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23883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617876.5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22C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虾蟹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清洗池内设有同向传输且均带有若干个通孔的一级传输带和二级传输带,二级传输带的高度低于一级传输带;一级传输带的上游上方设有进料仓,进料仓底部设有与PLC相连的电动阀;一级传输带的下游上方设有高度能够升降的后挡板,该后挡板上设有与PLC相连接的红外感应器;一级传输带和二级传输带的上方各设有一根与PLC相连接的毛刷,每根毛刷均能够沿清洗池的长度方向来回往复滑动,且每根毛刷的高度均能够升降;清洗池的前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喷水管。采用上述结构后,能自动进料,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清洗更为全面。同时,还能对虾等进行清洗,装置通用性强,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624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53397.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80
Abstract: 一种一机多池的池塘养殖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饲料漏斗、饲料输送管、分配器和进池管;所述饲料输送管依次连接多个分配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饲料输送管顶端;所述饲料漏斗漏料口连接所述饲料输送管,通过风机输送饲料;所述分配器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池管接口;所述进池管接口连接进池管;多个所述分配器的进料口、出料口和连接分配器的饲料输送管沿饲料输送方向截面积依次递减。本发明通过截面积依次减小的饲料输送管、分配器对投入每个池塘的饵料投喂量进行分配。可以同时对多个池塘进行定量投喂,更多的池塘可以共用一台投饵机。减少饲料运输,提高管理水平,便于实行科学化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0727898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96660.4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 A01K61/10
Abstract: 一种刀鲚苗种规模化生态培育的方法,包括刀鲚受精卵的自动集卵技术,采用室内水泥孵化池,孵化密度为0.6-0.8万粒受精卵/平方米,在孵化池旁设置高位开口饵料培育池,池顶安装照明灯。刀鲚鱼苗孵化后第5天,将开口饵料培育池的水用自流的方式注入孵化池,形成室内流水培育模式,刀鲚鱼苗体长达到3厘米以上时,移至室外土池培育。土池生态培育2-3月后,刀鲚鱼苗体长达8-10厘米时,分池养殖或者销售。本发明根据刀鲚鱼苗发育期变换进排水筛绢规格且利用流水模式自动富集适口饵料,鱼苗开口成活率高、生长快,且培育池水质稳定。采用的室内开口结合室外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实用性强、推广价值大,可实现刀鲚规模化育苗水平,降低育苗成本、提高鱼苗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5087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13925.4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IPC: A01K61/54 , A23K50/80 , A23K10/24 , A23K20/1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黑翼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的方法,属于淡水蚌类繁育技术领域。其包括选择成熟且活力好的紫黑翼蚌钩介幼虫,通过悬浮快速沉降法清洗幼虫,制备特定鱼血浆,配置特定幼虫体外培养液配方,在无二氧化碳的控温培养条件下实现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最后采用自来水逐步稀释替换培养液,唤醒变态稚蚌。本发明采用改进的体外培养方法和特定培养液配方首次实现了蚌类斧头型钩介幼虫的非寄生变态发育,在没有特定寄主鱼的限制条件下,突破了我国紫黑翼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瓶颈,不仅使蚌类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技术和理论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对蚌类人工繁育及增殖保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3429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87564.0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03 , A01K63/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热带鱼温岛式越冬池,包括越冬池,所述越冬池上方覆盖塑料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池中设置由隔热材料板围成的上下敞口的封闭的温岛隔离带,所述温岛隔离带上沿高于越冬池水面,下沿高于越冬池底部;所述温岛隔离带下方设置有漏斗窝,所述漏斗窝呈漏斗状,上沿与越冬池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温岛隔离带直径,所述漏斗窝底部设有排污管道和阀门;所述漏斗窝上沿设置有加温圈。本发明只对越冬池内温岛区域内的水加温有利于节约能源,越冬的热带鱼密集在温岛内便于管理,温岛内的代谢物氨氮等物质会迅速扩散至整个越冬池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430219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638284.7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7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具专用沉子,属于水产养殖用具领域。该渔具专用沉子包括沉子本体和通孔,所述沉子本体中心设通孔,沉子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内层、聚四氟乙烯外层、金属芯、凹槽,聚四氟乙烯内层与聚四氟乙烯外层之间包覆金属芯,凹槽设于沉子本体的两端。所述的渔具专用沉子,其中,所述沉子本体呈梭形。本发明利用聚四氟乙烯内层和聚四氟乙烯外层包覆金属芯,使沉子具有较大的比重和较强的耐腐蚀性,其沉子本体两端的凹槽可使网具更好的固定在沉子上,即使长时间使用,易不会导致沉子从网具上脱落;在聚四氟乙烯外层设置卡钩,可进一步增强网具与沉子的固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54027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76779.8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黑翼蚌适口饵料的规模化培养收集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经过选取新鲜水草沥干称重、取水草和水常温发酵处理、测量计算积温、镜检藻类优势种及数量、两次过滤后高速离心及冷藏保存等步骤得到产品紫黑翼蚌适口饵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实用、高浓度的紫黑翼蚌适口饵料规模化培养及收集方法及其应用,不仅培养的藻种类多、营养全面,且对水环境无污染,可显著提高紫黑翼蚌养殖成活率和生长率,将加快我国淡水紫黑珍珠养殖产业化发展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96018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73013.9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池塘养殖刀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刀鲚池塘中将刀鲚养至体长10-15cm后,投喂中后期刀鲚饵料,直至刀鲚体重达到100g以上;其中,所述刀鲚池塘的年最低池塘水温为3-6℃,年最高池塘水温为29-34℃,在池塘水温在8℃以上时,所述中后期刀鲚饵料包括体长为2-3cm的活鲮鱼苗;在池塘水温低于8℃时,所述中后期刀鲚饵料包括体长为1-2cm的活细足米虾。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降低了养殖成本,显著提高了刀鲚养殖的产量并确保刀鲚摄食的适口性和食量,保证了养殖刀鲚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36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10010459.X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提高吉富罗非鱼成鱼活体运输成活率的方法,通过提高养殖密度以及进行拉网应激能够在短期内增加激素与补体水平以及肝脏的抗氧化适应能力,提高非特异免疫力。通过运输前投喂36%~39%高蛋白水平的饲料可以提高鱼体血液中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能量储备。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5%~0.8%的复方鱼腥草粉末,复方鱼腥草中包含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能增加鱼体的抗应激能力。通过运输过程中将水温控制在19℃~23℃,盐度为8‰~12‰,保持溶氧充足。吉富罗非鱼的代谢活力相对较低同时免疫力相对较高,降低运输途中的能量损耗,降低代谢物的排泄,增加抗应激能力。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成鱼运输成活率与活体运输距离均明显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19037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38430.5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池塘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筒、多孔螺旋桨、收集罩和浮箱;所述三通筒为T型;所述多孔螺旋桨由电机驱动,垂直设置在所述三通筒垂直通道内,所述多孔螺旋桨桨叶表面设置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气孔;所述收集罩设置所述多孔螺旋桨下部,开口向下与多孔螺旋桨中空腔体相通,收集罩内接有通气管;所述浮箱设置在三通筒上。本发明不对水体重力做功,只克服水粘滞力形成水体水平流动的力量。具有增氧速度快,充氧、搅水效果好,能减少鱼病害发生,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