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高效雾化成核的两级雾化喷嘴

    公开(公告)号:CN10408433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35546.2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41 B05B7/0491 B05B7/045 C02F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高效雾化成核的两级雾化喷嘴,喷嘴本体的中部设置废水流道,喷嘴本体内靠近废水流道的一端设置初级雾化室,初级雾化室内水平设置与废水流道垂直的钝体,喷嘴本体内且位于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内侧风道,钝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钝体风道,喷嘴本体内且位于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外侧风道。该喷嘴将脱硫废水经废水流道及废水喷口引入初级雾化室,废水在初级雾化室中经钝体分为上下两股绕钝体流动,废水绕流过程中分别与内侧风道及钝体风道喷出的含尘烟气及添加剂反应成核,并且在钝体后形成回流区,加强化学反应。反应后的废水经过初级雾化室喷出,被外侧风道喷出的高速压缩空气破碎雾化。

    含尘含硫低浓度甲烷的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016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47596.8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尘含硫低浓度甲烷的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筒和烟气循环预热单元,燃烧筒的外壁上设置保温层,燃烧筒内由下向上依次设置除尘板、预热腔、脱硫吸附层和催化燃烧层,燃烧筒的下方设置进气腔,燃烧筒的上方设置反向气体吹扫单元,进气腔的侧壁上设置低浓度甲烷进气管和吹扫气体排出管,燃烧筒与预热腔对应的侧壁上设置预热腔进气管和预热腔排气管;烟气循环预热单元包括烟气排气管、电磁阀Ⅳ和换热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效催化燃烧方法。该燃烧装置和方法采用正向催化燃烧、反向吹扫还原的立式布局,操作简单;正向催化燃烧经除尘,预热,脱硫等工序可保持低浓度甲烷高效催化燃烧。

    单缸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进气相位连续可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97529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305349.7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张力 江亮 王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缸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进气相位连续可调装置,包括气缸盖(1)、相位调节器总成(2)、排气凸轮轴(3)和进气凸轮轴(4),在所述链轮室(11)的右侧设置有凸轮轴支撑凸台(12),所述相位调节器总成(2)设置在链轮室(11)内,相位调节器总成(2)通过第一轴承座(13)支撑,排气凸轮轴(3)和进气凸轮轴(4)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在凸轮轴支撑凸台(12)上设置有第一供油孔(16)和第二供油孔(17)。利用气缸盖链轮室的空间进行相位调节器总成的布置,避免了将相位调节器总成布置在进排气凸轮之间时受到气缸盖空间结构限制,能够在对发动机气缸盖改变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叶片式连续可变配气机构的布置。

    基于甲烷燃烧-重整的提高燃气轮机循环热力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090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10142551.8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甲烷燃烧-重整的提高燃气轮机循环热力性能的方法,1)将燃气轮机中压气机增压后的空气和一部分燃料流通入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燃烧,形成含H2O和CO2的高温烟气;2)再将一部分燃料流与产生的H2O和CO2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吸热的重整反应,形成混合燃气;3)将混合燃气通入燃气轮机透平膨胀做功。本发明利用吸热的甲烷重整反应,用于吸收甲烷燃烧释放的高温热量,来改善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性能。重整反应后的混合燃气再输入燃气轮机透平实现膨胀做功,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与现有的燃气轮机简单循环相比,循环热效率可提高约25%,同时燃气循环的比功也得到提高,使得燃气轮机的整个设计在相同功率下结构可更紧凑。

    流态化蓄热式污泥低温催化热解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43001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153574.3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10/283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态化蓄热式污泥低温催化热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污泥热解产气;B、热解气体回收循环利用;C、燃烧废气余热利用。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流态化蓄热式污泥低温催化热解装置。本发明将污泥热解产生的热解气体一方面通过空气预热器,将热量回收利用,再通过冷凝器将热解气体冷凝后制得焦油,避免气体排放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热解废弃物直接排出收集,结构简单,方便运行,也可减少安全隐患。本发明综合利用流态化、蓄热颗粒热解及利用热解气、燃烧废气的余热并制得焦油,实现污泥的能量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利用涡激振动的风能压电转换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6688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31613.7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涡激振动的风能压电转换发电装置,包括壳体、集风道、钝体、支撑架、压电片、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桥、直流稳压器和蓄电池;集风道与壳体的进风口连接,壳体内、且靠近进风口设多个钝体;支撑架安装在壳体内,其上设置至少一个压电片,压电片的自由端与钝体的内凹弧面对应;压电片的金属电极通过导线与电桥连接;电桥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传输至直流稳压器;蓄电池用于存储直流稳压器输出的直流电。该发电装置利用可再生、洁净的清洁风绕流钝体产生卡门涡街,再通过带动能量密度大,发电效率高的压电片进行振动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实现了无人自动控制持续自供电,并可以保护大气环境。

