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量或截断水平焦炉室的初级加热室中的初级燃烧气体的设备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48781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80011389.X

    申请日:2010-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15/02 C10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以切断和配量初级燃烧气体的设备与方法,初级燃烧气体通过气体输送装置流入到焦炉室的初级燃烧室,并且该设备例如类似于倒置的杯子、向下开口的空心锥或者实心的圆锥体,并且该设备手动地或自动地使供应的气体进入或为供应的气体打开,使得用于配量和切断的设备以从二到无穷大的级数关闭气体输送装置。通过该设备,初级气体在焦炉室中的通气能够被控制,使得所述初级气体被准确配量,并且依据安装点的位置以准确分布方式进入焦炉室的初级加热室。

    用于将燃烧用空气或影响炼焦的煤气供给到炼焦炉的上面区域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4246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4006.4

    申请日:2008-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15/02 C10B21/10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初次的燃烧用空气或一种煤气供给到一个使煤焦化的炉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一些喷嘴形开口,其进口由一种耐火材料制成,并且它们处在炼焦炉的门区域上方或在上面的炉门区域内并且它们没有用于空气或煤气流量的调整装置,并且通过它们引导初次空气或一种煤气的一部分,并且在炉的炉顶区域内在炉中安装一些附加的开口,通过它们引导初次空气或一种煤气的另一部分并且这些附加的开口配备有控制单元,这些控制单元由一个活门机构或一个螺杆或一个锥形阀构成并且与一个机械的调节装置连接,并且这些开口在炉顶区域内构成为管道,它们通过炉顶壁引导,其中这些管道为了防止外部的影响示例性地构成为U形管或虹吸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使煤焦化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一些用于供给初次空气或煤气的装置,其中在炼焦过程的起动阶段以后,可以封闭在门区域上方的各喷嘴形开口。

    焦炉加热自动控制方法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72622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10120484.3

    申请日:2007-08-20

    Applicant: 尚文彬

    Inventor: 尚文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21/10 C10B45/00

    Abstract: 一种焦炉加热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焦炉温度,并使用焦炉加热煤气流量模型和分烟道吸力模型,计算出加热煤气流量Q和分烟道吸力a,并且分别对这两者进行控制而实现对焦炉温度的控制。本发明的方法在焦炉加热自动控制过程中可以把握和运用焦炉温度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焦炉温度控制精度、改善焦炭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炼焦耗热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优化控制的炼焦炉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6280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80051925.2

    申请日:2006-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21/10 C10B15/02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为扁平型结构的炼焦炉,即,无回收炼焦炉或热回收炼焦炉,该炼焦炉具有至少一个测定装置,所述测定装置用于测定炼焦炉室、炼焦炉底和/或废气通道中的气体成分的浓度,其中过程控制计算机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并控制一次空气和/或二次空气的优化供给。本发明还涵盖使用这种类型的炼焦炉的炼焦方法。

    一种两产品炼焦炉
    9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30060U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20361633.1

    申请日:2012-07-16

    Inventor: 王治信 刘维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02 C10B2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化产回收炼焦炉领域,公开了一种两产品炼焦炉,其燃烧室立火道4与炉顶之间设两个与炉体外部连通的通道:非清扫作业期间常闭的情节通道1,和助燃空气入口2.1处设有空气调节装置、助燃空气出口2.2位于本焦炉加热水平以下的助燃空气通道2.来自炭化室5、由上置式荒煤气导出口3导入燃烧室立火道的荒煤气,在燃烧室立火道4内垂直向下运动到达助燃空气出口2.2处,与来自该出口的一次助燃空气平行相遇,才发生扩散混合燃烧,从而降低了荒煤气开始燃烧的位置,使炭化室高向温度趋于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