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54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0452535.2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金花葵种胚为外植体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首先构建带有目的基因的GV3101农杆菌,通过与金花葵种胚共培养进行转化,将转化完成的种胚进行脱菌处理后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最终高效获取含有目的基因的金花葵转基因幼苗。本发明侧重于构建金花葵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效率高,时间短,操作技术简单,且转基因种子的获取为深入研究金花葵体内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转基因素材。
-
公开(公告)号:CN114504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92596.4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48 , A61K9/19 , A61K47/40 , A61K8/9789 , A61K8/73 , A61K8/49 , A61K8/02 , A23L33/105 , A23L3/3562 , A23P10/3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豆叶多酚的提取方法和木豆叶多酚纳米颗粒及其应用,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2‑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来提取木豆叶多酚,绿色环保,能耗和成本低,且对木豆叶多酚的提取率高,提取效果与70%乙醇提取效果相当;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提取方法得到的木豆叶多酚纳米颗粒,所述木豆叶多酚纳米颗粒包括2‑羟丙基‑β‑环糊精和包埋在所述2‑羟丙基‑β‑环糊精内的木豆叶多酚;所述木豆叶多酚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水溶性、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能够广泛应用在药物制剂、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添加剂中,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4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428784.3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杆菌介导真空侵染木豆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与植物转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验步骤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外植体筛选;农杆菌侵染液制备;木豆全株真空渗透,转基因鉴定。本发明不仅可以获得由茎部诱导出的稳定转基因根系,且木豆的叶片部分经过瞬时转染可用于基因表达的快速鉴定。本发明首次发现木本植物幼苗可通过农杆菌真空渗透在茎部出转基因根。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运用于木豆的遗传转化,同时为木本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321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0231409.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本发明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采用电喷雾阴离子串联质谱多反应检测(MRM)模式,快速在线优化包括碎裂电压以及碰撞能在内的质谱参数,使之形成高强度的靶向离子对,通过此系列特征性的靶向离子对,从而达到对银杏叶药材中的银杏内酯、黄酮醇苷及双黄酮3类活性成分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高灵敏度和精密度、重现性好、稳定性高、回收率好,可实现同时测定银杏叶中所含的银杏内酯、黄酮醇苷及双黄酮3类活性成分,弥补现有药材质量控制技术不够完善和科学的不足,能准确、全面地控制银杏叶药材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1457226.6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外界环境中可利用磷酸盐浓度变化发生感应的分子元件及其突变分子元件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一种对外界环境中可利用磷酸盐浓度变化发生感应的分子元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分子元件在有机膦降解或构建有机膦降解的转基因微生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外界环境中可利用磷酸盐浓度变化发生感应的突变分子元件,在所述分子元件的基础上将Pho box3结构域突变为TGCCGGCC,该突变分子元件在蓝细菌中表现出比野生型分子元件灵敏度更高的磷酸盐检测能力,与荧光报告基因相连导入微生物中,可用于环境中可利用磷浓度的精细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54403.3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杜仲转基因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属于植物转基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杜仲转基因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目标基因重组载体的发根农杆菌悬浮液注射到杜仲幼苗的茎部,待杜仲幼苗茎部伤口处的愈伤组织分化为再生毛状根,以再生毛状根为外植体消毒,组织培养,直至获得完整的杜仲转基因幼苗。本发明利用分子调控机制建立的杜仲Hariy root转基因植株再生体系,可将杜仲快速高效的培养成为转基因植株,实现了杜仲的高效转化,快速再生。而且本发明构建方法简单,解决了木本植物转基因困难,操作繁琐,转化率低的问题,培育出的组培苗苗龄相同,性状优良,生长状态保持一致且良好,分化率和生根率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5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33371.X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植物有效根系转基因系统的构建方法,属于植物转基因技术领域。将含目标重组载体发根农杆菌的菌液固液分离,得到的含目标重组载体发根农杆菌菌体重悬,用得到的发根农杆菌悬浮液注射到经济植物幼苗的茎部,注射后10~12d,经济植物幼苗茎部伤口处生长出愈伤组织;幼苗继续培养28~35d,当愈伤组织分化为再生毛状根时剪断原始毛状根系。本发明所述构建方法适用多种经济植物,且毛状根的再生率和愈伤组织再生率较高。所述构建方法提供非常快速有效的基因系统功能分析、次生代谢物工程和植物应激反应研究。构建的根系转基因系统只有根是转基因的而不是整株植物,这也为研究根和茎之间信号转导的良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9317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03311.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豆内生真菌及其用于高产木豆芪酸的方法,该菌种Penicillium polonicum R‑461首次从木豆中分离得到,能够生物合成木豆芪酸。此外,本发明首次利用Penicillium polonicum R‑461与木豆根构建固态发酵合成体系,并优化了发酵合成体系的关键参数,实现了整个固态发酵合成体系中木豆芪酸得率的巨大增量,为获取大量高价值的木豆芪酸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医药和保健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6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025986.1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33/34 , A61K33/26 , A61K9/16 , A61P35/00 , B01J27/24 , B01J35/33 , B01J35/40 , B01J37/08 , B01J3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酶活性的磁性铁铜双原子纳米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使用介孔二氧化硅为模板、乙酰丙酮铁作为铁源、硝酸铜作为铜源,水热12h,合成铁铜双原子相的纳米酶。随后以天然产物多巴胺提供碳源和氮源、硫酸亚铁铵作为铁源、500℃煅烧3h、设计的磁性铁铜双原子相赋予纳米酶以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多种类酶催化活性(类过氧化氢酶、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显著的磁性、肿瘤微环境响应降解性以及高效的近红外二区(1064nm)光热转换能力,这五大优势使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可以通过磁靶向到肿瘤部位以保证纳米酶的生物安全性和肿瘤特异性。最后由于高效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能力,可实现光热增强的催化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95639.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染料木素和木豆芪酸的木豆内生真菌、菌剂及其应用,从木豆叶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Talaromyces neorugulosus R‑209,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057。该菌种从木豆叶中分离得到,可以同时生产染料木素和木豆芪酸两种酚类化合物。在发酵培养时采用苯丙氨酸进行饲喂,能够增加染料木素以及木豆芪酸的产量,将其制成菌剂,为染料木素和木豆芪酸的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医药和化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推广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