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加湿装置及空调机组
    10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9070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569497.8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湿装置及空调机组,其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红外加湿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红外卤素灯;设置在红外卤素灯周边的储水箱,储水箱的上端具有开口,储水箱靠近红外卤素灯一侧的壁面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中的红外加湿装置及空调机组能够有效提高红外卤素灯的使用时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
    10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42349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804970.8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壳体上设置有回风口和出风口,室内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回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室内风机设置于室内换热器一侧的壳体内,出风口包括设置于壳体前侧壁上的前出风口和设置于壳体下侧壁上的下出风口;室内机还包括用于开启和关闭前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开闭机构。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可以有前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这样可根据空调运行模式自动选择前出风方式和下出风方式,比如制冷和除湿模式时选择前出风方式,制热模式时选择下出风方式,从而兼顾了制冷和制热两方面房间的舒适性,实现了房间空气调节中最佳的舒适性。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10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1332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3124634.8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2)、第二室内换热器(23)、室外换热器(30)和阀门组件(40),阀门组件(40)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22)、第二室内换热器(23)以及室外换热器(30)连接,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22)的第一接口,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22)用作冷凝器。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10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48412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683476.3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19)、第二室内换热器(20)、室外换热器(30)和阀门组件(40),阀门组件(40),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19)、第二室内换热器(20)以及室外换热器(30)连接,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一接口,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19)用作冷凝器。

    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加湿器

    公开(公告)号:CN209960687U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20553888.X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加湿器,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的方式清洗加湿器内部污垢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水质监测装置、控制器和清洗装置,其中,水质监测装置以及清洗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清洗装置位于加湿器的加湿罐内;水质监测装置能将检测的水质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且控制器能将检测的水质信息与预存其内的水质信息进行对比进而控制清洗装置工作状况。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加湿器的自动清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四通阀及空调机组
    10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43589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628480.4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通阀及空调机组。该四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形成有阀腔,阀体上形成有与阀腔相连通的D口、C口、S口和E口,D口位于阀体的第一端,C口、S口和E口位于阀体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阀腔内,阀芯上开设有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阀芯包括第一导流位置和第二导流位置,阀芯通过转动切换到第一导流位置或第二导流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阀芯在转动切换到第一导流位置或第二导流位置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冷媒压差助推力产生过大的冲击,降低了噪音。同时,由于阀芯在切换导流位置的冲击降低了,还可以避免阀芯或阀体因为冲击应力而降低质量,提高了四通阀的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加湿结构、加湿设备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09877204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571767.8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结构、加湿设备及空调,该加湿结构包括:储水本体;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储水本体的出水端,所述喷嘴包括开关阀;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喷嘴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开关阀通信连接。该加湿结构、加湿设备及空调可以根据喷嘴所处的环境温度,控制喷嘴的打开或关闭,从而提升加湿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恒温恒湿内机及恒温恒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075149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483983.2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内机及恒温恒湿系统,所述恒温恒湿内机,包括:风机;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且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在所述恒温恒湿内机的冷媒压缩循环中并联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恒温恒湿内机的冷媒压缩循环中并且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串联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内的冷媒流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蒸发器并联设置,其中,第一电子膨胀阀全关,由第二蒸发器除湿,避免了压缩机升频导致制冷能力增加,有效避免大功率电辅热开启不节能的情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10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36539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153480.9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室内机换热器(11)与一蓄热器(12)串联,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蓄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一第二支路(44)并联,所述第二支路上串联有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第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与室内机换热器和蓄热器之间通过第一支路(37)连通。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化霜期间室内温度下降较大的问题,并且大幅缩短化霜运行时间,化霜结束后能达到快速制热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蜗壳
    110.
    实用新型
    蜗壳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202673782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47974.3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壳,由于内腔的型线采用对数螺旋线,出风口上截线与水平安装线的夹角大于等于5度;因此出风能够吹向换热器中部,致使换热均匀,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进一步地,由于出风口下端对数螺旋线的终止位置的切线与水平安装线夹角大于等于85度,蜗舌对离心风叶叶轮排出的高速气流的切割作用小,降低了噪音值。同时,本实用新型蜗舌位置的改造,在旋转送风时气流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蜗壳风量有了较大提高(>8%),在旋转送风时气流更加均匀,可显著降低噪音2-3d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