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双键侧基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3743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233698.0

    申请日:2009-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双键侧基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以下:第一步,先将纤维素进行活化处理;第二步,采用LiCl/DMAc溶剂体系,在一定温度下将纤维素溶解成均相溶液;第三步,向上述均相体系中,加入催化剂,阻聚剂,同时通入氮气保护;第四步,加入衍生化试剂,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再加水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干燥。本发明选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出含有双键侧基的纤维素衍生物,在凝胶、塑料、涂料和手性固定相的制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固含可发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0810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26744.7

    申请日:201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含可发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不脱水制备工艺,通过多聚甲醛在碱性条件下解聚,得到高浓度甲醛溶液,与尿素、三聚氰胺反应,直接制备出高固含可发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制备得到高固含可发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固含量为70%~80%,粘度为800~1200MPa.s,游离甲醛含量为0.1%~0.25%。经发泡得到的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表观密度达到0.03g/cm3~0.05g/cm3,氧指数为50%~70%,达到了轻质、阻燃的新型建材的要求,为阻燃环保型脲醛树脂泡沫保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橡子粉基热塑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6283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035268.8

    申请日:200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子粉基热塑性材料,该淀粉基材料组成主要为橡子粉、增塑剂,重量份含量为:橡子粉30~80份,增塑剂20~40份。该复合材料中还加入橡果壳纤维填料0~20份,粒度在60目以上。橡果壳纤维填料选自天然的橡果壳纤维粉末、改性橡果壳纤维中的任一种。橡子粉选自天然的橡果粉末、提纯处理过后的橡子淀粉的任一种,所述的橡子粉的粒度在60目以上。所述的提纯处理过后的橡子淀粉为棕黄色,淀粉含量为70~98%wt。本发明采用了农林可再生性的废弃植物资源橡子果实,将其转化可获得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新材料。本发明中橡子果壳纤维可用作填充材料,真正实现了橡果的全质化利用。本发明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完全可降解。

    一种生物基阻燃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37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362231.1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一种生物基阻燃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步,称取适量的单宁酸与反应容器中,加入有机溶剂,持续搅拌,直至单宁酸完全溶解,即可得到单宁酸有机溶液;第二步,称取适量的预聚体E95C加入到单宁酸有机溶液中,升温持续搅拌,直至预聚体完全溶于单宁酸的有机溶液中,得到不同质量分数的反应混合溶液;第三步,将反应混合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在真空条件下蒸发,生成粘稠液体;再将粘稠液体倒入模具,放入烘箱,高温条件下固化生成弹性体。本发明聚氨酯弹性体和1,4‑丁二醇为交联剂生成的聚氨酯弹性体相比,其在阻燃性能上有很大的改善,能够拓宽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范围。此外,本发明以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好的单宁酸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阻燃、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

    自修复型桐油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8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3334.9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自修复型桐油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步将一定比例的马来酸酐与桐油反应得到中间产物A;第二步将制得的中间产物A与糠醇反应,得到中间产物B;第三步加入一定比例的双马来酰亚胺,同时加入不同比例的环氧树脂及离子催化剂,在120℃的烘箱中进行固化,得到自修复型桐油基形状记忆聚合物。本专利制备的自修复型桐油基形状记忆聚合物中的Diels‑Alder动态键和酯交换动态键可以赋予制备的聚合物优异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形状记忆性能,此种聚合物采用生物基材料制备,工艺简便,力学性能可控,可在加热条件下实现自修复和形状记忆功能,重复使用后的形状记忆性能和机械性能损失较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