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4063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77411.5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氧化石墨烯溶液、钛酸锂、水与氮源混合后水热反应,得到氮掺杂石墨烯改性的钛酸锂复合材料,所述氮源为结构中存在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化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氮源;B)将步骤A)得到的复合材料、胺源与溶剂混合后浸渍反应,得到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所述胺源为可与步骤A)得到的复合材料形成非共价键作用的芳香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即采用水热-浸渍法相结合,实现氮掺杂和非共价键双重功能化石墨烯,可采用较简单的工序实现对Li4Ti5O12进行胺功能化石墨烯包覆。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78244.6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263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包括电芯材料、支撑体和金属极耳片;所述电芯材料卷绕在所述支撑体上,形成卷芯;所述金属极耳片包括正极金属极耳片和/或负极金属极耳片;所述正极金属极耳片与所述软包电池的多个正极极耳相连接;所述负极金属极耳片与所述软包电池的多个负极极耳相连接。本发明从卷绕基础入手,引入具有引导卷芯卷绕的支撑体,可使正负极贴合程度更紧密且更均匀,从而解决普通软包电池在循环性、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较差的问题,有利于大极耳稳定电流的输出;同时通过将多个正极级耳或多个负极级耳设置为正极金属极耳片或负极金属极耳片,从而方便软包的电池的热熔胶封口,解决了软包电池多极耳封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3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78450.7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C01B25/45 , H01M4/139 , H01M4/362 ,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的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包括磷酸铁锂/碳材料以及复合在所述磷酸铁锂/碳材料表面的LSGM层。本发明针对磷酸铁锂材料电子和离子电导率低的缺陷,而且现有的改性方法增加材料表面的阻抗并降低锂离子的扩散速率,降低材料的比容量的问题,采用双重复合改性的方法,通过在磷酸铁锂/碳材料表面包覆固态电解质复合物LSGM,能在不增加表面阻抗及不降低Li离子扩散速率的情况下改善其循环性能的问题,而且极大程度的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减小了颗粒尺寸,从而提高其可逆容量和实际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了LiFePO4正极材料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98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1234.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2/3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其中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在展开状态下的正极片、负极片上分别依次排列有多个正极耳、多个负极耳;正极片与负极片通过隔膜隔开并卷绕形成锂离子电池电芯,多个正极耳和多个负极耳形成极耳叠合结构或极耳错开排列结构。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可以提升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并能够提高电芯的一致性,利于成组和模块化扩展,保证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安全性能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极片边缘毛刺的产生率,能够降低自放电率,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34996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1789094.X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2/26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层,边缘具有空箔区;活性物质层,设于集流体层的表面,且与空箔区无交叠;改性层,设于集流体层的、设有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且位于活性物质层与空箔区之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63145U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21101945.7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2/26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基底,所述导电基底上覆盖有活性材料层;极耳,所述极耳从导电基底的边缘伸出;和导电剂层,所述导电剂层设于导电基底与活性材料层之间,所述导电剂层仅覆盖活性材料区的部分区域,所述活性材料区是指所述导电基底被活性材料层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导电剂层贴靠所述极耳,且所述导电剂层贯穿所述活性材料区。电池电极用于电池,能够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39875U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21202584.1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包括电芯材料、支撑体和金属极耳片;所述电芯材料卷绕在所述支撑体上,形成卷芯;所述金属极耳片包括正极金属极耳片和/或负极金属极耳片;所述正极金属极耳片与所述软包电池的多个正极极耳相连接;所述负极金属极耳片与所述软包电池的多个负极极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从卷绕基础入手,引入具有引导卷芯卷绕的支撑体,可使正负极贴合程度更紧密且更均匀,从而解决普通软包电池在循环性、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较差的问题,有利于大极耳稳定电流的输出;同时通过将多个正极级耳或多个负极级耳设置为正极金属极耳片或负极金属极耳片,从而方便软包的电池的热熔胶封口,解决了软包电池多极耳封装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215471U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21192946.3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布机,包括:基底层涂布机构,用于通过第一涂覆方法对未涂布的电池极片(1)进行基底层涂布;和多层涂布机构,设于所述基底层涂布机构的下游,用于对完成基底层涂布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一层以上的涂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实现对未涂布的电池极片的基底层涂布功能的基底层涂布机构的下游设置多层涂布机构,来对完成基底层涂布的电池极片进行一层以上的涂布,进而实现电池极片涂层的多层涂布,有效地提高电池极片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0092196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1470881.8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65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固定结构、电池模块、电池模组。其中电芯固定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四周环绕立壁,所述立壁与所述底壁共同形成电芯本体的安装腔,所述底壁上构造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第一绝缘导热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芯固定结构、电池模块、电池模组,在电芯叠置时,相邻叠置的电芯之间的绝缘导热件能够将电芯相对面的中间区域热量及时传导至固定结构壁体散除,有效防止电芯相对面处的热量积聚,同时实现电芯之间的绝缘,有效杜绝安全隐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47990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873997.X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2/1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控电池内压的外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所述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气压提示装置,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压提示装置用于表征电池内的气压状态;单向导通通道,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导通方向由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向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导通。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通过设置气压提示装置和单向导通通道,电池内部的气体可通过单向导通通道进入气压提示装置中,但是气体不会反向流入到电池内部,保证气压提示装置在密封性不足的情况下,外界的气氛不会进入电池内部造成电池失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