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4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44904.X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04D17/10 , F04D29/051 , F04D29/28 , F04D29/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以及同轴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包括转轴、定子、转轮以及阻挡组件,定子环绕转轴设置,定子与转轴围合形成容纳腔;转轮设置于容纳腔并连接于转轴,在转轴的轴向上,转轮将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阻挡组件设置于第二流道,阻挡组件包括第一阻挡件以及第二阻挡件,第一阻挡件与转轮连接,第二阻挡件与定子连接,第二流道中的气流经过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后流出,以使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内的压力相平衡。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第二流道中的气流压力,使之与第一流道中的气压相平衡,维持了压气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7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195409.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结构、电机及涡轮机组,涉及发电技术领域,通过在定子本体上开设贯穿定子本体的内壁面和外壁面的导流孔,并使该导流孔的延伸方向相对定子本体的径向倾斜,同时,在定子本体上设置与导流孔对应的引流管,从而使位于定子本体的外壁面的辅助工质通过引流管和导流孔,并以第一运动速度流入容纳腔中,带动原本位于容纳腔中的环境工质产生与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同的的第二运动速度,从而减小容纳腔中的环境工质与转子转动过程中的相对速度,最终减小转子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损耗,提高电机和涡轮机组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9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5410.3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流道换热器的堵塞装置和堵塞方法。该堵塞装置包括:容纳件,容纳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开口,第二端设置有出液口,容纳件用于容纳堵塞材料;导管,导管的入口连接于容纳件的出液口,导管包括相继连接的多个分段,至少两个分段之间设置弯头部,以使相邻的两个分段通过弯头部弯折连接;管嘴,连接于导管的出口并用于伸入微流道换热器的流道内向流道输入堵塞材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堵塞装置能够降低对微流道换热器的管箱内目标流道的堵塞处理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8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230154.0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17/18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及换热器,在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中,将换热器离散为多个换热单元,利用使换热单元密度达到最小化的流道几何参数来确定质量流密度,再利用质量流密度和换热控制方程确定换热单元的长度,以确定换热器的长度和换热器的压降。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换热控制方程进行设计,而不是依据经验和试验进行,不仅有利于简化换热器的设计过程,还有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能,而且由于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中的换热单元密度满足预设条件,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还有利于对换热器进行质量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8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90533.3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获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所处环境的当前温度,在确定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当前温度确定目标配比,其中备用工质为可以改变混合工质温度又不与循环工质反应的工质,根据目标配比配制目标混合工质,将目标混合工质输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循环回路,以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利用目标混合工质进行发电。本申请实施例在环境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向循环工质中添加备用工质来调节工质的临界温度,从而使发电的混合工质能够适应更高的环境温度,保证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也运行在最优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96126.3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构件和冷凝器。换热构件包括用于收容第一工质的第一通道,用于收容第二工质的第二通道。沿第一工质的流动方向,第一通道包括依次交替连通的第一渐缩段和第一渐扩段;沿第二工质的流动方向,第二通道包括依次交替连通的第二渐缩段和第二渐扩段;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分隔设置,且第一通道沿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渐缩段用于提高第二工质的饱和温度,第二渐扩段用于降低第二工质的静压。本申请提供的换热构件能使第二工质处于不断被压缩和扩张交替的状态,提高了第二工质与第一工质之间的换热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换热构件的湍流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53397.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布雷顿循环系统包括依次序且循环连接的热源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冷却装置压缩装置及第一温度控制单元,第一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第一阀门组件、第一温度控制器和热源换热器,第一阀门组件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连接于热源装置和能量转换装置之间,第二端口连接于热腔室和能量转换装置之间,热源换热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热传导材料相连接,第一腔室连通于第二端口和热腔室之间,第二腔室连通于冷腔室和热源装置之间,第一温度控制器分别连接于热源装置的入口和第一阀门组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热源装置入口处温度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110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3968.6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泄漏回收系统及方法,包括补气单元和回收单元;所述补气单元包括储罐和换热器;所述回收单元包括泄漏采集点;所述储罐用于存储低温低压液态二氧化碳工质,储罐的输出端通过管线I与换热器一次侧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一次侧的输出端通过管线II连接至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所述泄漏采集点用于收集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泄漏的气体二氧化碳工质;泄漏采集点通过管线III连接至换热器二次侧的输入端,换热器二次侧的输出端通过管线Ⅳ连接至储罐的输入端。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泄漏工质的再回收,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321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1081047.X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途径协同控制超临界二氧化碳稳压装置,包括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内容纳有超临界二氧化碳,稳压器的上半部接触罩设有冷却壳罩;冷却壳罩的上部设有冷却介质输入管,冷却壳罩的下部设有冷却介质输出管;稳压器内还设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用于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本发明实现了稳压器内超临界二氧化碳状态稳定且可控,显著提高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稳压器的性能,消除了稳压器内异种稳压气体进入实验回路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4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396272.3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干气密封自冷却结构及方法,包括互相配合的动环、静环、推环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沿径向从内至外开设有若干列内冷却微环孔,每一列内冷却微环孔包括沿着弹簧座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排内冷却微环孔,所述若干列内冷却微环孔与若干排内冷却微环孔在弹簧座内部相互连通并构成内冷却微环孔矩阵,其中,所述内冷却微环孔矩阵的入口与上游高压密封隔离气相连通且出口与下游大气相连通,形成贯通干气密封上下游的微孔冷却通道。方法采用上述干气密封自冷却结构进行干气密封的冷却。本发明完全利用干气密封正常工作过程中自身的工艺过程和条件,有效控制干气密封关键密封垫圈的工作温度,将干气密封的使用温度提高至60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