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系统及空调器
    1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93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29806.1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器系统及空调器,空调器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冷媒循环管路用于循环流通冷媒,第一节流装置通过改变自身开度对流至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的冷媒温度进行调整,第二节流装置通过改变自身开度对流至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的冷媒温度进行调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湿度;控制模块用于在室内环境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运行于除湿模式;在除湿模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湿度对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流至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或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的冷媒温度降低。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解决了空调器运行于强效除湿模式时能效较差的问题。

    机组、机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64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8869.3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组、机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机组包括:电子膨胀阀,设置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主管路上;冷媒散热模块,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之间的主管路上;第二阀门,设置在支路上,支路的起点位于冷媒散热模块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支路的终点位于电子膨胀阀和冷媒散热模块之间。本发明在机组的主管路上增设冷媒散热模块,电子膨胀阀设置在冷媒流经冷媒散热模块之前,相当于将冷媒散热模块并入室外换热器,增大室外侧换热面积,增大低温制热量。通过在主管路基础上增设支路,引流吸热后的冷媒与节流后的冷媒混合,使得电子膨胀阀维持较高节流强度,从而灵活缓解或避免冷媒散热模块的凝露情况。

    一种换热装置、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4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00264.6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区、第一过冷区和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一过冷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与所述第二换热区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区化霜时所述第一过冷区制热化霜,此时所述第二换热区制冷,所述第二换热区化霜时所述第一过冷区制热化霜,此时所述第一换热区制冷。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在对不同区域进行分区化霜时,位于两个区域之间的过冷区始终处于制热化霜的状态,能够保证在交界处得到有效且彻底的化霜,解决分区化霜空调在分界区域的交界处化霜不彻底的问题。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空调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02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8427.X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空调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当所述空调开启时,获取室内的第一温度;当所述空调运行第一时长时,获取室内的第二温度和所述空调中蒸发器的内管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内管温度判断所述空调是否出现回风短路;当出现回风短路时,对所述空调天井机面板中的导风片进行控制,以使目标导风片闭合。由此,可以在根据室内温度与蒸发器温度确定出现回风短路时,通过关闭天井机面板中的目标导风板,以减少天井机的出风面积来提高出风风速,减少出风被吸入回风的情况,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机组可靠性。

    一种天井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天井式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5899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531572.3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井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天井式空调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天井式空调器的第一出风口和天井式空调器的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将天井式空调器所处的室内环境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第一空间被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覆盖,第二空间被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的风覆盖;根据天井式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天井式空调器所处的室内环境的温度、天井式空调器的出风模式以及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热源分布情况控制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开闭状态。通过本发明,能够根据天井式空调器所处的室内环境的不同位置的用户的需求,控制天井式空调器的出风角度,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回风框结构及空调设备
    1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69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07379.3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回风框结构及空调设备,其中,回风框结构包括:四个安装板(1),相互连接形成具有回风口(10)的框架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板(1)在位于所述回风口(1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翻边(2),所述第一翻边(2)相对于所述安装板(1)朝向所述回风口(10)弯折,所述第一翻边(2)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翻边(6),所述第二翻边(6)朝向所述框架结构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翻边(2)与所述第二翻边(6)连接的区域设有开口(3),所述开口(3)形成供气流进入所述框架结构的通道。

    室内换热结构及空调系统
    1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25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89482.X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室内换热结构及空调系统。用于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结构包括:风道组件,具有风道和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风机,设置在风道中;和室内换热器组,设置在风道中,并位于风机的排风端与出风口之间,被配置为与流过室内换热器组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其中,室内换热器组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和第一接水盘,第一室内换热器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上侧,第一室内换热器被配置为在空调系统的除湿模式下,对从风机的排风端排出的气流进行冷却除湿,第二室内换热器被配置为在空调系统的除湿模式下,对从风机的排风端排出的气流进行加热,第一接水盘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被配置为接收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冷凝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