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04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375237.1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扩散浓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地下洞室山体建模,通过二维饱和‑不饱和渗流分析,得到水位分布;2)求解非稳态气体扩散方程,得到地下岩体气体压力分布,计算地下岩体中气体流速分布;3)计算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裂隙空气中的扩散系数,吸附系数和吸收系数,分析放射性气体的半衰期;4)建立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的二维非稳态扩散方程;5)求解放射性气体在地下水位以上部分的地下岩体中的二维扩散方程,得到其浓度分布。建立了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的扩散模型,可系统、科学、精确地计算放射性气体在地下岩体中的浓度分布,为地下核设施放射性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312902.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单桩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该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升压站框架、单桩、变截面矩形钢管和吸力筒,单桩竖直设置,变截面矩形钢管设置在单桩的顶部,升压站框架通过升压站支腿固定设置在变截面矩形钢管上;所述单桩底部插入至吸力筒内,与吸力筒固定连接。通过调整吸力筒各仓室气压实现整体下沉安装,避免海上打桩施工,减少海上施工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工期,提高效率;该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和传统导管架+钢管桩海上升压站基础相比,用钢量可节省5%至10%,有效降低海上升压站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809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42600.5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5/14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包括应急冷却水池和设置在安全壳钢衬里外侧壁面上的冷却管网,还包括分别与应急冷却水池和冷却管网连通的冷却水流量分配环管,冷却管网包括相连通的上部穹顶半球状管网和下部柱状管网,下部柱状管网的最下部环管通过排水管与地下核电站排水系统连通。本发明地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非能动外置管网冷却系统,安全、高效、稳定,确保在发生事故时,有效降低事故工况下洞室型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376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13089.3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系统的地下核电站,包括发电区和废物处置区,发电区包括若干个单堆核电系统,每个单堆核电系统包括若干厂房,废物处置区包括SRTF场址放废处理设施,通过废物转运隧洞与发电区交通隧洞连接,底部设有与发电区的场区废水排放系统连通的排放水槽,SRTF场址放废处理设施还连有低放废物处置隧洞、中放废物处置隧洞和乏燃料干式贮存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系统的地下核电站的处置方法。本发明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系统的地下核电站及其处置方法,在解决低中放处置场选址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废物处理功能的集中化,减少了洞室的开挖,避免了放射性废物外运过程中的核安保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621617.X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堆腔注入系统,它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地面水池(1)、位于地下岩层内的安全壳(2)和核废物厂房洞室(19);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注入管线(6)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上部连接,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输水管线(5)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底部相连,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堆芯熔融物进一步熔穿压力容器,进而将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至安全壳内的缺点,具有过滤器可灵活布置,根据事故进展及注入量大小,可灵活配置接入过滤器,降低系统放射性水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2852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651548.1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3/028 , G21C13/0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液封电气贯穿件系统,包括分别位于安全壳内外两侧的内侧贮液箱、外侧贮液箱和贯穿安全壳的贯穿件、贯穿件U型管,内侧贮液箱与外侧贮液箱内注入密封液,贯穿件的两端分别与内侧贮液箱、外侧贮液箱密封焊接,贯穿件U型管位于贯穿件与内侧贮液箱和外侧贮液箱形成的封闭空间中,贯穿件U型管的中部与贯穿件密封焊接、两端分别没入内侧贮液箱、外侧贮液箱内的密封液中;贯穿件U型管中设置有电缆导管,电缆导管中设有电缆导线,电缆导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贯穿件密封密封于贯穿件U型管内。本发明既能通过液封确保电气贯穿件的密封性,还可以通过液压平衡维持严重事故工况下电气贯穿件两侧的压力平衡,维持长期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229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979847.8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走道浮体跨接支撑组件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及安装方法。该系统由多个光伏发电单元拼接而成,光伏发电单元包括两个主浮体和连接件,连接件安装于两个平行的主浮体的侧壁上,两个平行的主浮体之间安装有光伏组件,主浮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表面分别设置有夹耳和插耳,主浮体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垂直顶面的一对矩形的固定槽,主浮体的顶面一侧上安装有一对高位立柱,主浮体的顶面另一侧有一对低位立柱,连接件包括中空的通孔,通孔上连接有两对连接臂,连接臂顶端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片。本发明省去了专门的组件支撑浮体,大大节约了浮体成本,其增大了光伏组件的背水面积,可有效增强水面对光伏组件的冷却效果,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2892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63522.3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40/22 , G06F16/245 , G06F17/5004 , G06F17/5009 ,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烟羽应急计划区划分方法,方法通过建立地下核电站特征数据库,科学选择事故的初因事件,提高计算方法可信度;建立洞室群结构数据库,提出天然岩体屏蔽层泄漏评估方法;建立核电厂环境因素数据库,提高大气弥散模拟精确性。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烟羽应急计划区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必要计算流程,能准确科学的评估地下核电厂烟羽应急计划区内外区半径及边界形状,可以为地下核电核应急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在保障公众安全的同时,最小化核应急的困难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79269.8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44 , B63B2035/4453 , H02S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立体限位式光伏组件支撑及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支架或者浮体上的后支撑和前支撑以及限位件,后支撑中部设有供光伏板的后端插入的安装槽,前支撑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和垂直设置的后挡板,光伏板的中部搁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供限位件的后端穿过的支撑螺杆,前支撑的顶部设置有压块,压块与支撑螺杆配合,压紧固定所述限位件和光伏板,限位件的前端设有限位钢片,限位钢片的内侧与光伏板的前端抵接。该装置具备安装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不同水面光伏组件的支撑及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59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79513.0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44 , B63B9/065 , B63B2035/44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形浮管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及安装方法,该系统包括平台单元,平台单元包括环形浮管组、底支架、光伏元件支撑组件、光伏板和连接件;环形浮管组为若干个不同曲径的环形浮管同心布置,环形浮管组的上方布置底支架,底支架与环形浮管组通过连接件固定,底支架由正交布置于环形浮管组上方的主支架和相互平行布置于主支架之间的副支架组成,主支架和副支架上固定连接光伏元件支撑组件,光伏板与光伏元件支撑组件嵌入式卡合。该光伏系统采用高度模块化思想,通过将浮管连接成若干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环形状,作为模块主浮体,该设计减少了连接件,可实现在陆地安装后吊装入水中,极大减小了安装难度,增加了整体和局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