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240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54641.5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00 , B32B1/00 , B32B3/00 , B32B3/02 , B32B3/06 , B32B3/08 , B32B3/14 , B32B3/28 , B32B3/30 , B32B7/00 , B32B7/02 , B32B7/04 , B32B7/10 , B32B9/00 , B32B9/04 , B32B9/048 , B32B19/00 , B32B19/02 , B32B19/04 , B32B25/00 , B32B25/04 , B32B25/16 , B32B25/20 , B32B27/06 , B32B27/08 , B32B27/14 , B32B27/18 , B32B27/20 , B32B27/28 , B32B27/304 , B32B27/38 , B32B2264/00 , B32B2264/105 , B32B2264/108 , B32B2270/00 , B32B2307/30 , B32B2307/302 , B32B2307/50 , B32B2307/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改变液体介质粘性的复合结构,是由柔性面层和刚性基底镶嵌构成,柔性面层和刚性基底镶嵌结合,是为了使刚性基底的非光滑结构与柔性面层的耦合来获取柔性面层最大变形能,从而得到2~3°的温升。所述柔性面层材料内添加有石墨烯或铝粉或银粉等高性能导热纳米材料,使其在柔性面层材料内形成导热网链,从而将液体介质对耦合结构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能够最大限度的传递出去,可有效防止面层材料的老化,实现对液体介质边界层温度的控制。使边界层流体介质运动(动力)粘性降低,进而使流体介质粘性阻力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08750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9415.5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声降噪材料,该材料是以聚氨酯为基材,农作物副产品作为填料制备的聚氨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填料为5-40份;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70份;聚醚多元醇330N 50~70份;聚合物多元醇36/28 30~50份;催化剂A33为0.4~0.7份;催化剂A-1为0.1~0.3份;稳定剂为1.5~2.5份硅油,交联剂为0.5~3份二乙醇胺,阻燃剂为5~20份聚磷酸铵和磷酸三聚氰胺;本发明材料较纯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最大区别在于该材料在中低频下具备更好的吸声性能,同时具备其它一般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无毒等性能;本发明材料所用填料成本低,易于获得,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适用于对声学严格的场所和环境,以稻壳为填料制备的材料为例,40mm厚度的吸声系数可达到0.996(50Hz-1600Hz)。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78104.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涂层防冰性能测试装置,本发明中利用半导体制冷片既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的特点,通过控制电流的翻转,可以实现冷端到热端的切换,在实现结冰时间测试和融冰时间测试的多种防冰性能的测试。自动滴定器和高速摄像机的设置可以滴定出精准的液滴大小,以及获取到准确的结冰时间。雾化及喷雾装置的设置使测试增加了雾气结冰时间测试的功能,数字拉力计和电机的设置可以完成冰块在涂层表面的剪切分离力的测试,使本发明装置能够实现目前几乎全部的防冰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13356.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9D183/08 , C09D175/02 , C09D5/16 , C09D183/04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力学性能和高附着力的自清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溶液混合法合成了具备高透光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基聚脲(PDMS‑PUa)。随后,利用碱辅助超声法制备CQDs,并在持续超声条件下,将CQDs有效负载并均匀分散于PDMS‑PUa中,最终制得PDMS‑PUa/CQDs材料。CQDs的极性基团与PDMS‑PUa的氨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氢键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增强了整个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其力学性能,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粘结性能,PDMS‑PUa/CQDs的附着力可提升至3.1MPa,具有8.6 MPa的拉伸强度和718.65%的伸长率。CQDs的引入还改善了PDMS的表面张力特性,促进了涂层材料的均匀润湿,有效减少了气泡的生成和小孔现象的发生,还具有较好的自清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196403.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海洋防污涂层表面藤壶附着力的测量方法,属于防污涂层表面防污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测试方法只能在准静态条件下进行测试,无法在水动力条件下行进的测试,本发明采用了GB/T 7789‑2007中所采用的测试设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高速摄像机用于采集藤壶在脱离涂层表面的时刻,并查得此时刻的电机转速ω,本发明经过受力分析,通过计算与附着力平衡的重力、浮力、向心力以及水体阻力的合力得到附着力的大小。实现了在水动力条件下的测试,由于该方法不使用拉力计,因此同时适用于真实藤壶和虚拟藤壶。
-
公开(公告)号:CN11453502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005267.4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磁场提高自修复微胶囊在涂层中分散性的方法,针对现有的自修复微胶囊在涂料中分散的方法,时效性差、具有随机性不可控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自修复微胶囊的囊壳中掺入纳米四氧化三铁得到了感磁性自修复微胶囊,将感磁性自修复微胶囊分散在涂料中,在涂覆涂料的样件上下两侧施加磁场,该磁场使金属网被磁化后在其附近能够产生一个按照金属网结构分布并且强度均匀的磁场,利用该磁场实现感磁性自修复微胶囊在涂料中均匀分散,通过外力的施加提高了自修复微胶囊在涂层中的分散性,提高自修复微胶囊的修复率和涂层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404139.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二次挂浆工艺,且不能消除孔洞,提高强度有限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第一层浆料中硅粉与聚氨酯孔筋裂解产生的残炭发生反应烧结,减小甚至消除孔筋中空结构,并可以在烧结前行二次浸浆,进一步提高其力学强度和抗热震性的高强度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相比传统二次挂浆工艺,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小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孔筋孔洞,提高多孔碳化硅陶瓷孔筋致密度;相比渗硅处理无需二次高温烧结,残余硅含量极低,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以降低能源消耗,缩短制备时长,减少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9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842475.5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潜水曝气机,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的潜水曝气机所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的改进包括:①对叶轮的子午流面与回转面重新设计,在现有的框体下确定出最优的叶轮叶型,以提高曝气机的曝气面积和空气摄入量。②在不影响叶轮的工作效率的提前下,减小叶轮的轴向投影面,减少叶轮的重量,以降低电机功率。③对整机各结构部件与叶轮的结构进行优化和约束,保证叶轮的曝气机的曝气面积和空气摄入量处于现有框体最优。另外也对本发明也对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具有更加节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34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05046.7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雾式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微胶囊制备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压力产生装置、水包油乳液存储瓶、压力管道、喷雾喷嘴、反应瓶、搅拌装置、微胶囊输送管道和过滤瓶;压力产生装置通过压力管道连接至反应瓶上方,压力管道管口设有喷雾喷嘴对准反应瓶,水包油乳液存储瓶通过管道连接在压力管道上;搅拌装置7安装在反应瓶中;反应瓶底部通过微胶囊输送管道与过滤瓶相连通,反应结束后在反应瓶中得到的微胶囊通过管道输送到过滤瓶的上方,通过过滤瓶中的过滤装置收集微胶囊;所述水包油乳液中的水相中包含微胶囊壳层的聚合单体,油相中包含微胶囊芯材,反应瓶6中为微胶囊壳层单体引发剂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16132.1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手类软珊瑚监测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电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可伸缩液压杆;升降装置的上部通过伸缩结构安装有第二电机,移动杆与升降装置的上部通过球铰连接,空心外管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壳体上;可伸缩液压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空心外管上;第二电机上安装有传感器安装架,第一滑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壳体上,第二滑轨具有回弹性,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轨上的滑块上,第二滑轨下方的壳体上还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的滑块上安装至少一个传感器阵列。本发明多角度观测记录每一块触手类软珊瑚,具有高精度和设备体积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