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37164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03674.7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木材液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和木材液化反应条件下,将木材与溶剂混合接触,其中,所述木材为1重量%NaOH水溶液抽提物含量不低于30重量%的木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使木材液化的条件温和、降低溶剂用量和大大降低木材液化后的残渣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具有原料来源丰富、环保等优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的木材液化产物可以直接用于制备粘合剂、聚氨酯泡沫塑料、酚醛模塑塑料、纤维和碳纤维等多种新型高分子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793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149623.0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木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其步骤是,采用红木及非红木木材样本,利用近红外光谱设备在木材样本表面的不同位置采集数次近红外光谱,对于同一个样本在3~10个位置分别采集光谱;经光谱预处理,如平滑、基线校正、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或数据降维预处理后,通过软独立建模分类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分别建立真假红木及其木材树种的判别模型,从而,利用建立的模型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实现对真假红木及其木材树种的快速、无损识别,该方法简易、科学、分析效率和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032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610149621.1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生物败坏的早期检测方法,其步骤是,采集木材样本,接种不同木材腐朽菌后放入培养室内进行生物腐朽,经过生物培养不同的时间后,取出失重率低于10%的早期腐朽样本,先在样本的固体表面采集近红外光谱,之后再将木材试样磨成木粉后再采集近红外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基线校正、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或数据降维等预处理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软独立建模分类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分别建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到木材是否发生生物腐朽、变色或霉变,并对木材生物腐朽、变色或霉变的类型进行判断;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木材生物败坏程度的评价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木材生物败坏的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622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15907.7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B27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造纸污泥制造的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该人造板的原料主要为造纸污泥和酚醛树脂胶,采用下述方法制成: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污泥干燥;2)污泥磨粉;3)二次烘干;4)施胶;5)铺装;6)热压胶合;7)冷却后成品性能测试。并公开了一种所述人造板的除臭方法,具体步骤为:将活性炭和所述人造板放入密封容器放置3周时间。本发明采用造纸污泥为制造人造板的主要原料,制造简单、造价低廉,使得造纸厂的造纸污泥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对整治环境污染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307578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15914.7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D21C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泥除臭方法,具体步骤为,在要被除臭的湿泥中加入H2O2或NaClO处理溶液,该处理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范围为0.10%~1.00%,NaClO处理溶液的浓度为有效氯浓度;湿泥和处理溶液的混合比例为0.5g/ml,湿泥和处理溶液混合后,搅拌均匀,并浸渍10~12小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造纸污泥恶臭的去除率和可靠性,可处理气量大浓度高的臭气;可通过多级联用洗涤,除去各种混和恶臭;占地面积少,投资小,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219550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57711.7
申请日:2008-02-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棕榈藤材的防光变色漂白处理的方法,该方法依次为配制防光变色漂白剂:乙酸30%~37%、硫酸0.1%~0.4%、过氧化氢58%~66%、磷酸0.3~0.5%、焦磷酸钠0.3~0.5%、硅酸钠0.3~0.5%、硫酸钠0.3~0.5%、尿素0.05~0.2%、氨水1.0~5.0%和乙醇1.0~5.0%,制浸泡液,漂白处理,水洗,干燥,该方法能有效消除棕榈藤材的各种变色,使漂白材颜色均一,色泽良好,并且具有良好的防光变色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04822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10178853.4
申请日:2007-12-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B27D1/04 , B32B21/13 , B27D1/10 , B27K3/00 , B27G11/00 , B27D1/08 , C09J163/00 , C09J16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复合材料的杉木薄板层积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杉木边材规格板进行组坯,制成顺纹方向相互平行的集成材木方,集成材木方之间涂刷集成材胶;2)将集成材木方沿径向方向刨切成适当厚度的杉木薄单板;3)杉木单板浸渍上环氧混合浸渍树脂;4)将衫木单板顺纹组坯,并通过热压机对衫木单板组坯进行胶合。本发明不仅方法简便,而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大量生产出满足风力发电叶片复合材料要求的杉木薄板层积材。
-
公开(公告)号:CN1936541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49621.1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生物败坏的早期检测方法,其步骤是,采集木材样本,接种不同木材腐朽菌后放入培养室内进行生物腐朽,经过生物培养不同的时间后,取出失重率低于10%的早期腐朽样本,先在样本的固体表面采集近红外光谱,之后再将木材试样磨成木粉后再采集近红外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基线校正、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或数据降维等预处理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软独立建模分类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分别建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到木材是否发生生物腐朽、变色或霉变,并对木材生物腐朽、变色或霉变的类型进行判断;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木材生物败坏程度的评价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木材生物败坏的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028462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951606.X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杉木胶合木梁,包括中心层,所述中心层的上方和下方由内至外均依次设有次外层和最外层,所述中心层、次外层和最外层均由至少一层杉木层板组成。中心层的厚度为杉木胶合木梁高度的3/7,所述次外层和最外层的厚度均为杉木胶合木梁高度的1/7。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杉木胶合木梁能够解决传统杉木胶合木梁产品强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可加速人工林杉木作为绿色建材在建筑结构中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787530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22794059.0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保温性能的重型正交胶合木墙体,其包括正交胶合木材质的支撑基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内侧部的装饰层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外侧部的保温层,所述防水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一保温腔体和第二保温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基板的外侧设置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并在支撑基板、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之间隔出第一保温腔体和第二保温腔体,两个被隔开的保温腔体可以较大幅度提升墙体的保温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