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柱透镜实现半导体激光阵列准直整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166741Y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20079387.4

    申请日:2008-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柱透镜实现半导体激光阵列准直整形的装置,属于激光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本装置包括含有m个发光单元的半导体激光阵列bar(2),m根光纤柱透镜(7)组成的阵列,固化后的折射率匹配液(8),光纤柱透镜(7)嵌在折射率为n2的折射率匹配液(8)中。每个发光单元emitter(1)的光束经非球面柱透镜(3)快轴准直后为光束(4),光束(4)再经过光纤柱透镜(7)和折射率匹配液(8)所组成的装置后,实现了半导体激光阵列(2)慢轴光束的准直整形,减小了像差,慢轴方向输出为平行光。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半导体激光阵列慢轴光束的准直整形,制作简单,调整容易,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一种LD耦合集束光纤反射式背光模组

    公开(公告)号:CN206209249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91975.5

    申请日:2016-11-28

    Abstract: 一种LD耦合集束光纤反射式背光模组,集束光纤包括入射端、出射端,出射端分出数根长度成等差数列变化的光纤;所述蓝光LD与集束光纤的入射端连接,蓝光LD照射的蓝光通过整形镜、聚焦镜耦合进入集束光纤,并向集束光纤的出射端传输。数根长度成等差数列变化的光纤为梯度排列,各个小反光罩与各个光纤相对应。各个小反光罩控制出光线的方向,使得光线更好的进入导光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D耦合集束光纤反射式背光模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品率高的优点。

    一种光纤耦合系统
    1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81356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245742.5

    申请日:2016-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耦合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发光元件、光偏移装置、光合束元件、光聚焦元件和光耦合元件,至少三个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组发光元件,第一组发光元件与光偏移装置、光聚焦元件和光耦合元件对应,第二和第三组发光元件与光偏移装置、光合束元件、光聚焦元件和光耦合元件对应,以使三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在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上偏转预设角度,最终经光聚焦元件后在光耦合元件上形成在光耦合元件的径向上错开且三组光斑的任意两组光斑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组光斑。通过将三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调整角度,使在耦合镜上形成二维排列的光斑,有效的利用了光耦合元件通光孔径的有效空间。

    LD耦合集束光纤背光照明模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35351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0911418.8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LD耦合集束光纤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光源与聚焦镜连接,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聚焦镜耦合入集束光纤;集束光纤由各相互独立的光纤组成;集束光纤与有机玻璃棒相焊接,焊接后的四个有机玻璃棒,在背板的四个面依次顺序排列;光线沿着集束光纤中相互独立的光纤进入到有机玻璃棒内并激发有机玻璃棒内的荧光粉发光,荧光粉的激发光与光源的光线混合并通过有机玻璃棒从正对背板的侧面射入。所述光源为蓝光LD或RGB三色LD。本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的LD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品率高的优点。

    蓝光LD多齿反射传导背光照明模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139526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912102.0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蓝光LD多齿反射传导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将多齿反射系统的外侧面制成齿状并在非出光面镀有全反射膜层,用于反光。当蓝光LD发出去的光经过该多齿反光系统的时候,光线会反射到齿面上,从而光线会从该多齿反光系统的齿面相对面射出。在该相对面上均匀涂有混有红绿荧光粉的透明胶状物,因此光线从该面射出是会激发其上的荧光粉,混合输出白光。输出的白光进入背板,在背板中的导光板特殊作用下,水平入射的光线垂直从背板上均匀输出。进而达到背板照明的目的。本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的LD背光照明模组结构,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品率高的优点。

    一种菲涅尔透镜模压头以及菲涅尔透镜阵列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781580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157866.X

    申请日:2012-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菲涅尔透镜模压头,包括主体及主体底面的数条同心圆凹槽或凸起,所述主体内设有热液管道,热液管道两端与外界连通;及一种菲涅尔透镜阵列制造装置,至少包括传递工作台、涂覆装置、模压装置及固定它们的架体,所述传递工作台设有传动机构,沿其传动方向,依次设有涂覆装置及模压装置,所述模压装置包括数个模压头及背板,所述模压头内设有热液管道,热液管道与外部加热管道连通,所述数个模压头呈阵列排列,固定于背板内与模压头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插槽内;上述菲涅尔透镜模压头及应用该模压头的阵列制造装置能够在透镜制造过程中将透镜层有效加热固化,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整形的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256887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33316.4

    申请日:2011-09-06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整形的一体化成型的光学元件以及利用该光学元件构成的用于一维、二维密排和二维非密排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整形的系统。所述光学元件由长方体透明光学材料制成,该长方体沿厚度方向均匀地分为N层,N为自然数,N≥2,每层中都包含一条空气间隙带,各层中的空气间隙带的倾角彼此相同或互补,沿厚度方向顺序排列的各层中的空气间隙带的带宽值构成递减等差数列,其中将第一层中的空气间隙带的带宽值设为正数,如果两个层中的空气间隙带的带宽值的符号相同,则表示该两层中的空气间隙带的倾角相同,如果所述符号相反,则表示该两层中的空气间隙带的倾角互补,如果所述带宽值为零,则表示该层不含空气间隙带。

    用于匀化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质量的光学元件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256731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33155.9

    申请日:2011-09-06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匀化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质量的一体化成型的光学元件以及利用该光学元件构成的用于一维、二维密排和二维非密排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匀化的系统。该光学元件包括一体化层叠的多个厚度相等的透明光学材料层,每个层均为扁平的直平行六面体,其一对平行的侧面分别为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的入射端面和出射端面,其另一对平行的侧面平行于所述光束的入射方向,其平行四边形底面与相邻层的底面部分重合,其中,沿层叠方向顺序排列的各个层中的光束入射端面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光束入射方向的侧面所成的角度递增或递减,各个层中的入射端面和出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或沿所述光束入射方向的距离相同。

    一种水热混合冷却太阳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869129U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20649558.X

    申请日:2010-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热混合冷却太阳能发电装置,涉及新能源领域,该装置包括气流通道、水流通道、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出水口、太阳能电池板、热沉、进气主管道、出气主管道、进水主管道和出水主管道。所述气流通道和水流通道彼此隔离,且气流通道和水流通道的侧面紧密接触。这样,能够将气流通道设置于需要冷却的物体上,然后通过对气流通道通冷却气体如空气等以对需要冷却的物体进行冷却,同时可根据需要在水流通道中通入冷却液体对气流通道进行进一步冷却,加快气流通道的冷却速度,提高整个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此外,水流通道中最终输出的被加热的冷却液所含的热量还可以用于其它用途,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一种受抑全内反射激光Q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303204Y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820124204.6

    申请日:2008-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受抑全内反射激光Q开关装置,属于激光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本装置包括折射率为n2的等腰梯形全反棱镜(11)、弹簧(12)、长方形玻璃片(13)、分光玻璃体(14)、换能器(16)和固定外框(18)。在换能器(16)的作用下长方形玻璃片(13)与等腰梯形全反棱镜(11)间的空气隙厚度d在零与波长量级间可调,空气隙厚度d决定了入射光(7)的透过率。而长方形玻璃片(13)与等腰梯形全反棱镜(11)两端处还残留空气隙,撤去换能器上的电压,长方形玻璃片将迅速恢复原状。通过调节空气隙厚度d从而改变了激光器谐振腔的Q值,实现了激光束的调制。本实用新型中不存在光胶的问题,并且开关反应速度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