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54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31189.7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施工平台拖运至施工海域;步骤二、在施工平台的四个角分别固设有一个锚机,使得施工平台保持水平的定位于预设位置;步骤三、拼装桁架式锚桩,任一锚桩的底部插入至海底泥土中,锚桩的一侧与所述施工平台连接,另一侧固设有多个导向架;步骤四、在施工平台两侧分别吊装钢管桩,对于任一钢管桩,将其移动至与其相对应的多个导向架的龙口中,然后将钢管桩向下沉降至设计标高。本发明克服了水深、流急、浪大、软基等恶劣水文地质条件下其它沉桩方法沉桩精度差、水下操作困难等问题,并满足定位准确、施工效率高等工程需求。

    一种考虑刚度分配的协作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4721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10719382.8

    申请日:2015-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刚度分配的协作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其以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的重叠区内吊索承担的主梁自重载荷比例a为参数对协作体系桥梁进行有限元仿真从而得到初次合理成桥状态;通过对初次合理成桥状态模型进行活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确定重叠区内吊索的应力幅;通过改变重叠区内吊索承担的主梁自重载荷比例a的大小得到多组吊索的应力幅;通过比选指标对多组吊索的应力幅进行比选从而实现最终成桥状态的确定。本发明针对存在重叠区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提出了一种考虑刚度分配的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实现了活载作用下重叠区的合理过渡功能,保证了协作体系桥梁的稳定性。

    一种装配式沉井井壁刃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14970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69942.3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沉井井壁刃脚结构,属于桥梁的基础领域,井壁刃脚包括连接成整体的外侧竖向板、内侧竖向板、水平板和加劲板,井壁刃脚通过对拉螺杆装配于沉井井壁上;外侧竖向板贴合井壁外侧,内侧竖向板贴合井壁内侧,水平板贴合井壁底,外侧竖向板和内侧竖向板之间通过穿过井壁的对拉螺杆与井壁铰接,外侧竖向板和内侧竖向板均伸出井壁底以下,且外侧竖向板长于内侧竖向板,直角三角形的加劲板位于水平板下方,垂直连接外侧竖向板、内侧竖向板和水平板,加劲板与外侧竖向板、内侧竖向板和水平板围成直角三角形断面结构的井壁刃脚的刃尖。本发明是一种受力合理、经济性较好,同时施工又较为方便的新型沉井井壁刃脚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