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装结构及具有防漏装结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37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08595.8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漏装结构及具有防漏装结构的装置,防漏装结构包括:安装基体,设有安装空间,及分别与安装空间连通的连通口和开口;顶出结构,包括顶块,顶块具有通过连通口伸出至安装空间中的顶出状态,及缩回至安装基体内的让位状态;锁定结构,具有对顶出结构的顶出状态进行锁定的锁定状态,及解除对顶出结构的顶出状态的锁定的解锁状态;第一构件,包括第一本体和设于第一本体上的解锁结构,在第一构件安装至安装基体上时,解锁结构通过开口带动锁定结构由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设置顶出结构和锁定结构,如果不安装第一构件,将导致锁定结构使顶出结构维持在顶出状态,无法在安装空间安装其他结构,这样可有效防止漏装第一构件。

    一种湿帘漏装防护结构及塔式冷风扇

    公开(公告)号:CN111207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69851.7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帘漏装防护结构及塔式冷风扇,包括:后壳,包括用于安装湿帘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给水口,给水口流出的制冷水流向湿帘;接水槽,设于安装槽内,接水槽用于盛接制冷水,接水槽受控于驱动机构相对于接水槽发生运动,接水槽具有位于制冷水流动路径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脱离制冷水的流动路径的第二状态;感应开关,设于湿帘和/或后壳上,感应开关用于检测湿帘是否安装,驱动机构受控于感应开关。接水槽进入制冷水的流动路径,由给水口流出的制冷水落入接水槽。防止水侵入及其内部,保护冷风扇电路工作不受影响。水流落入接水槽时,水流的重力势能更少的转化为动能,水流与接水槽之间的碰撞程度明显降低,减小冷风扇工作的噪音。

    引流装置及包含其的冷风扇

    公开(公告)号:CN11115663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66434.7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冷风扇的引流装置,还涉及包含有该引流装置的冷风扇。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槽和设置在引流槽内的缓冲件,引流槽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冷风扇湿帘安装区域的一侧,引流槽在转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下,引流槽竖直设置于冷风扇湿帘安装区域的一侧,在第二位置下,引流槽的自由端抵接在冷风扇湿帘安装区域相对的另一侧。引流装置安装在冷风扇中,当湿帘取出时,引流槽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引流槽可以接住顶部水槽流下的水流,引流槽内水流汇集后将水流导出,并且缓冲件可以避免水流落入引流槽造成飞溅,能很好的避免用户漏装湿帘时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噪声污染。

    一种翻转装置及冷风扇
    1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409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67799.1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冷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及冷风扇。当湿帘取出后,驱动部将驱动所述翻转部进行顺时针转动时,带动设置于所述翻转部上的档条向封堵所述下水孔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下水孔的闭合,避免由于水流落下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体验;相反的,当湿帘安装后,驱动部将驱动所述翻转部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带动设置于所述翻转部上的档条向远离所述下水孔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下水孔的开启,保证从下水孔流出的水流可以顺利流向湿帘,保证湿帘的润湿效果。

    防护结构、壳体及冷风扇
    1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409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66422.4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结构、壳体及冷风扇,其中防护结构包括安装于冷风扇壳体的接水结构及引流结构,所述接水结构转动安装于所述冷风扇的漏水孔下方,所述接水结构可转动打开,以承接从所述漏水孔滴落的水滴,所述引流结构纵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引导所述接水结构收集的水流动至所述冷风扇下方的水槽,本方案中湿帘未安装时,接水结构转动打开,承接漏水孔滴落的水滴,引流结构引导接水结构收集的水流动至冷风扇底部的水槽,在未安装湿帘的情况下使用冷风扇,防止水流流向风扇电机风机,解决风扇溅水和噪声的问题,保证风扇吹风功能的正使用,提高冷风扇的电气安全性。

    防护装置、蒸发式冷风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09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66404.6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式冷风扇的防护装置、包含有该防护装置的蒸发式冷风扇及该蒸发式冷风扇的控制方法。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杆体、帘布和驱动组件。第一杆体用于横向设置于蒸发式冷风扇的湿帘安装区域;帘布悬挂于所述第一杆体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杆体滑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帘布沿所述第一杆体滑动,以使所述帘布张开或收拢。防护装置以及安装其的蒸发式冷风扇,在漏装湿帘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帘布的张开,可以将蒸发式冷风扇顶部流下的水柱与出风口以及电气结构隔开,或者使得水柱顺着防水布流回水箱,避免在漏装湿帘时引起水滴打湿用户或引发电气安全的问题。

    冷风扇的水泵收纳装置和冷风扇

    公开(公告)号:CN110793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234330.6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风扇的水泵收纳装置和冷风扇。水泵收纳装置包括水泵支架、设置在水泵支架第一端上的滚动件、设置在水泵支架第二端上的定向件以及安装在冷风扇的主机底部上的底托;水泵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分布,且水泵支架的第一端用于安装冷风扇的水泵,水泵支架的第二端通过转轴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底托上;定向件能够与底托相抵,以当主机向下挤压时使滚动件带动水泵支架沿预设方向转动直至水泵支架与底托相抵。在将主机从水箱中拆除之后,无需拆除水泵,且在收纳主机的过程中也可利用水泵支架与滚动件的配合同时对水泵进行收纳,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强度和操作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空调扇
    1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62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82821.3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扇,包括:分体设置的机身和底座;所述机身设有第一对接结构;所述底座设有储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和与所述第一对接结构配合工作的第二对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对接结构之间设有密封件。本发明通过将空调扇分体设置为机身和底座,可以在使用时,直接将机身放在水箱上,使第一对接结构与第二对接结构配合对接,从而使机身与底座的水路与电路连通,空调扇能够吹出凉风。由于机身与底座是通过重力配合进行安装的,通过重力配合,使得电接触以及水接触更加安全可靠,从而避免了电接触不良,导致漏电,或者水接触不良,导致漏水等问题。

    冷风扇水箱组件及冷风扇
    1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49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60181.6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风扇水箱组件及冷风扇。所述冷风扇水箱组件包括:翻盖,具有第一安装位;水箱主体,具有第二安装位;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具有与第一安装位配合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第二安装位配合的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位转动配合,第二连接部可与第二安装位相对转动并可移动地配合,进而冷风扇水箱组件通过在翻盖与水箱主体之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水箱主体之间可转动并可相对移动,进而保证了翻盖流畅开合,不会与干涉水箱主体之间发生干涉,避免了冷风扇加水盖在受力时掰断的问题,保证了冷风扇水箱组件的可靠性。

    一种出风组件及空调扇
    1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6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54236.2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风组件及空调扇,该出风组件的第一限位结构凸出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壁上,所述壳体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运动路径的前方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导风叶片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用以限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进一步转动。本发明通过在导风叶片设置第一限位结构,使得用户用力将导风叶片往上拉伸时,因为导风叶片的转轴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以导风叶片无法从壳体组件脱离,从而解决了导风叶片的左右两端易从壳体组件脱离,出现脱扣现象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