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烟气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6840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3917.3

    申请日:2014-04-22

    Abstract: 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烟气加热器,包括外壳,在外壳直段前端设置有四排腰圆管,第一排和第四排腰圆管竖直布置,并分别与进水集箱和出水集箱连通,第二排和第三排腰圆管呈八字形布置,四排腰圆管通过腰圆管连接弯头连接,构成蛇形管,腰圆管均采用窄间隙布置;在外壳直段后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多排鳍片管,鳍片管与设置在外壳两端的集箱连通,四排腰圆管和多排鳍片管构成的换热管束将烟气加热器分为湿烟气区和干烟气区;本发明不仅能对烟气进行加热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烟气中液滴的含量,将除雾和加热结合起来,提高烟气温度,从而提高烟气升力,减小污染物分散浓度,避免石灰雨;降低烟气湿度,减轻酸性液滴对烟道和烟囱的腐蚀。

    一种用于烟气低温腐蚀性能研究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6093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110030810.8

    申请日:2011-0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烟气低温腐蚀性能研究的实验装置,试验管段为单管式内套管简单结构,单管内壁和内套管内壁依靠流通高温导热油工质确立试验管段的金属壁温水平。本发明由高温循环机提供高温导热油的循环动力和循环加热温度。高温循环机的循环介质出口端与油冷套管的循环介质入口端相连接,油冷套管的循环介质出口端与流量计的入口端相连,流量计的出口端与高温循环机的循环介质入口端相连。该低温腐蚀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连接高效,实施费用低廉,设备运行中随插随用,金属壁温稳定,试验结果真实可信,最终解决了低温腐蚀性能试验的难题。

    一种贯流型窄间隙整体冷凝式热水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2635945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085727.5

    申请日:2012-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Abstract: 一种贯流型窄间隙整体冷凝式热水锅炉,包括外壳,外壳上部设有环形出水集箱,下部设有环形给水集箱,深度冷凝换热管束和带有冷凝液中和处理装置的V型冷凝收集装置布置在环形给水集箱下方,全预混金属纤维燃烧器布置在锅炉上顶板上,其金属纤维头部深入到辐射换热空间,以发挥其辐射换热能力强的特点,由多根竖直水管构成的内、外圈环形水冷壁将环形给、出水集箱导通,相邻竖直水管之间有1~2mm间隙作为烟气流通通道,烟气在竖直水管间流动时发生对流换热和凝结换热,将热量传递给竖直水管内的工质水,深度冷凝换热管束对烟气进行深度冷却,提高锅炉效率;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有效避免传统贯流锅炉热负荷分布不均造成的易爆管的危害。

    一种石灰窑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26185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182536.6

    申请日:2011-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7 Y02P10/265 Y02P10/283

    Abstract: 一种石灰窑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包括相互导通的石灰窑余热烟气出口、除尘系统、增压风机、循环系统和烟囱,解决了石灰窑烟气积灰导致的低温腐蚀以及因采用低烟温换和低沸点工质引起的换热器管束内外壁换热系数偏低的问题,并能够有效回收利用石灰窑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具有投资小,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特点。

    一种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67939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32143.9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一种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通过将前拱水冷壁凸入炉膛,和耐火前拱形成空腔,在前拱喉口处设有引射器引射挥发分,在后拱喉口处设有复合二次风装置,所述的引射器喷口与后拱二次风水平喷口水平间隔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挥发分从前拱炉墙和前拱水冷壁之间的空腔中引出,与高温烟气中的NOX反应,同时能在深度脱除NOX时实现高温喷氨,从而实现复合前拱和引射器的燃料分级燃烧、复合二次风空气分级燃烧和挥发分再燃的主动协同脱除NOX的技术集成,将显著降低链条炉排锅炉或采用相近原理的层燃炉的NOX排放水平,实现工业层燃锅炉的NOX达标排放。

    一种无框架免拆卸的旋转式暖风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62647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98142.2

    申请日:2011-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无框架免拆卸的旋转式暖风器,由3~8组外翅片强化的传热管束组成,每组传热管束是由两端分别焊接在厚壁进汽集箱和厚壁疏水集箱的螺旋翅片传热管束成的无框架自支撑结构,传热管束平均分布在一次风和二次风道中;采用管束自支撑稳定结构,任意传热管束可单独360°全角度旋转,由此克服了不能实现某一级受热面的单独旋转,也无法实现360°全角度旋转运行,不切断蒸汽则无法旋转受热面以及操作部分结构复杂,拆卸和维护不易,且存在堵灰,泄漏,翅片变形的问题,具有无框架免拆卸、能360°全角度旋转操作且维护方便的优点。

    一种低氮节能承压水管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203269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876476.7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氮承压水管锅炉,包括上锅筒、外壳、燃烧器分配头、膜式水冷壁管束、水冷火焰管束、辐射管束、高温对流管束、低温对流管束、下降管束、下锅筒、外置冷凝器、预混合器以及配套的风机、给水泵、燃气阀组、控制器等。燃烧器分配头采用密排管、金属孔板、陶瓷孔板等用于均流、防回火和稳焰,可拆卸设计,可及时清灰;燃烧器分配头的水冷火焰管束可采用平面和凹型布置,最大化利用炉膛空间。采用锅炉本体上的水冷火焰管束冷却火焰,解决了水冷燃烧器的热量分配问题。本发明实现了平面/凹、凸曲面燃烧器的机炉一体化,结构紧凑,在较低过量空气系数下实现低氮和超低氮燃烧,突破国外低氮燃烧器厂商在蒸汽锅炉领域的技术垄断。

    模块化微细管换热器及换热器
    1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24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22448.0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微细管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端部管箱,分为两层,上层流通管程流体,下层流通壳程流体;换热单元,由若干个基本换热单元快接而成,两端分别连通端部管箱;端部盖板,盖合于端部管箱上;在基本换热单元与端部管箱连通处,壳程流体和管程流体汇聚于相邻的两个基本换热单元的连通处,以保证换热均匀。本发明通过在相邻的基本换热单元的连接处,通过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的汇聚混合,保证换热均匀性,且若干个模块化微细管换热器可以根据空间自由的实现轴向和/或径向拓展,拼装成换热器。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深度调峰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53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51222.9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深度调峰火电机组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当前火电机组所在地区的气候数据、用电数据和发电数据,输入至调峰指令预测子网络,以得到待调控机组预测的调峰指令;步骤2)、将得到的待调控机组预测的调峰指令作为输入量带入到深度调峰火电机组最优调控量预测子网络,确定待调控机组预测的调峰指令下的火电机组预测最优调控量。本发明以气候数据、用电数据、发电数据和机组历史运行大数据来确定深度调峰工况下机组最优调控量,提高了调控的效率和准确性,以预测的调峰指令作为输入量。实现对应调峰指令下获得对应最优调控量,提高了调控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