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66121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244440.0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报春的花药培养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愈伤组织分化、组培苗生根培养与移栽,其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2,4-D 0.5mg/L,30g/L蔗糖,6g/L琼脂,pH为5.9~6.0;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2mg/L+NAA 0.01mg/L,40g/L蔗糖,7g/L琼脂,pH为5.9~6.0;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pH为5.9~6.0。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幼苗,成长良好,一致性强,适应性较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易于规模化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01766121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44440.0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报春的花药培养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愈伤组织分化、组培苗生根培养与移栽,其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2,4-D?0.5mg/L,30g/L蔗糖,6g/L琼脂,pH为5.9~6.0;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6-BA?0.2mg/L+NAA?0.01mg/L,40g/L蔗糖,7g/L琼脂,pH为5.9~6.0;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pH为5.9~6.0。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幼苗,成长良好,一致性强,适应性较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易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30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42678.X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丽格海棠栽培基质,其包括作为主要成分的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和作为辅助成分的珍珠岩,其中,所述有机废弃物基质材料是能相互弥补单一基质理化性状的不足,改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的,分别经发酵处理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林业有机废弃物的混合物。本发明的混合基质能够克服单一基质的不足,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提高丽格海棠的栽培品质,同时减少了泥炭在花卉无土栽培中的用量,实现了菇渣、小麦秆、玉米秆和花生壳等农林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637128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91686.9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通过诱导体细胞胚和植株再生的方式快速大量的繁育银粉背蕨的方法,包括:1)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2)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3)体细胞胚的诱导;4)再生植株诱导。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银粉背蕨自然成苗率低、成苗周期长和繁殖系数低的问题,与利用孢子繁殖的常规方法相比,投入少,繁殖速度快,增殖倍数高,稳定性好,可大量生产与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再生植株,成苗率提高了10~15倍。而且本发明的方法为银粉背蕨的改良、转基因受体和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良好的无性繁殖实验体系。
-
-
-
-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65694.2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紫薇种质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紫薇紫色叶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是基于紫薇参考基因组12号染色体上第789140‑789171 bp处32 bp的插入/缺失设计的,利用该位点碱基的多态性可以用于早期鉴定紫薇的紫色叶性状,尤其是早期鉴定常年紫色叶、幼叶紫色而成熟叶绿色的种质。本发明提供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测简单便捷、经济高效,可广泛应用于紫薇自然群体和杂交群体中叶色的早期精准鉴定,为紫薇紫色叶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遗传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