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O@IPTES复合成核添加剂提高涤纶纤维结晶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4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83877.6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GO@IPTES复合成核添加剂提高涤纶纤维结晶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ES)修饰氧化石墨烯(GO),然后接枝柔性嵌段聚合物(LMPET‑TEG)并将制得的杂化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该发明通过在氧化石墨烯的层间接枝嵌段聚合物,使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大的层间距,并能较好地分散在合适的溶剂和纳米复合材料中,增大了添加剂和PET的相容性,以此加入到PET中进行纺丝增加了PET纤维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这种成核剂不会改变PET的晶型,却影响了PET的晶体尺寸和结晶能力,使分子链的定向排列更加容易,对PET的结晶改性作用效果更显著,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改性后二氧化硅提高聚乙二醇相变材料性能的方法和相变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68674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710242651.5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后二氧化硅提高聚乙二醇相变材料性能的方法和相变材料,采用了化学改性的方法对二氧化硅表面进行修饰,接枝上小分子的聚乙二醇,使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减弱了二氧化硅对聚乙二醇的限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保持大的相变焓的同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该发明以二氧化硅为骨架支撑材料,聚乙二醇为相变材料,将两种材料混合形成的复合相转变材料的热焓保持在100J/g以上,热传导系数比纯聚乙二醇提高达43.3%。该种材料节约成本,无毒无害,并且能有效的提高固液相转变材料热传导系数,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二氧化硅-稀土-二氧化钛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1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1434693.X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二氧化硅‑稀土‑二氧化钛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二氧化硅、稀土络合物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为核心,稀土络合物包裹在二氧化硅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层壳,二氧化钛包裹在稀土络合物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二层壳;杂化材料中二氧化硅、稀土络合物、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0.3:0.6‑2:0.1:1.7。本发明具有核壳结构,尺寸分布均匀,形貌良好,分散均匀;稀土络合物包覆二氧化硅球,克服了稀土络合物容易团聚的问题,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在储能、太阳能电池、光子器件、催化等领域有更好的应用;二氧化钛处于杂化材料的最外层,有效减小了稀土络合物的无辐射跃迁,优化了稀土络合物的发光效率,提高了稳定性。

    一种基于热传导制备木质素基多孔纳米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38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1011540.X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传导制备木质素基多孔纳米碳纤维的方法,将纯化木质素溶于碱性溶液中,先后加入海藻酸钠和纳米铜,超声搅拌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得到杂化材料;将杂化材料加入到离心纺丝机中在200~250℃下进行熔融离心纺丝,得到杂化纤维;将杂化纤维置于高温炉中,以0.01~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300℃,恒温1~6h;然后升温至1000~2000℃,进行碳化,时间为0.5~12h,酸洗后得到纳米碳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木质素制备的纳米碳纤维介孔含量高、孔洞结构可控。

    一种基于热传导制备木质素基多级孔活性碳纤维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71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011530.6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传导制备木质素基多级孔活性碳纤维制备方法,将纯化后的木质素溶于碱性溶液中,先后加入海藻酸钠和纳米铜,超声搅拌后经减压旋转蒸发得到杂化材料;将杂化材料加入到熔融纺丝机中在200~250℃下进行纺丝,得到杂化纤维;将杂化纤维置于高温炉中,以0.01~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80~300℃,恒温1~6h;然后升温至1000~2000℃,进行碳化,时间为0.5~12h,最后经活化和酸洗后得到多孔碳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得碳纤维介孔含量高,孔结构可控。

    一种包埋富铝纳米颗粒的复合硅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8321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443838.8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埋富铝纳米颗粒的复合硅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复合硅粉包括硅颗粒基体和富铝纳米颗粒,硅颗粒基体的尺寸为0.2‑3μm,富铝纳米颗粒的半径为3‑10nm;复合硅粉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工业铝85.1‑99.0%、工业硅0.9‑14.8%、变质剂0.1‑0.6%;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复合硅粉的制备方法,原料经过熔融、冷却定型、化学腐蚀、静置、离心和干燥而得到。本发明是一种硅粉内部包埋有富铝纳米颗粒的复合硅粉,结构新颖,降低了硅粉的硬度,粒径小,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成本低,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够形成纳米通道,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初次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一种柔性全印刷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794607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1128440.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全印刷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制备,分别制备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浆料、准固态柔性可印刷电解质、硫化亚铜复合对电极浆料,将制备好的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浆料采用丝网印刷方法首先涂抹在柔性透明导电塑料基底,烘干得光阳极膜;将电解液浆料丝网印刷到光阳极膜烘干,电解液浆料层干燥后即得固态电解质层,在其表层继续丝网印刷硫化亚铜复合对电极浆料,烘干后即得柔性全印刷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得到的柔性全印刷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且能耗低。

    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可控量子点阵列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93923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1297406.0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可控量子点阵列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阵列作为模板,通过光源引发的局部表面等离激元热效应控制量子点前驱体的反应条件,从而控制其制备位点,尺寸和成核密度,该方法主要包括基片表面预处理、表面金属薄膜淀积、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制备、保护层淀积、量子点生长和基片后清洗处理六个步骤,实现了使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大面积、低成本的量子点阵列。本方法可以与半导体加工工艺相结合,其制备的量子点阵列可应用于量子点激光器,单光子光源,太阳能电池,高效发光二极管,存储器等器件的加工制造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