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道树树穴改造结构及其在种植行道树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05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77600.5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道树树穴改造结构及其在种植行道树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行道树树穴改造结构包括树穴1、联通坑道2、透气铺装3与梅花桩4;相邻的树穴1之间由联通坑道2贯通,联通坑道2顶部铺设有若干透气铺装3;联通坑道2内设置有若干梅花桩4,每个梅花桩4支撑着四个透气铺装3,每个梅花桩4相互之间不接触。本发明的行道树树穴改造结构在有限的城市可用生长空间内,且不破坏人行道原有功能的前提下,为行道树争取了最大的生长空间,并解决了土壤表层内涝、深层缺水等问题,实现了行道树生长质量的显著提升。

    一种绿叶三角梅属植物耐涝性的评价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6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77200.1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叶三角梅属植物耐涝性的评价鉴定方法,涉及植物栽培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叶三角梅属植物耐涝性的评价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绿叶三角梅进行盆栽淹水处理;S2、将S1淹水处理后的绿叶三角梅扦插苗进行外观形态测试;S3、根据叶色变化、成熟叶形态变化、嫩梢形态变化、茎色变化、落叶率的评分标准计算得分后,代入耐涝值计算公式F(X)中,得耐涝值,获得绿叶三角梅属植物的耐涝等级。本发明针对目前耐涝树种极度缺乏现状,首次对绿叶三角梅属植物的耐涝性进行系统研究,为以后绿叶三角梅种质资源耐涝性评价、耐涝机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用于带叶兜兰物种鉴定的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8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622309.X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叶兜兰物种鉴定的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已发表的兜兰遗传图谱中带叶兜兰和同色兜兰的转录组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得到用于区分鉴定带叶兜兰与其他物种兜兰物种的SNP位点,基于该SNP位点,本发明开发了区分鉴定带叶兜兰和兜兰属其它物种的SNP‑CAPS分子标记以及检测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引物可实现对带叶兜兰的快速、准确检测鉴定,与现有技术中只有在开花的时候才能进行物种区分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鉴定方法更加准确有效,为区分带叶兜兰与兜兰属其他物种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一种用于植物蛀干害虫捕捉防治装置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5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810523550.X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物蛀干害虫捕捉防治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害虫捕捉防治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用于对准害虫洞口的捕虫筒、用于对害虫进行捕捉的智能捕虫笼、用于收纳捕捉的害虫设有诱饵的收虫筒,所述智能捕虫笼设有用于感应害虫是否到达指定区域的感应装置、用于接受感应装置感应信号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堵住害虫出口的自锁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自锁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使得能够智能化的捕捉害虫,从而实现了幼虫或成虫活体的实验对象的获得,并且防止害虫对植物的钻蛀,实现了植物的健康上生长。

    一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71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21382.0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应用包括加权平均法和K‑means聚类的集成数据融合算法,融合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生态调查数据。本发明中,通过集成数据融合算法融合多源数据,增加了数据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利用Mel频率倒谱系数和支持向量机自动化地识别保护区内不同物种的声音,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精度,应用单倍群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准确监测物种种群状况,预测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演化方向,基于空间自相关和图论,评估生境的连通性,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全面的生物多样性分析,能对保护区管理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数据支持,通过深度学习和遥感数据,能预测物种分布和生境适宜性。

    一种粉花大花蒂牡花叶片高效离体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78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27222.5

    申请日:2023-09-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粉花大花蒂牡花叶片高效离体再生技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叶片转接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的不定芽诱导培养,不定芽通过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和移栽,得到大花蒂牡花容器苗。本发明粉花大花蒂牡花无菌种子苗带叶柄的叶片为外植体的高效离体再生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同时为粉花大花蒂牡花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簕杜鹃花期调控方法
    10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1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03789.X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状态监测和调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簕杜鹃花期调控方法,在簕杜鹃的种植区域中的不同位置设置监测点;在各个监测点采集簕杜鹃的叶绿素含量数据和光照度数据;依次计算每个监测点在前一日的锁绿时间;根据监测点在前一日的锁绿时间标记出所有的待加湿点;对待加湿点的簕杜鹃进行加湿。以各个监测点中差异最小的光照度的差值超过光过载限量的作为待加湿点,凸显出光照时间过长很容易使簕杜鹃叶子脱水发黄的监测点,既不使光照过量也能够使簕杜鹃得到充足的光照,从而促使喜光的簕杜鹃尽快进入花期,并且能够充分的延长花期,保证了簕杜鹃保证光照度和叶绿素生长的均衡性。

    一种宫粉紫荆组织培养育苗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7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30598.0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宫粉紫荆组织培养育苗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所述培养基包含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为包含1.0~3.0mg/L 6‑苄基氨基嘌呤、0.1~0.3mg/L a‑萘乙酸、15~25mg/L维生素C、25~35g/L蔗糖和4~8g/L琼脂的MS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为包含0.5~2.0mg/L 6‑苄基氨基嘌呤、0.05~0.15mg/L a‑萘乙酸、25~35g/L蔗糖和4~8g/L琼脂的3/2WPM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包含0.2~1.0mg/La‑萘乙酸、25~35g/L蔗糖和4~8g/L琼脂的WPM培养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宫粉紫荆成年优株组培快繁育苗的方法,提供了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环境条件,为宫粉紫荆优良种质的组培快繁育苗提供了有效途径,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用于规模化生产,为宫粉紫荆乃至羊蹄甲属植物的无性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及借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