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控制用户设备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83178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87909.4

    申请日:2009-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控制用户设备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用户设备初始建立连接时,网络侧通过下行信令通知其执行非连续接收过程中用到的参数;用户设备业务连接期间,在每个调度时刻结束后,网络侧根据前一时刻用户设备所执行的非连续接收过程和为用户设备建立的业务队列中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的数目确定如何动态调整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过程;网络侧根据所述方法,确定如何调整用户设备的非连续接收过程的结果设置向用户设备指示改变非连续接收过程的DRX标志,并将所设置的DRX标志在用户设备接收机处于开启状态时发送到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DRX标志,执行不同的非连续接收过程,并自适应调整非连续接收过程中的参数。

    一种异构网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05540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810240060.5

    申请日:200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异构网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和系统,包括:划分业务级别,设置满足业务级别的可行网络,并在网络侧维护业务级别与可行网络的对应关系;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选择与业务需求匹配的业务级别,在当前环境中检测可用网络,将业务级别与可用网络发送到网络侧;根据业务级别,在网络侧标识可行网络与可用网络的公共项,得到备选网络列表,从备选网络列表中选择一个网络作为驻留网络;发起网络连接,当驻留网络满足业务需求时,直接接入到驻留网络,否则要求备选网络列表依次提交状态信息,当状态信息表明满足业务需求时接入所述网络。本发明提高了网络切换效率,减少了信令交互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双模终端进行通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6877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410069768.0

    申请日:200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终端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站接收到源移动节点发来的接入请求后,在本次业务为局部业务时,基站判断本次业务是否为实时业务,如果是实时业务,基站指定信道资源或路径,并指示源和目的移动节点利用该指定的信道资源或路径以自组织形式进行通信,源移动节点则将自身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目的移动节点,然后结束当前流程;如果不是实时业务,基站指示源和目的移动节点利用预留的信道资源以自组织形式进行通信,源移动节点则将自身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目的移动节点,然后结束当前流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优化系统的性能。

    基于接收机的信道自适应实现最短径路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33535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410001539.5

    申请日:2004-01-13

    Inventor: 田辉 谢芳 张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接收机的信道自适应来实现最短径路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移动台实时收集移动通信网络的信息;所述移动台对于与其他移动台之间的信道进行质量估计,并且确定与其他移动台之间的调制速率;所述移动台通过以下的公式计算与其他移动台之间链路i的信道质量因数;基于以下的公式来确定移动台X与移动台Y之间链路i的链路代价;每个所述移动台维持一个链路状态矩阵CSM;基于所述链路状态矩阵,确定所述移动台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

    优化业务分配的信道自适应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8579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01540.8

    申请日:2004-01-13

    Inventor: 田辉 谢芳 张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接收机的信道自适应来实现最短径路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移动台实时收集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信息;所述移动台对于与其他移动台之间的信道进行质量估计,并且确定与其他移动台之间的调制速率;所述移动台通过以下的公式计算与其他移动台之间链路i的信道质量因数;基于以下的公式来确定移动台X与移动台Y之间链路i的链路代价;每个所述移动台维持一个链路状态矩阵CSM;基于所述链路状态矩阵,确定所述移动台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和次短径路由;计算向最短路径和次短路径分配业务的优化概率,并且按照上述概率分别向最短路径和次短路径分配业务。

    一种面向电池供电物联网设备的联邦学习资源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30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0110563.0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池供电物联网设备的联邦学习资源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电池能源分配模型,实时估计剩余训练轮次,在线分配每轮训练的能量预算;S2、根据每轮训练的能量预算计算时延最短的发射功率和CPU频率;S3、根据历史梯度估计法计算Non IID数据分布下的学习效率;S4、求解最大化学习效率的设备选择和通信资源块分配方案,并根据最终时延调整CPU频率。本发明的面向电池供电物联网设备的联邦学习资源管理方法,考虑带宽受限、信道不稳定等因素,以及考虑在Non‑IID数据分布下进行设备选择,适用于现实无线环境下电池供电设备上的联邦学习,在有限的电量下学习精度更高。

    一种基于特征蒸馏和类原型的联邦类增量学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60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85596.X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征蒸馏和类原型的联邦类增量学习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化训练阶段和增量学习阶段。在初始化训练阶段,即用户首次接收到任务时,系统利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训练本地模型;当用户任务发生更新时,系统进入增量学习阶段,在初始化训练的基础上,加入保留旧知识的增量学习策略。该增量学习策略包括:针对本地特征提取器的特征蒸馏策略、针对本地分类器的原型增强策略、针对聚合后模型的微调策略以及针对类原型的更新策略。本发明在本地无需存储旧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让本地用户和服务器共同参与训练,有效缓解了联邦学习系统面对动态数据流时产生的灾难性遗忘,提升了模型对新旧数据的识别性能。

    一种可重构的多功能智能超表面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70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87291.9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构的多功能智能超表面及其应用,多功能智能超表面可用于主动地改变无线信号传播环境,从而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性能。针对MF‑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中的资源分配问题,本发明以最大化用户和速率为目标,构建了一个联合设计基站波束赋形与MF‑RIS系数的非凸优化问题;针对所构建的优化问题,首先采用惩罚函数法和连续凸逼近法将原始优化问题转化为多个半定规划子问题,然后使用交替优化方法获取基站波束赋形向量和MF‑RIS系数的次优解,从而最大化NOMA系统中的用户和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