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4305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110320340.9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野文昭
IPC: G01B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反射型光学光传感器的位置检测装置,并不使用磁力传感器和大型磁铁,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良好地进行1mm以上的位置检测,消除反射型光传感器的温度特性。使一对反射型光传感器(PR1、PR2)对置配置,并在该一对反射型光传感器之间可移动地配置被安装于可动体上的两面反射板(5),且根据这些反射型光传感器(PR1、PR2)的2个输出来检测两面反射板(5)的移动位置。在位置检测中,能使用根据两面反射板的移动距离得到线性值的运算式,例如如果将一对反射型光传感器的一方输出设为Vo1、将另一方输出设为Vo2,则利用(Vo1-Vo2)/(Vo1+Vo2)的运算式进行位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1786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80054141.0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222 , G01N29/022 , G01N29/024 , G01N29/036 , G01N2291/0255 , G01N2291/0256 , G01N2291/0423
Abstract: 本发明的弹性表面波传感器具备传播弹性表面波的压电元件,进行电信号与表面弹性波的转换的电极,以及与所述压电元件接触、液体浸润的多孔性基材。
-
公开(公告)号:CN10391530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665386.3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IPC: H01J25/50 , H01J23/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3/005 , H01J23/12 , H01J23/20 , H01J25/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型磁控管,其目的在于提高热扩散及整体的冷却效率,从而提高最大振荡输出。为了实现该目的,在阴极(1)的外周通过叶片(2)及阳极圆筒(3)而形成阳极谐振空腔(50),通过圆筒状侧面体(6)而形成外部空腔(60)。在该圆筒状侧面体(6)的两端接合具有输入部(9)的输入侧结构体(14)和上部结构体(16)。在该输入侧结构体(14)上接合有阳极圆筒(3)的一端的结构中,在上部结构体(16)的内表面侧设有用于对两端的结构体(14与16)的间隔进行调整的槽(17)(或层差),阳极圆筒(3)的另一端通过钎焊而与该槽(17)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18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80036122.5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IPC: G01S7/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34
Abstract: 涉及对根据发送波从目标来到的接收波进行检波或者解调,用于该目标的探知的雷达接收机,其目的在于,与以往例相比结构没有大幅地复杂化,而能够稳定且准确度高地实现极近的目标的探知。雷达接收机具备:接收部(15),对根据向目标发送的发送波从所述目标来到的接收波进行检波或者解调,用于所述目标的探知;以及控制部(19),在所述发送波被发送的期间,设定所述接收部(15)的增益为通过经由用于所述发送波的发送的天线系统返回至所述接收部(15)的所述发送波的分量而所述接收部(15)不陷入饱和区域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879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238559.9
申请日:2012-07-10
Applicant: 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347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反射型光敏器件的且小型、廉价并也能在10mm左右以上的长距离下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中,将反射面(sa)和非反射面(sb)在移动物体的移动方向上交替排列的反射板(12)设置在移动物体上;在反射型光敏器件(9)的光接收元件(8)上,设置例如2个光接收元件(8a、8b),其在移动物体的移动方向上具有各自不同的光接收区域;输出从这2个光接收部(8a、8b)得到的输出信号,对于这2个输出信号实施进行加、减、除或函数计算的至少一项运算,来检测移动物体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56430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20340.9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野文昭
IPC: G01B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反射型光学光传感器的位置检测装置,并不使用磁力传感器和大型磁铁,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良好地进行1mm以上的位置检测,消除反射型光传感器的温度特性。使一对反射型光传感器(PR1、PR2)对置配置,并在该一对反射型光传感器之间可移动地配置被安装于可动体上的两面反射板(5),且根据这些反射型光传感器(PR1、PR2)的2个输出来检测两面反射板(5)的移动位置。在位置检测中,能使用根据两面反射板的移动距离得到线性值的运算式,例如如果将一对反射型光传感器的一方输出设为Vo1、将另一方输出设为Vo2,则利用(Vo1-Vo2)/(Vo1+Vo2)的运算式进行位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551529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410043200.1
申请日:2004-05-14
Applicant: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天线通信装置,进行更简单且高精度的传输路径推定。阵列天线通信装置(10)的接收电路包含:接收信号分离电路,在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时,根据来自多个天线的信号,分离来自多个终端中特定终端的信号;和接收传输路径平均电路,在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时,根据作为对来自多个天线的信号采样的信号时间差的时间差分信号,将来自特定终端的传输路径平均,另外,发送电路包含:发送传输路径设定电路,根据接收传输路径平均电路的平均结果,设定对发送信号进行发送时的传输路径;和发送方向性控制电路,根据发送传输路径设定电路的设定结果,更新对发送信号进行发送时的天线方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81559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8004.5
申请日:2008-05-28
IPC: G08G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20 , H04L29/12254 , H04L29/12273 , H04L61/2038 , H04L61/2053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体搭载通信装置,其目的在于,在搭载于车辆等移动体上的移动体搭载通信装置中,难以对移动体的移动路线进行长时间跟踪。本发明为一种搭载于移动体上并接收/发送数据包信息的移动体搭载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借用地址获取部,其从管理出借地址的地址管理装置获取多个该出借地址以作为借用地址组;借用时段信息获取部,其从地址管理装置获取表示借用时段的信息,该借用时段被规定为能够使用借用地址组的时段;发送部,其在针对该借用地址组规定的借用时段,发送数据包信息,该数据包信息包括,借用地址组中所包括的借用地址、和移动体的相关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0574143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410048472.0
申请日:2004-06-10
Applicant: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多个天线来控制收发天线方向图的通信装置。在采用RLS算法对双向矢量调制器的加权矢量进行运算的场合下,缩短RLS算法的收敛时间。在每个天线(单位天线)12中设置收发所共用的双向矢量调制器22以及不被共用的非共用电路部24。有关非共用电路部24,按照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进行调整,使相位特性·振幅特性成为在天线间确定的常数倍。自适应处理部30采用下述加权矢量对双向矢量调制器22进行控制,该加权矢量是由对以往RLS算法的一部分进行改进后的修正RLS算法计算出的。通过采用修正RLS算法,与以往的RLS算法相比可以减少至满足指定收敛条件的运算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566458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510087901.X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新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IPC: H04S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S1/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明确声像的定位,减小相位频率特性的干扰,即使是在扬声器的间隔狭窄时也能察觉出声像在扬声器外侧的明确定位。将从L-R信号取出了低频分量的信号与L+R信号相加,作为L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将从R-L信号取出了低频分量的信号与L+R信号相加作为R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使R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延迟,除去低音区与高音区,以预定放大率放大的信号作串音消除用,从L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减去,作为L侧输出信号;使L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延迟,除去低音区与高音区,以预定放大率放大的信号作串音消除用,从R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减去,作为R侧输出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