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消除自干扰的方法与接收机

    公开(公告)号:CN10524524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457856.1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消除自干扰的方法与接收机,采用一个或多个滤波器将宽带信号并行地分离为一个或多个窄带信号,对各个窄带信号消除自干扰,提高干扰抑制和消除自干扰的能力,同时降低处理复杂度。所述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包括天线干扰消除模块、射频干扰消除模块、下变频模块、采样模块、基带干扰消除模块和信号解调模块,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消除自干扰的方法包括:将接收机接收到的宽带信号通过输入到一个或多个并行的滤波器进行窄带分离而分解为一个或多个窄带信号,每个窄带信号对应一个接收支路,每个接收支路分别针对相应的窄带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再进行宽带信号恢复。

    一种用于高速串行接口中的电流积分型判决反馈均衡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01667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138597.2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串行接口中的电流积分型判决反馈均衡器,属于集成电路领域。本发明包括两支路,每一支路均为:信号输入端依次经一模拟加权器、一CML D触发器、一CML到CMOS电平转换电路与一TSPC D触发器连接;一加权判决选择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两支路的输出端、两支路中CML到CMOS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两支路的模拟加权器的反馈控制端连接;一输入时钟缓冲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支路中的CML D触发器的时钟控制输入端、TSPC D触发器的时钟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时钟缓冲器模块时钟信号为反相的半速差分时钟信号。本发明具有误码率低、结构简单、功耗小等优点。

    一种适于纳米尺度工艺的高线性度射频前端

    公开(公告)号:CN102201798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110084328.2

    申请日:2011-04-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纳米尺度的高频率选择性射频前端,包括具有高频输入匹配网络、低噪声跨导、负载网络以及无源混频器三个部分,无源混频器配置在输入匹配网络或低噪声跨导或负载网络输出节点,所述输入匹配网络和负载网络都采用阻抗转换实现高Q值和高频率选择性,用于滤除频带外干扰;射频信号经由高Q值输入匹配网络滤波后,由输入跨导与高Q值经阻抗变换后的负载网络负载实现放大;由无源混频器将高频信号下变频为低频信号交由模拟或数字基带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射频前端具有功耗低、镜像抑制比高、带外线性度好、增益可配置性强、无需片外SAW滤波器等优点,适用于未来多功能集成射频芯片的应用。

    一种高频率选择性的射频前端集成电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71134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007837.X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高三阶谐波抑制能力和高频率选择性射频的前端集成电路结构,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和下变频混频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连接天线和匹配网络,输出端连接负载网络和下变频混频器,所述匹配网络和负载网络电路均为高Q值带通电路。由于匹配网络和负载网络的高Q带通特性,使得整个射频前端具备良好的频率选择性和干扰抑制能力。对于调整前端的增益或带宽,仅需改变匹配网络或负载网络的基带阻抗的实部或虚部,亦即电阻或电容的值即可,性能指标配置灵活。整个前端频率选择性高,对于增益和带宽可随实际需求而灵活配置,大幅度节约芯片以及相应片外配套元件的成本。

    基于周期比较的开关式鉴频鉴相器及数字锁相环

    公开(公告)号:CN10323684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9671.3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周期比较的开关式鉴频鉴相器以及采用该鉴频鉴相器的数字锁相环。该鉴频鉴相器包括:分频模块,用于对反馈信号进行二分频,产生二分频信号(divby2信号);鉴频鉴相模块,用于在参考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对所述二分频信号进行采样,并对由下降沿采样的数据进行频率比较和对由上升沿采样的数据进行相位比较,得到相位差和频率差。该数字锁相环包括上述鉴频鉴相器以及数字滤波器、数控振荡器和分频器。本发明的鉴频鉴相器不需要辅助电路就可以辨别相位和频率的差别,降低了环路的复杂度和功耗,加快了环路的锁定时间;整个电路采用数字实现,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并使环路具有更好的噪声表现。

    一种超低功耗压控振荡器电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1785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010131878.0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功耗压控振荡器电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属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本发明方法为:1)利用交叉耦合有源模块产生一负阻,补偿LC-tank电路中的电阻;其中LC-tank电路中的电感为一片外电感;2)将LC-tank电路的差分振荡信号经一RC正交信号产生模块中的RC网络输出四路正交信号。本发明电路为:交叉耦合有源模块的两差分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C正交信号产生电路的两输入端和LC-tank电路的两差分输出端连接;所述LC-tank电路中的电感为一片外电感,所述片外电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LC-tank电路的两差分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可降低芯片功耗、减小芯片面积,同时提高频率范围,且电路结构简单。

    一种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集成定向耦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313803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99962.5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集成定向耦合器。该集成定向耦合器包括:第一层线圈,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直通端,其间设有可调电容阵列,用于频率调谐;第二层线圈,两端分别为耦合端和隔离端,其间设有可调电容阵列,用于隔离度调谐。两层线圈均为同心多圈结构,相邻两圈的交叉部分跨接。第一层线圈的金属线中心正对所述第二层线圈的金属线间距中心,呈立体结构。所述直通端和所述耦合端的空间距离小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隔离端的空间距离。该集成定向耦合器可在硅基CMOS/BiCMOS工艺上单芯片集成,具有插入损耗小、隔离度大、定向性好、调谐性强、适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高速接口电路自适应均衡方法及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206503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010530676.3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接口电路自适应均衡方法及电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首先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之后将数据分成两路,将一路信号依次进行低通滤波、整形后输入误差放大器的一输入端,将另一路信号进行1/2频率下变频为直流信号后依次进行低通滤波、整形后输入误差放大器的另一输入端;误差放大器对两路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一电压,来反馈控制所述峰值放大器的零点。本发明电路包括1/2频率混频器、两低通滤波器、两整流器、峰值放大器、误差放大器,采用了单环路控制,锁定时间和稳定性都比传统双环路方案有了显著改进,具有低功耗、可拓展性强、自适应均衡、可移植性强的特点。

    一种基于标准CMOS工艺全集成光电转换接收机

    公开(公告)号:CN10283299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57966.2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标准CMOS工艺全集成光电转换接收机。包括光电探测器、跨导放大器、均衡器、多级限幅器、DCOC处理电路、输出缓冲器、斜率探测器、误差放大器;所述光电探测器的P端接地、N端与所述跨导放大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跨导放大器经一高通电路与所述均衡器的差分输入端连接,所述均衡器输出端经所述多级限幅器与所述输出缓冲器的差分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缓冲器的差分输入端经所述DCOC处理电路与所述均衡器的输出端连接。能够适应于更高数据率传输,改善Jitter和误码率并能够实现了自适应调节。可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带通滤波器
    1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77880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034430.7

    申请日:2010-0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杨闵昊 廖怀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一电流源和第二电流源;其中,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以栅极与漏极相互交叉耦合的组成源跟随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二极管连接方式连接。本发明中,源跟随器构造的局部反馈能够打破滤波器功耗和线性度相互对立的局面,使带通滤波器的功耗大幅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