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805144U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20473890.8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切割功能的轴流泵。本实用新型在轴流泵的导水帽上连接多个切割片,并以泵轴为中心轴进行均分布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去长柔性的杂物易缠绕轴流泵叶片,大颗粒的刚性杂物则会直接撞击轴流泵叶轮,降低轴流泵装置水力效率,增大轴流泵电机的输出功率,恶化轴流泵站的运行环境,严重地将导致轴流泵机组产生振动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切割片固结于导水帽,与轴流泵叶轮形成一体,实现了切割片与叶片的实体统一,无需增加格外的切割装置,具有自切割功能的轴流泵叶轮具有良好的水力性能,无堵塞性,延长轴流泵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叶轮的维护费用。
-
-
公开(公告)号:CN204511975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20862679.0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卧式泵装置用出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由短直扩段、变曲率段、长直渐扩段和环量消解器构成;所述出水结构各段的壁厚均相等,出水结构的铅垂投影长度为进口圆形断面半径的11.5~12.0倍,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金属材料制造,环量消解器的整流直叶片固定于短直扩管的内壁面,相接处光滑,无凸起。所述短直扩段的出口断面与变曲率段的进口断面的尺寸相对应。所述变曲率段的出口断面与长直渐扩段的进口断面的尺寸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解决传统出水流道回收导叶体出口剩余环量低的问题及其作为进水结构时又具有优异的进水流道水力性能,达到提高双向卧式泵装置水力效率的目的。
-
-
公开(公告)号:CN203702580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64588.2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包括双向进出水流道、快速闸门、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真空破坏装置和泵装置,泵装置垂直设置在进出水流道中央,泵装置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中分别设有调向闸孔,进出水流道上中部设有水平隔板,泵装置两侧的水平隔板上分别设有带浮箱调向闸门的下潜孔口,浮箱调向闸门为下潜孔口和调向闸孔的共用闸门,通过控制浮箱调向闸门,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双向抽水,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顶部通气孔接口连接真空破坏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双向低微扬程泵站对高效率抽水装置的迫切需求和因立式泵装置的轴向尺寸大而导致其出水高于泵站出口水位,浪费扬程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067358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38551.8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新型开敞式水泵进水池,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由底板、两侧壁、ω形后壁、组合式防涡锥和组合式吸水喇叭管等构成,组合式防涡锥位于组合式吸水喇叭管中心正下方的底板上。所述组合式吸水喇叭管由吸水喇叭管和4块径向挡板组成,所述ω形后壁的型线由两条弧线组成,且两弧线所在的圆内切。所述组合式防涡锥由光滑防涡锥体和4块消涡隔板构成,新型开敞式水泵进水池可为叶轮进口提供更好的入流条件,从而达到为水泵进口提供良好的入流条件,保证水泵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有利于提高水泵运行的效率,进而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适用于中小型开敞式泵站的建设,便于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067354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38550.3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40
Abstract: 新型侧向S形轴伸贯流泵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流道、泵段、出水流道的弯管段、出水流道的直扩段和驱动连接泵段中叶轮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进水流道由矩形进口断面非对称收缩光滑过渡至连接叶轮进口的圆形断面;泵段的导叶的出口与出水流道的弯管段的进口平顺连接,出水流道的弯管段的出口与出水流道的直扩段的进口平顺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侧卧式布置在出水流道的一侧,动力装置与泵段、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的弯管段、直扩段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进水流道、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小,进一步提高了泵装置水力效率,适用于农田和区域抗旱、城市防洪排涝和城镇供水等领域的各种轴流泵或导叶混流泵站。
-
公开(公告)号:CN21029015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063408.8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平面蜗壳式双向流道进水结构,包括喇叭管、导水锥、平面蜗壳、叶轮,喇叭管进口与平面蜗壳的倾斜面相衔接贯通,喇叭管出口与叶轮相衔接贯通;所述叶轮内固定轮毂,轮毂固定3片叶片;平面蜗壳另一端与进水流道相衔接贯通;导水锥的底部位于喇叭管进口外侧,且导水锥的顶部延伸至喇叭管内并与轮毂相连接固定;喇叭管进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55倍,喇叭管出口直径与叶轮直径相等,喇叭管高度为叶轮直径的0.53倍;导水锥顶圆直径为叶轮直径的0.3倍,导水锥底圆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39倍,导水锥高度为叶轮直径的1.16倍。通过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平面蜗壳及导水锥有效消除平面蜗壳的底部即叶轮进口的下方的旋涡。
-
公开(公告)号:CN209908772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20696806.7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旋转后导叶体的新型高效轴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装置结构上由叶轮模型、导叶模型、两台电机、两个90°弯管、进出水管道构成,结构新颖,两个90°弯管内分别设有水泵轴和导叶轴,将固定式导叶改为可旋转式导叶,可旋转导叶通过根据实际流量自动调整导叶的转向及转速,从而达到矫正水泵出口水流流态的目的,同时旋转导叶体也可为水流提供部分动力,提高装置扬程,特别是大流量工况下扬程提高较多,对于低扬程泵站可以不要调节叶片角度,省去复杂的叶片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优势还在于增大了水泵的高效区,大幅度提高了非设计工况下的水泵装置效率,提高了实际运行的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600713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623070.8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用于流场测试用的出水流道装置,包括出水流道,所述出水流道为圆管形出水流道,出水流道两端分别设有出水流道进口、出水流道出口,且出水流道出口的直径大于出水流道进口的直径;所述圆管形的出水流道外壁面加装有顶面为敞口的、透明的长方体水箱;所述长方体水箱采用高透光的亚克力材料制成,所述长方体水箱的长度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2倍,宽度与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相同,高度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1.85倍。通过本实用新型,于出水流道圆管段外加装一个高透光的亚克力长方体水箱,并注入清水,利用亚克力材质与水相近的折射率,可有效降低由于折射率不同产生的光线歪曲而形成的标定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