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0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61508.5
申请日:2023-09-11
IPC: G06F16/21 , G06F11/14 , G06F16/215 , G06F16/23 , G06F16/242 , G06F16/2455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为一种多源森林土壤属性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数据存储、数据验证、数据操作数据备份及日志管理;数据存储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类,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系统中的元数据亦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验证为在数据入库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验证,数据操作包括数据添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和数据删除,数据备份系对不同来源的数据采用对应的备份方式,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消除了信息冗余,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且提高查询性能,显著提高了森林土壤属性数据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1075124.1
申请日:2023-08-25
IPC: G06F16/901 , G06F18/23 , G06Q10/04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S跟踪数据的鸟类迁飞路线图论建模方法,其包括:步骤1,考虑鸟类的迁飞行为模式和停歇点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GPS跟踪数据中的轨迹,构建自适应时空聚类模块,自适应时空聚类模块用于将相邻的合并状态段进行合并,并提取出合并状态段,获取候选停留点;步骤2,考虑鸟类迁飞的能量衰减系数,给出候选停留点之间的边的权重,进而建立鸟类迁飞路线的图模型#imgabs0#,V表示图模型G的节点集合,E表示连接图模型G的两个节点的边的集合。本发明用于分析、评估不同鸟类的迁飞路线。本发明属于时空数据的图形挖掘与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34330.3
申请日:2023-03-31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7/18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森林小班数据的分布式测算方法,涉及森林生态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森林小班数据的分布式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小班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与各类蓄积量;统计各优势树种的龄级、地位级、疏密度、蓄积量;为各优势树种的有林地与各龄级计算下列各项平均调查因子;统计用材林近、成、过熟林组成树种蓄积量。通过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地域、不同林业生态工程、不同优势树种林分类型、不同起源和不同林龄组;进行分布式测算,能将复杂的问题的划分成相对简单的单元,使测算过程更加简便化;与传统方法相比,这套方法在可以真实反映研究的空间异质性,在精度化、空间化、尺度转化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959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93835.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顺,顺,顺‑3,6,9‑十七碳三烯的合成方法,包括(1)在丁基锂作用下,正辛醛与(1‑丙醇基)三苯基溴化膦反应生成顺‑3‑十一碳烯醇;(2)顺‑3‑十一碳烯醇与戴斯马丁氧化剂/N,N‑二甲基环己胺生成顺式不饱和烯醛;(3)在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钠作用下,步骤(2)所得顺式不饱和烯醛与(顺‑3‑己烯基)三苯基碘化膦反应生成顺,顺,顺‑3,6,9‑十七碳三烯。本发明使用正辛醛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即可获得顺,顺,顺‑3,6,9‑十七碳三烯。本发明所提供的合成方法反应步骤少,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好,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63130.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IPC: C12N15/113 , C12N15/11 , C12N15/89 ,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靶向云杉花墨天牛嗅觉基因的dsRNA、引物对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云杉花墨天牛嗅觉基因的dsRNA,所述dsRNA包括dsCSP3、dsCSP5、dsOBP14、dsOBP28、dsOR1和dsSNMP1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dsRNA可以高效沉默云杉花墨天牛的嗅觉基因,能够导致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下降,影响成虫交配,最终达到防治的效果,本发明为防治云杉花墨天牛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本发明提出可利用嗅觉基因的沉默技术来防治松材线虫重要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为绿色防治林业害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0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35871.8
申请日:2022-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组合多类型可移植可燃物含水率综合监测系统,涉及监测系统技术领域。该可燃物含水率综合监测系统,包括含水率监测装置和木本死可燃物含水率监测装置,所述含水率监测装置包括集装箱和主机,所述集装箱的内侧壁靠下端处设置有网状板,所述网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在集装箱的内侧壁上,所述集装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放置孔,四个所述放置孔分别贯穿集装箱的侧壁并通至内部,四个所述放置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将不同地点的可燃物移植到同一地点,通过标准装置构建可燃物集装箱,重建不同地点的可燃物类型和结构,实现同时对不同地点采集的不同可燃物进行监测,进而通过单点监测实现广域监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43397.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建立森林感知体系的方法和网络系统,涉及感知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建立森林感知体系的方法和网络系统,包括S1.探针设置,包括制作探针和制作贴片,其中探针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棒,贴片可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薄膜;S2.与植物建立连接,其步骤如下:S2.1.将探针刺入植物体,与植物根、树干、枝等器官和组织连接;S2.2.将植物接合部位韧皮部裸露,将贴片与植物提根、树干、枝等韧皮部连接,同时将贴片与植物叶片连接。通过对森林感知和多通道分布式植物微电流传感系统,建立基于森林感知的多灾害全域感知体系,建立基于感知图谱的全域多因素成像体系,实现森林感知信息的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14856.2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高效表达载体、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构建苏云金芽孢杆菌表达载体在宿主细胞中高效表达外源蛋白。所构建工程菌株兼具杀线虫能力和马尾松树体内定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51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68015.6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控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性制剂,包括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组成成分包括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和活性成分阿维菌素两种,且两者质量比为20:1‑1:10,优选比为20:1‑10:1,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本发明的两组活性成分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由于两者的杀虫机理不同,作用方式不同,两种药剂的复配组合物可同时作用于靶标不同位点,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对线虫的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对寄主安全、环境安全,有效解决了传统农药制剂药效低、无法杀死树干内线虫、线虫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实现松材线虫病的高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68022.6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促进长枝木霉产分生孢子的液体发酵方法,一:根据培养基配方配制木霉的液体培养基;二: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液体培养基的pH为7,然后高温高压下灭菌,即得到木霉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三:将保存的长枝木霉菌株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活化培养获得该长枝木霉菌株的菌饼;四:在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接种长枝木霉菌株的菌饼;五:将接种好的培养基于25‑28℃,200rpm/min条件下振荡培养4‑6天,获得种子培养液;六:将种子培养液按1%的接种量接种到装有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8‑30℃、通气量为0.8‑1.0L/L的条件下发酵48h,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达1×109cfu/mL,培养基配方成本低廉,培养液中杂质较少,便于后续剂型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