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振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1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46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61904.8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振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设置于顶板、底板之间的多个侧板,顶板、底板上均设置有调节孔;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多个调节件和竖向弹簧组件,竖向弹簧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顶板、底板上的调节孔内均安装有调节件,竖向弹簧组件的两端通过调节件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使得竖向弹簧组件的压缩量可调节;第二调节组件位于容置腔内,且第二调节组件包括阻尼板,阻尼板可拆卸的安装于其中一侧板;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磁吸板,第一磁吸板设置于容置腔内,且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侧板,第一磁吸板用于将吸振装置吸附于变压器。如此,本申请解决了变电工程降噪需要停工的问题。

    一种灭弧和/或绝缘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211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028119.5

    申请日:2020-01-10

    Inventor: 唐念 李丽 周永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弧和/或绝缘电气设备。本发明灭弧和/或绝缘电气设备中,以反式‑1,1,1,4,4,4‑六氟‑2‑丁烯或含反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混合气体作为中压和高压灭弧和/或绝缘介质,具有良好的电绝缘和灭弧性能,能够极大地提升绝缘能力,取代SF6在灭弧和/或绝缘电气设备中的填充,减少SF6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SF6的排放问题,并扩展灭弧和/或绝缘电气设备应用的温度范围。

    一种环境工况可控的环保气体绝缘性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04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774566.X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工况可控的环保气体绝缘性能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能精确控制试验环境温度、气体混合比和压强等环境工况,以开展此工况下环保气体的绝缘性能试验。该装置采用不锈钢与ABS工程胶板相结合的结构,在更换电极和清理内壁时也较传统设备更加便捷。此外,本试验装置可开展以环保气体为绝缘介质的电力充气高压设备在运行工况下的绝缘、击穿、老化及相容等试验。特别是探究其在不同环境温度工况,不同电场形式、不同缓冲气体、不同气体混合比以及不同压强下的环保绝缘气体和缓冲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为环保绝缘气体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

    一种吸音尖劈的设计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012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33795.3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音尖劈的设计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对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全频段声波仿真分析,得到第一混响时间;将第一混响时间与时间阈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相应的形状优化规则,对吸音尖劈的形状进行调整,得到尖劈优化形状;根据预设声源类型和所述尖劈优化形状对所述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二次设置,并进行全频段声波仿真分析,得到第二混响时间;将第二混响时间与时间阈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相应的尺寸优化规则,对吸音尖劈的尺寸进行调整,得到尖劈优化尺寸。本发明能够将不同频段的混响时间综合降低到最低水平,有效隔离了背景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架空输电导线电晕放电噪声的测量准确度。

    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799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349136.7

    申请日:2017-05-17

    Inventor: 刘嘉文 李丽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六氟化硫试验尾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便携式装置为管道结构,通过控制管道结构中多个电磁阀的开关或闭合从而控制试验尾气在所述管道结构中的流向,实现所述实验尾气的回收或再循环,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实现了选择性的将试验后的六氟化硫尾气进行回收或重新返回至电气设备中循环再利用,绿色环保。

    基于光电倍增管的绝缘子流注传播速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2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41869.3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电倍增管的绝缘子流注传播速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基于光电倍增管的绝缘子流注传播速度测量装置,使得在应用此装置时,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经套管施加于金属测试单元的高压电极,金属测试单元的高压电极通过金属针在绝缘子样品表面发生沿面放电,并产生流注及光信号,光信号经过光纤被光电倍增管采集、放大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采集器分析电信号获取总流注时间,以便用户根据此装置固定的总爬电距离和总流注时间确定流注传播速度,从而能够应用基于光电倍增管的绝缘子流注传播速度测量装置,准确采集绝缘子样品表面发生沿面放电时产生的光信号,实现测量流注传播速度。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6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21031.X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计算方法,调用圆柱型二维无限长简化模型对导线尺寸和所述电压进行计算得到多个初始等势面,利用初始等势面构建三维模型,并计算出第一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和第一电场分布尺寸,迭代调整初始等势面的尺寸,并将调整后的初始等势面作为输入边界条件更新三维模型,继而更新第一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和第一电场分布尺寸,直到两次迭代之间的第一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差值满足预设要求,输出更新后的第一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和第一电场分布尺寸。该方法通过利用解析法获取相对尺寸较小的等势面,然后进行局部有限元分析,实现了对大尺寸比结构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复杂局部细节进行精细化建模和计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