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036132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710219.8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回风框组件及空调设备,回风框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电器盒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且第一板位于第二盖板沿第二方向的端部,用于安装电路板;第二板成角度地连接于第一板沿第三方向的端部;和电器盒盖,扣合于电器盒体远离第二盖板的一侧并形成腔体,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第三板与第一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第四板成角度地连接于第三板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盖板的一端;第二板朝向远离第二盖板的方向延伸且抵接于第三板,第二板远离第一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其侧缘设有第一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二板成角度设置,第四板朝向第二盖板延伸且抵接于第二盖板的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220931333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712474.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回风框组件及空调设备,其中,回风框组件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沿第一方向与第一盖板相对设置;第三盖板,沿第一方向与第一盖板相对设置,且第三盖板与第二盖板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电器盒盖,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沿第三方向的端部,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电器盒盖包括成角度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其中,第一板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盖板配合,以限制电器盒盖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二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二板远离第一板的边缘与第二盖板对接,第二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并通过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三盖板配合,以限制电器盒盖沿第一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218955135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3131637.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位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换热器支架和液位检测装置。换热器支架主体的下部设有半开的检测腔,该检测腔的内侧板与换热器支架主体配合构成气流阻隔结构,检测腔内设有安装架,液位检测装置设于安装架上并靠近朝向检修口。本实用新型在换热器支架的下部设置一半开的检测腔,使得液位检测装置外置,便于安装、检测、检修和更换,并且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12618784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474881.8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73 , F24F1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风口过滤网可调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风口部件、空调,其中空调风口过滤网可调装置包括过滤网,过滤网的一侧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该过滤网的另一侧端与牵引绳连接;第一转动轴的轴与正反驱动机构连接,牵引绳绕过第二转动轴再与正反驱动机构连接;该正反驱动机构能驱动过滤网卷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或展开覆盖空调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风口过滤网可调装置,其空调风口过滤网在风口运行时,可随风口出风或回风的功能、风向改变而实现收起或展开,即在该风口实现出风口功能时,过滤网收起;在该风口实现回风口功能时,过滤网展开,且避免了过滤网因电机转动不同步而导致的过滤网过于紧绷或放松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566007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829251.8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73 , F24F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空调,出风装置包括:设有风口的壳体,所述风口具有出风状态和回风状态;设于所述壳体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风口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卷绕件和第二卷绕件;及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卷绕件和所述第二卷绕件连接,以借助于所述第一卷绕件和所述第二卷绕件相对所述壳体往复移动;其中,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部及镂空部;在所述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的镂空部显露所述风口;在所述风口处于所述回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部遮蔽所述风口。且通过分别设于风口的第一卷绕件与第二卷绕件的配合,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结构,即可实现过滤件相对于壳体往复移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6240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2165348.X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20 , F24F11/89 , F24F13/28 , F24F1/0047 , F24F1/0073 , F24F120/10 , F24F12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井机面板组件及天井机,所述天井机面板组件,包括:回风面板,所述回风面板具有回风口;移动部,所述移动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回风面板上,所述移动部具有回风区域和遮挡区域,所述移动部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在所述移动部的打开位置,所述回风区域覆盖在所述回风口处,以使所述回风口打开;在所述移动部的关闭位置,所述遮挡区域覆盖在所述回风口处,以使所述回风口关闭。本实用新型的天井机面板组件设置有可活动的移动部,移动部上具有回风区域和遮挡区域,移动部通过移动,可以控制回风口打开或关闭,提升外观整体性,并且可以防止灰尘掉落以及虫子进入设备内部,提高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299361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827632.2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06 , F24F13/14 , F24F1/0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涉及空调领域,用以优化空调出风口组件的性能。该空调出风口组件包括风口部件、第一动力源、摆杆组件、第二动力源和导风板。风口部件具有出风口。第一动力源安装于风口部件。摆杆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连接,第一动力源被构造为驱动摆杆组件转动。第二动力源安装于摆杆组件的另一端。导风板位于出风口处;第二动力源与导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导风板相对于摆杆组件转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实现了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导风板采用不同的动作来送风,使得空调出风口组件的出风更加灵活,送风角度的调节范围更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068625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21828929.3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3 , F24F1/0011 , F24F13/14 , F24F1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风管机包括基座、两个风叶、两个可动蜗舌和接水盘,两个风叶和接水盘均安装在基座内,且接水盘位于其中一个风叶的下方,基座上设有分别对应于所述两个风叶的两个风口,两个风口均包括常开通道和可控通道,两个可动蜗舌分别安装在两个风口的可控通道处,所述两个可动蜗舌均包括可转动部和固定部,每个可动蜗舌的固定部靠近对应的风叶,每个可动蜗舌的可转动部包括用于打开对应的可控通道的打开位置,所述打开位置为所述可转动部平放于所述接水盘上。本实用新型中可转动部在打开可控通道时,由于可转动部是平放于接水盘上的,可转动部可以完全打开可控通道,可动转动部不会挡住回风,进而不会影响进风量。
-
公开(公告)号:CN208952233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818206.5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及风管机,风管机,包括:外壳,外壳内开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换热风道;第一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一风道之间;第二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第一蜗舌,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与第一风机之间形成第一过风口;以及第二蜗舌,设置于第二风道内,并与第二风机之间形成第二过风口;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具有可收容介质的形变腔,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两者中至少一者通过改变其形变腔内介质的容量而发生形变,以使第一过风口和第二过风口中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大的子回风口,另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小的子出风口。如此,在双向出风时均可提供足够的回风量,以及较远的送风距离,保证双向出风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52232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818169.8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及风管机,风管机,包括:外壳,外壳内开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换热风道;第一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一风道之间;第二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第一蜗舌,设置于第一风道内,并与第一风机之间形成第一过风口;以及第二蜗舌,设置于第二风道内,并与第二风机之间形成第二过风口;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两者中至少一者发生形变,以使第一过风口和第二过风口中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大的子回风口,另一者形成过风面积较小的子出风口。风管机在双向出风时,都可以保持子回风口面积较大,以提供足够的回风量,同时保持子出风口面积较小,以聚集换热后的空气,使送风距离较远,保证双向出风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