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0370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601519.9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水热与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双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极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和储能性能,属于材料制备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征是分别称取一定量的钴源前驱物、铝源前驱物和量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于小烧杯中,继续加入一定体积的石墨烯水分散液,超声30分钟以后,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一定体积氨水,取出磁子,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含聚四氟乙烯内胆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里,密封高压反应釜,放置于一定温度的烘箱里,12小时后将其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得到沉淀,经过蒸馏水与乙醇各洗三次,将沉淀经300摄氏度煅烧3小时,最终得到产品。本发明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一步合成,产率高;制备过程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复合材料在扫描电流密度为1 A/g时的比容值为968 F/g,1000次循环后保持率仍高达85%。

    一种光电化学生物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特定碱基序列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590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33839.8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生物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特定碱基序列的应用,所述光电化学生物免疫传感器是以FTO导电玻璃电极为基底,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在所述基底的表面覆盖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薄层氮化碳和薄层二硫化钼的混合物以及硫化镉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在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通过S-Cd键固定有基础碱基序列。本发明以电化学信号为检测基础,通过对电极表面明暗电流大小的检测,简单快速的检测出特定碱基序列的浓度,进而确定被测物的浓度。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一种阴离子型染料吸附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8879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169224.4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离子型染料吸附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染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一定比例的硫酸铜、硝酸铈和尿素共同加入水与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并转移至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得到前驱物,前驱物经洗涤、干燥后放入马沸炉中煅烧即可得到所需CuO‑CeO2复合材料。本发明原料价廉易得;合成过程简单易行;该材料被首次应用于吸附阴离子型染料:甲基蓝、刚果红。并表现出很好的吸附性能,对甲基蓝、刚果红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2131.24mg/g,1072.09mg/g。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C@NiFe-LDH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8887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896248.4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C@NiFe-LDH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C球模板的制备;(2)NiFe-LDH的制备;(3)C@NiFe-LDH的制备;本发明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C球模板和NiFe-LDH,然后通过超声条件将NiFe-LDH、Ni2+和Fe3+吸附在碳球模板的表面,进一步通过微波水热法一方面直接将已存在的NiFe-LDH镶嵌于C球结构中,另一方面通过Ni2+和Fe3+盐溶液的反应将NiFe-LDH包覆于C球表面,从而形成了球状和层状复合的材料结构,该结构十分有利于催化材料性能的改进,其比表面积达到500-800g/m2,在类芬顿反应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有着极高的催化降解效率,工业化前景显著。

    一种水相合成稀土Eu掺杂的CdSe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4145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38551.2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8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合成稀土Eu掺杂的CdSe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氮气保护下,将硒代硫酸钠溶液加入镉盐溶液、铕盐溶液与修饰剂水溶性L-半胱氨酸的混合液中,将此溶液转入圆底烧瓶中,油浴反应一段时间即制得稀土Eu掺杂的CdSe量子点。本发明直接采用水相法进行稀土Eu掺杂的CdSe量子点的合成,成本低、合成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绿色环保,易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锌-1-(2-吡啶偶氮)-2-萘酚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0671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110065094.7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锌-1-(2-吡啶偶氮)-2-萘酚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水乙醇和水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溶剂A;将1-(2-吡啶偶氮)-2-萘酚粉末溶解于溶剂A中,得到溶液B;将适量二水合醋酸锌溶于溶剂A中,得到溶液C;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后,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20至140℃的温度下,反应12至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分离,用蒸馏水和乙醇依次洗涤沉淀,将所得的沉淀物置于真空下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锌-1-(2-吡啶偶氮)-2-萘酚粉末。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氧化锌/溴化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306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00890.0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溴化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复合物具有氧化锌颗粒构筑成的梭形结构,氧化锌的表面负载有溴化银颗粒,梭形氧化锌的长度为600纳米,直径200纳米,溴化银颗粒的大小为10纳米。方法是先将蒸馏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恒温,再加入锌源前驱物、硼氢化物和表面活性剂,反应一段时间,随后加入银源前驱物,继续反应一定时间。所得样品经几次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产物。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机模板和高温设备,一步合成,产率高,产物尺寸均一;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耗能少,适合工业化生产,得到的氧化锌/溴化银纳米复合物尺寸均匀,比表面积大,对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强。

    溶剂热制备8-羟基喹啉镉纳米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0672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5110.2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溶剂热制备8-羟基喹啉镉纳米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水乙醇和水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溶剂A;将8-羟基喹啉粉末溶解于溶剂A中,得到溶液B;将适量四水合硝酸镉溶于溶剂A中,得到溶液C;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后,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20℃的温度下,反应12至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分离,用蒸馏水和乙醇依次洗涤沉淀,将所得的沉淀物置于真空下干燥,得到8-羟基喹啉镉纳米带粉末。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非整数比石墨烯状硒化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9513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110045007.1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整数比硒化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征是将0.1455克六水合硝酸钴和0.0866克亚硒酸钠加到25毫升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随后加入20毫升乙二醇,搅拌20分钟后,密闭反应釜,放入数显控温炉内,在180摄氏度反应24小时。所得样品经三次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产物。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机模板和表面活性剂,一步合成,产率高,硒化钴纳米片的厚度薄;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节能,适合工业化生产,得到的硒化钴纳米片比表面积大,对有机染料吸附能力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