然后流回压缩机;在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上、吸气管路上和在所述除霜管路上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冷媒加热装置。根据本申请的热泵空调系统,能降低主要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频率,还能增强对整个系统制冷剂的热量输入,实现延长制热时长及化霜期间对室内持续供热。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84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159387.0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第一和第二节流装置、主换热器和除霜换热器,除霜换热器位于主换热器的空气流动上游侧,第二节流装置与除霜换热器串联形成除霜管路,制热工况时,冷媒从压缩机的排气口经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主换热器后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经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再进入除霜换热器,然后流回压缩机;在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上、吸气管路上和在所述除霜管路上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冷媒加热装置。根据本申请的热泵空调系统,能降低主要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频率,还能增强对整个系统制冷剂的热量输入,实现延长制热时长及化霜期间对室内持续供热。

    换热装置、室外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902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134611.4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室外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其中,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第二流向控制单元、风机;第一换热组件设置在第二换热组件和风机之间;第一换热组件的一端和第二换热组件的一端均与第一节流单元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换热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端相连接,第二端用于连接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口,因此,当空调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流向控制单元会打开、第二流向控制单元为第一流通状态,从排气口出来的冷媒为高温的冷媒,直接经过第一换热组件进行换热后,有效去除第一换热组件上的霜层,同时第二换热组件参与室内机制热循环,实现了在除霜的同时参与室内机的制热循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