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40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570955.1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的设计方法,涉及叶轮机械技术领域,基于流体相似理论将跨临界二氧化碳的各物性区间等效于理想工质的物性区间,根据理想工质进行压气机额定工况设计及变工况设计并获得理想工质离心压气机的性能曲线,根据流体相似理论将理想工质离心压气机的性能曲线缩放回跨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性能曲线。本发明提出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跨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设计的成功率。

    换热器
    1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18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092657.6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储热本体上开设流道侧流通孔来连通第一引导通道和储热腔,同时,在储热本体中形成有用于存储备用工质的工质存储腔和与该工质存储腔连通的储热侧流通孔,从而在第一引导通道中的高温工质发生失温的情况时,通过转动件带动储热本体转动,从而使位于换热本体上的流道侧流通孔和位于储热本体上的储热侧流通孔对应连通,从而使位于工质存储腔中的备用工质流入第一引导通道中,对该第一引导通道中的工质进行加热的同时推动该工质流出第一引导通道中,从而避免出现第一引导通道中的高温工质由于温度降低而发生凝固,造成流道堵塞的情况。

    流体承载组件及热量交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15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89934.X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体承载组件及热量交换装置。流体承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件,承载件包括: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流道,由第一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形成,多个第一流道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第二流道,由第二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且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流道交替形成,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间隔分布。本申请可以减少装置的整体体积,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能够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

    基于无量纲特征参数的流动传热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87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569723.4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量纲特征参数的流动传热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弯折类微通道结构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弯折类微通道结构的无量纲特征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法,根据弯折类微通道结构,得到流动传热参数;根据流动传热参数和无量纲特征参数,对构建的流动传热半经验关系式进行拟合,得到流动传热模型,所述方法能够提高流动传热模型的普适性和建模速度,从而简化换热器的设计难度。

    屏蔽式一体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

    公开(公告)号:CN115559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81164.7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屏蔽式一体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包括低压外缸、透平、压气机和电机;所述压气机包括压气机高压外缸、压气机叶轮和压气机侧干气密封;所述透平包括透平高压外缸、透平叶轮和透平侧干气密封;所述低压外缸的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所述压气机高压外缸和透平高压外缸分别设置在低压外缸的两端,所述低压外缸、压气机高压外缸和透平高压外缸构成封闭外壳,所述电机与压气机叶轮和透平叶轮采用同轴传动连接。本发明所述压气机可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中二氧化碳工质的增压装置,且采用了一体式屏蔽式结构,完全解决了对外泄漏问题。

    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机
    1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59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524611.7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转子组件设置于容纳腔中,且包括转轴和固定于转轴的叶轮;密封组件套设于转轴上,密封组件包括干气密封件和套设于干气密封件靠近叶轮的一侧的辅助密封件,辅助密封件将容纳腔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辅助密封件靠近转轴的一侧具有连通高温区和低温区的泄漏间隙,辅助密封件中有工质流道,工质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通段和第二流通段,第一流通段与高温区连通,第二流通段与泄漏间隙连通,位于高温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通过工质流道流入泄漏间隙中,从而使密封间隙中的低温密封气的温度增加,减小低温密封气泄漏至高温区后产生的热应力,防止叶轮变形或开裂。

    一种核反应堆发电系统
    1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403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37594.1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核反应堆发电系统,该核反应堆发电系统包括核反应堆、供热模块、发电模块和制冷模块,核反应堆对第一换热介质加热,第一换热介质与供热模块、发电模块换热,供热模块中的供热装置向用户供热,发电模块中第一发电模块中的第三换热介质和第二发电模块中的第四换热介质均能够与第三换热介质换热,分别进行发电,制冷模块中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三换热器与做功后的第三换热介质换热,实现制冷,使得该核反应堆发电系统在进行发电的同时还能进行制冷和供热,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能源,有利于满足用户对多种形式的能源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911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2616.3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处是否发生泄露;检测各换热板的微流道槽的位置处是否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微流道槽的槽底以及换热板的第二侧表面的贯通伤。本申请实施例的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换热芯块的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处是否具有泄漏,能有效检测换热芯块的周缘是否发生泄漏;通过检测各换热板的微流道槽的位置处是否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贯通伤,能有效检测各流道是否于第一方向向其他流道发生泄漏,从而实现对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952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4338.X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启动方法。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包括存储子系统,循环子系统和密封子系统,存储子系统负责存储流体介质,并向循环子系统和密封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流体介质在循环子系统内循环完成能量转换;密封子系统包括气封系统和气封阀,气封系统将流体介质充入气封阀以实现对循环装置的干气密封;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启动阶段,先启动密封子系统和存储子系统,密封子系统对循环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密封子系统对循环装置完成密封,改善了循环装置在启动阶段因密封效果差而不能平稳启动的问题;启动存储子系统向循环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调节循环子系统至循环子系统到目标负载,保证循环系统能安全平稳的启动。

    差压流量计及流体流量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28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70197.1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差压流量计及流体流量的测量方法。其中,测量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允许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段允许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引压管,连接于测量管,引压管包括高压引压管和低压引压管,高压引压管连接于第一段,低压引压管连接于第二段;控温装置,用于调节高压引压管和低压引压管内的流体温度。本申请提供的差压流量计,在高压引压管和低压引压管上套设控温装置,通过控温装置调控不同引压管内的流体处于低于相近的温度条件,使得引压管内流体处于密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区,可以解决由于流体对温度敏感导致的引压管内流体密度变化对差压的影响,实现高温高压条件下采用差压流量计精准测量流体流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