    内燃式微型叶片转子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140333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10232854.7

    申请日:2008-10-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张力 廖照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一种内燃式微型叶片转子发动机,包括前端盖(1)、轴承(2)、间隔环(3)、气缸体(4)、套筒(5)、转子(6)、后端盖(7)、叶片(8)、铂丝热火头(9)、进气接头(10)和点火电池(11)。套筒(5)内装有气缸体(4),气缸体(4)的偏心内孔装有转子(6),转子(6)的叶片槽内安装叶片(8),叶片(8)将气缸容积空间分割成三个燃烧室。预置高压可燃混合气经气缸体(4)进气通孔喷入燃烧室,完成预膨胀做功和燃烧膨胀做功,通过转子(6)输出机械动力。本发明仅作旋转运动,动平衡特性好,转速高,适合超高能量密度的动力输出要求且结构简单和易于微加工制造。

    超低浓度气体燃料的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3535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191667.3

    申请日:2009-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浓度气体燃料的燃烧方法,采用流化反应器作为燃烧器,燃烧器的布风板上置有砂粒和催化剂颗粒混合物;砂粒为石英砂颗粒,粒径为0.1~10mm;催化剂颗粒为Pa/Al2O3和Pt/Al2O3;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先将超低浓度可燃气体和助燃空气分别通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然后,将经过热交换后的超低浓度可燃气体和助燃空气通入流化反应器的混合腔内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气体通过布风板进入燃烧器的燃烧腔内燃烧;燃烧后的气体作为换热器的热源。本发明能够使超低浓度气体燃料可靠着火和稳定燃烧,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混合气体中可燃成分的浓度高于1%时便可维持燃烧,故适应超低浓度气体燃料燃烧。

    微型预混催化重整燃烧器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37780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191953.X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预混催化重整燃烧器,燃烧器本体从上至下设置进气孔、预混腔、燃烧腔和排气孔;进气孔包括空气进气孔和围绕空气进气孔均布的燃气进气孔;空气进气孔和燃气进气孔分别与预混腔连通,预混腔与燃烧腔连通,燃烧腔与排气孔连通;燃烧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与燃烧腔连通的点火孔,燃烧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相互错位的环形筋板,燃烧腔和环形筋板的表面涂覆Pt/γ-Al2O3催化剂。本发明在燃烧腔内设置相互错位的环形筋板,延长气体在燃烧腔内燃烧的时间,增大燃烧腔内的催化燃烧面积;充分利用微空间换热实现热量循环利用,降低散热损失,改善燃料的着火、提高燃烧稳定性,使微燃烧更为充分,从而实现高效燃烧、低污染排放。

    摩托车发动机曲轴转角传感器的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94366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10069877.0

    申请日:2008-06-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转角传感器的连接装置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测试用的曲轴转角传感器的连接装置,特别涉及转速高、振动大的摩托车发动机燃烧测试用的曲轴转角传感器的连接装置。本发明的主、从动轴相对端通过橡胶弹性联轴器固定连接构成传动轴,从动轴右端轴肩两侧圆柱上装有轴承,轴承与轴承座上端中部的阶梯形通孔配合,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的左侧固定连接,主动轴或从动轴上有法兰盘,两种曲轴转角传感器安装在各自的法兰盘上,轴承座位于底板上并与该底板固定连接,底板固定在摩托车发动机测试台架上。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把扭振信息传递给曲轴转角传感器,连接可靠、安全,既能测量其转速与转角,又能提高测量准确性,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