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641375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1788830.2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E02B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可分流收集污物的拦污装置,泵站进水前池、进水流道两侧均设有泵站进水流道翼墙,泵站进水前池、进水流道中间段的所述泵站进水流道翼墙底部处设有栅墩;所述泵站进水流道翼墙上设有拦污栅卡槽;还设有弧形拦污栅,弧形拦污栅两侧安装在对应的泵站进水流道翼墙上的拦污栅卡槽内;弧形拦污栅上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用来悬挂细孔弧形半包围回收箱。通过本实用新型,方便了拦污栅的清理工作,降低了特别是农村地区水泵站的管护费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道拦污栅对水泵进水前池流态不均匀影响的弊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59565U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20796842.0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立式泵站用多功能出水装置,包括直管式出水主管道、双向出水弯管,所述双向出水弯管上设有1个进口和2个出口,直管式出水主管道出口面与双向出水弯管的进口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向出水弯管内设有后导水锥,后导水锥面向直管式出水主管道的出口;所述双向出水弯管的2个出口均外接有直管式出水支管道,双向出水弯管的出口面与直管式出水支管道的进口面固定连接,双向出水弯管与直管式出水支管道贯通;2根直管式出水支管道内均设有蝶阀。立式泵站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可实现同侧进水双向出水的功能,双向出水方向的控制措施简便,容易维护,工程造价低,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203476786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78779.6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叶端边肋的轴流泵叶轮,属于流体机械技术领域。包括轮毂、均匀设置在轮毂圆周上的轴流叶片,其特征是,设有边肋,边肋沿着轴流叶片的叶端边沿设置,并垂直于轴流叶片表面,边肋的外侧面与轴流叶片的叶端端面齐平。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设计合理,从防止间隙汽蚀初生着手,破除间隙汽蚀发生的初始条件,增加轴流泵叶轮间隙流的行程,降低流速,增大绝对压力,从而达到防止间隙汽蚀的发生,降低脉动振幅,从而减少了引起轴流泵振动的来源,延长轴流泵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叶轮的维护费用。对轴流泵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7189508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3006723.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响应复合吸附剂制备系统,包括反应器组件、产物收集装置及磁力收集装置,所述反应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各所述反应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连续生产的串联回路,所述反应器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反应器的物料出口与相邻的下一反应器的物料进口通过管路连接,以使各所述反应器内的物料顺次流通并从末端的反应器排出;所述产物收集装置与末端的所述反应器连接以收集经过所述反应器组件后的最终产物;所述磁力收集装置与所述产物收集装置对应设置并根据磁场作用力收集最终产品;本申请可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和磁性强弱来调节搅拌器的转速和磁力扰动器的强弱,从而达到最佳合成效果,本申请可实现产物的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13417728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2177833.9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护网,包括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支撑杆一的右侧壁面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一,防护网一远离支撑杆一的一端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的左侧壁面,防护网一靠近底部的网孔活动套接有金属片,通过金属制成的防护网一使得其不易被认为破坏,防护更牢靠,通过将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沿着岸边插进水里,可以有效防止岸与水接触的部分的泥土的流失,提高了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0290261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063821.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双向立式泵站用出水扩散结构,包括消旋室、出水扩散喇叭管、后导水锥、箱涵出水室;消旋室进口与叶轮贯通连接,消旋室出口与出水扩散喇叭管贯通连接,且消旋室内包括导叶毂以及固定于导叶毂上的导叶片;所述后导水锥设置于箱涵出水室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出水扩散喇叭管以及部分的消旋室置于箱涵出水室内,且出水扩散喇叭管的出水口面向箱涵出水室的顶部内壁,后导水锥延伸于出水扩散喇叭管内,且后导水锥顺水流方向进口与导叶毂相连接固定;所述箱涵出水室与出水流道衔接贯通;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高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效率的目的,可为双向流道泵站的新建和更新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09669787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187409.7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泵站的翼型导流柱,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导流柱的断面轮廓是由钝缘侧、尾缘侧、压力侧和吸力侧构成的翼型结构,导流柱设置在进水池进口,断面沿骨线左右对称,其中钝缘侧与入流方向相反,尾缘侧与入流方向一致,压力侧与河道流动方向相反,吸力侧与河道流动方向相同,该导流柱结构新颖,几何控制参数少,通过导流柱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提前干预水流的流动偏转,防止主流偏折,破坏较大范围的旋涡和回流,通过提高局部摩擦损失,减少水流能量,降低水流速度,改善进水池内的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条件,最终达到水泵进水口吸入条件的优化作用,提高水泵机组水力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592340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20293432.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改善出水偏流的流道装置,包括整流板、整流毂、外壳,整流板安装于整流毂上,整流板、整流毂置于外壳内,且外壳的内壁与整流板的一端固定;所述整流板的数量为4-6片,4-6片整流板以环形阵列形式固定于整流毂的外表面,所述整流板的表面光滑,断面型线为变曲率曲线,整流板的出口切线方向与整流毂的轴线方向夹角控制在10o以内,整流板与整流毂固定后,整流板的两端不凸出整流毂两端;所述整流毂的圆断面直径为外壳直径的0.35-0.50倍,整流毂的长度与外壳长度相等,整流毂的圆柱断面和外壳同心;所述外壳与整流毂的圆柱断面同心。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改善出水流道的入流条件,从而改善出水流道的内部偏流情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6359948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179126.0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侧向进水特点的偏流板实验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进水结构以及设置在进水结构进口处的偏流板,其特征是,所述偏流板为若干块,均匀铰接于进水结构进口端,偏流板的横断面为等适于流体断面的流线形,纵断面为矩形;所述偏流板厚度为0.015m,长度为0.1m,与进水结构进口等高,偏流板的转动角度为‑90°到+90°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在进水结构处布置偏流板后,可看出水流进入进水结构后,向一个方向偏流,通过改变偏流板角度,可达到模拟实际工程的情况,方法方便,快捷,为工程的改造与扩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撑模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6111677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75112.4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立式泵装置用60度出水弯管,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出水弯管、导流片,出水弯管的一端连接立式泵装置的导叶体,另一端连接立式泵装置的出水流道;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弯管的进口断面与导叶体的出口断面尺寸相对应,为圆形断面,出水弯管的出口断面与出水流道的进口断面尺寸相对应;所述导流片固定于出水弯管的内壁,且导流片的轴线长度为出水弯管轴线长度的1/2‑2/3倍。本实用新型专利适用于各类型的立式叶片泵装置结构中,达到进一步回收导叶体出口剩余环量的目的,降低出水结构的水力损失,达到提高出水弯管水力效率及出水流道的出流更加均匀的目的,增加机组运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