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9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8010.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向流微通道紧凑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设计方法,包括:换热组件和进出口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内设置有X轴流道、Y轴流道和Z轴流道,所述进出口组件与所述X轴流道的进出口和所述Y轴流道的进出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三向流微通道紧凑换热器通过上下盖板和中间若干层X轴流道板和Y轴流道板的堆叠焊接,实现了多种工质在三个方向上的高效流动换热,并采用双向连通器和三向连通器灵活调节工质流量和方向,结构紧凑且适应性强,能够同时满足多种工质的换热需求,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设备体积和运行成本,广泛适用于核电站、火电站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2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39821.0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F28D21/00 , G06F30/17 , G06F17/1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均温差的多级回热流程设计方法及换热器,获取#imgabs0#段冷侧组件的冷侧参数值,获取热侧组件的热侧参数值,计算各段冷侧组件的相对温升并排序;计算各段冷侧组件的冷侧换热量,计算热侧组件中与各段冷侧组件的出口对应位置的热质温度,计算#imgabs1#段换热物流的平均温差,计算获得#imgabs2#段换热物流的换热面积;确定换热器的长度、宽度、冷侧接头宽度,形成多级回热布置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冷侧组件和一个热侧组件,并进行冷侧换热物流沿程排序,可以通过一个热侧组件实现对多个冷侧组件的回热,提高了紧凑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427905.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所述失效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子与气缸之间的密封体和失效密封组件,所述失效密封组件设置在密封体外侧并且能够在密封体失效后形成临时机械密封结构实现临时密封。所述方法采用上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进行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设备的轴端密封和失效保护。本发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时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临时密封,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44904.X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04D17/10 , F04D29/051 , F04D29/28 , F04D29/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以及同轴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包括转轴、定子、转轮以及阻挡组件,定子环绕转轴设置,定子与转轴围合形成容纳腔;转轮设置于容纳腔并连接于转轴,在转轴的轴向上,转轮将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阻挡组件设置于第二流道,阻挡组件包括第一阻挡件以及第二阻挡件,第一阻挡件与转轮连接,第二阻挡件与定子连接,第二流道中的气流经过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后流出,以使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内的压力相平衡。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第二流道中的气流压力,使之与第一流道中的气压相平衡,维持了压气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389743.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04D29/26 , F04D29/66 , F04D29/051 , F04D29/08 , F01K25/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以及同轴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包括转轴、定子、转轮、平衡部件和密封部件。定子环绕转轴设置,定子与转轴围合形成容纳腔,定子在转轴的径向上朝向转轴的一侧具有凹槽。转轮设置于容纳腔并连接于转轴,转轮将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平衡部件设置于第二流道并环绕转轴设置,平衡部件至少部分伸入凹槽内。密封部件包括第一密封件以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与定子连接,第二密封件与平衡部件连接,第二流道中的气流经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降压后流出,以使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作用在转轮上的推力经平衡部件平衡。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减小对转轮临界转速影响的基础上,平衡轴向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89934.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体承载组件及热量交换装置。流体承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件,承载件包括: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流道,由第一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形成,多个第一流道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第二流道,由第二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且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流道交替形成,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间隔分布。本申请可以减少装置的整体体积,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能够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0037.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推进和发电两用的空间超临界二氧化碳核动力系统,包括:反应堆,用于加热输入其中的推进工质;其一侧输出端用于输出加热后的推进工质,用于作为推进动力;其另一侧输出端用于输出加热后的推进工质,用于作为发电热源;预热器,用于实现推进工质原料和作为发电热源的推进工质之间的热交换;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用于利用预热器换热后的作为发电热源的推进工质作为热源发电;泵,用于将被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利用后的推进工质循环回流入反应堆。本发明的集推进和发电于一体的动力转换系统,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简化了系统结构,缩小了体积,便于系统实现模块化,可用于应用于航天航空设备和空间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16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25946.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的涡轮系统,其外壳具有容置空间;透平和第一干气密封设置于容置空间,透平包括透平本体和叶轮,透平本体中形成有介质腔,叶轮安装于介质腔并将介质腔分隔为介质入口区和介质出口区;第一干气密封位于透平形成有介质入口区的一侧,第一干气密封中形成第一低温腔室,第一干气密封和透平之间形成调节腔室以及与调节腔室连通的第一工质流道、第二工质流道和第三工质流道,第一工质流道与介质入口区连通,第二工质流道与介质出口区连通,第三工质流道与第一低温腔室连通;流量调节阀设置于第二工质流道,从而可以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对调节腔室中的压力的调节,进而通过该压力来平衡涡轮系统受到的轴向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310031331.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轴向连接微通道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换热器包括换热部件,由若干换热片、导流片和封头片按照封头片‑导流片‑换热片‑导流片‑封头片的整体顺序沿换热器轴向堆叠而成,用于完成换热器两侧流体工质沿换热器轴向流动换热;导引部件,设置在所述换热部件的端部,用于连接外部管道,输运流体工质至所述换热部件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轴向连接的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可实现增大换热能力、扩大应用场景等多功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310023852.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变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储罐、第一PID控制单元、第二PID控制单元和调节预判模块;所述调节预判模块用于接收变负荷指令,根据变负荷指令的大小选择第一PID控制单元或第二PID控制单元进行变负荷控制;所述第一PID控制单元用于通过调节阀门PV202、阀门PV201、阀门PV101和阀门PV102的开度,调节透平旁路的进气量实现调节透平的进气量;所述第二PID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阀门KV301和阀门KV302的开启和关闭,调节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容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一使用旁路来调节透平进气导致系统低效、造成浪费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