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58245.2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CN)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N)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直流送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送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新能源送出系统包括无功补偿器、辅助交流线路和辅助交流电网;辅助交流线路的一端与并网点连接,另一端与辅助交流电网连接;无功补偿器与并网点连接。本发明在新能源送出系统启动过程中,通过辅助交流线路为新能源场站提供启动功率和并网电压,完成新能源场站解锁,解决了二极管整流器作为不可控变换器无法建立交流电压的问题。本发明相比于常规柔性直流送出系统,降低了系统送端换流站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而且,在新能源送出系统中配置无功补偿器,该无功补偿器可以通过调节并网点电压幅值,达到新能源场站输出功率流向可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62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500700.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75 , H02M7/5387 ,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的启动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进行初始化;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进行不控充电;根据实时排序的均压策略,将子模块电压均衡充电至额定值Vsm;当桥臂支路模块的平均电压达到预设额定值U1后,完成子模块充电,闭锁所有桥臂支路模块,再闭合另一侧的交流断路器KM;解锁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保持换流器输出的初始脉冲与换流器两侧的交流电压差一致。系统包括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初始化模块、不控充电模块、子模块充电模块和解锁模块。本发明可以降低模块化矩阵换流器从合闸启动至解锁的电气冲击,保护了模块化矩阵换流器设备的安全,提高了所接入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0809.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用直流耗能装置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直流母线电压;获取直流耗能装置的当前状态;如果当前状态为热备用状态,则判断直流母线电压与预设动作电压的关系,根据预设条件控制直流耗能装置进入相应的状态。通过控制直流耗能装置运行状态的互相跳转,有效实现直流耗能装置的快速准确控制,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49880.2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由两个全控型电流源换流阀组件和模块化多电平综合补偿组件组成的电流源型换流装置分别构成海上换流站和陆上换流站,能够实现不借助滤波器组减小基频调制的电流源型换流器的谐波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例如50Hz)下,实现海上风电系统的功率送出,损耗较小;具有谐波抑制功能,无需配置庞大的滤波器组,具备体积与成本优势;同时可以实现无功的独立平滑调节,实现有功与无功的解耦,从而更好的维持海上交流系统的电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6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00700.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75 , H02M7/5387 ,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的启动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进行初始化;对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进行不控充电;根据实时排序的均压策略,将子模块电压均衡充电至额定值Vsm;当桥臂支路模块的平均电压达到预设额定值U1后,完成子模块充电,闭锁所有桥臂支路模块,再闭合另一侧的交流断路器KM;解锁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保持换流器输出的初始脉冲与换流器两侧的交流电压差一致。系统包括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初始化模块、不控充电模块、子模块充电模块和解锁模块。本发明可以降低模块化矩阵换流器从合闸启动至解锁的电气冲击,保护了模块化矩阵换流器设备的安全,提高了所接入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044254.9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桥臂电流应力降低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采集同一时刻换流阀三相桥臂的每一相的上桥臂电流、下桥臂电流;计算换流阀三相桥臂的桥臂盈余电流,通过该桥臂盈余电流体现换流阀三相不平衡程度,如果桥臂盈余电流大于预设的盈余电流保护定值,则执行桥臂过流保护动作,如果桥臂盈余电流不大于预设的盈余电流保护定值,则由常规过电流保护执行桥臂过流保护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流阀桥臂电流应力抑制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4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22075.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的前馈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主要是当电网电压发生小信号扰动时,前馈控制处于静止模式,前馈控制的输出值恒定;当电网电压突变时,前馈控制处于跟踪模式,前馈控制的输出值跟随其输入值的变化而变化。即本发明通过在柔性主流换流器的电流内环控制之前加入前馈控制处理环节,实现电网电压的快速跟踪,能够在交流故障时跟随三相交流电压进行调节,降低换流阀过流风险,在电网电压出现小信号扰动时,维持输出恒定,提高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456756.5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回线统一潮流控制器及其串联侧换流器控制方法,通过计算双回线间的电流解耦项,在双回线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侧换流器的电流内环各自增加考虑另一条回线电流的解耦项,并与本回线电流内环PI控制器和dq轴电流解耦项共同作用,得到换流器输出电压参考值,用于控制线路功率,能实现双回线间的潮流解耦控制,减小双回线功率调节时的相互影响,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且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57105.X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直流耗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开关单元包括第一晶闸管阀、第二晶闸管阀、第三晶闸管阀、第四晶闸管阀和晶闸管关断电容;第一晶闸管阀和第二晶闸管阀串联,第三晶闸管阀和第四晶闸管阀串联;晶闸管关断电容一端与第一晶闸管阀和第二晶闸管阀的连接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晶闸管阀和第四晶闸管阀的连接端连接;开关单元的正极通过第一隔离开关与直流线路正极连接,开关单元的负极通过耗能电阻和第二隔离开关与直流线路负极连接;反并联二极管的负极与开关单元的负极连接。当由于交流系统或换流站临时性故障导致的直流测盈余功率问题,通过耗能装置对盈余功率进行了泄放,避免系统过压停运,实现故障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21726.0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双馈风机变流器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将机侧变流器的六个桥臂和网侧变流器的六个桥臂均等效为受控电压源,等效后的机侧变流器以及网侧变流器的直流侧均连接有一条电阻支路,各电阻支路上串设有两个电阻,各电阻支路上的两个电阻之间配置接地点;建立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功率传输模型,根据功率传输模型计算得到直流储能电容的电压;根据直流储能电容的电压并结合机侧变流器控制器输出的调制波以及网侧变流器控制器输出的调制波,计算得到各受控电压源的电压控制量。本发明构建的仿真模型在进行仿真时计算简便,能够在保证精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仿真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