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9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272124.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时钟源协同对时系统及其对时方法,系统包括:若干时钟源,用于提供时间信号,对站内远动主/备机进行对时;远动主机,用于协调所述时钟源对站内远动主/备机对时,同时根据策略对站内二次设备对时;远动备机,与所述远动主机进行时钟信息交互,根据信息对站内二次设备对时。方法包括:向站内二次设备提供统一的时间信号;协调时间信号和站内二次设备,进行统一对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时钟源协同对时系统及其对时方法,通过改造变电站内的远动设备,使多台远动设备互相协作,为变电站内部二次设备对时。本发明在站内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无需另外增加设备,降低了变电站的建设成本和维护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78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36242.6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31 , G06F16/33 , G06F40/143 , G06F40/15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领域通信配置,具体涉及一种SCL文件比较方法及系统。本方案对SCL文件中的各个节点建立对应的包含节点内容的节点模型,避免比较时再进行遍历,省去遍历时间,且在建立节点模型时,仅对节点比对时关心的属性信息及需要的子节点信息建模,因此能够省去对这些节点和属性的比较;在进行节点或其子节点比较时,先将节点内容化为文本,只比较文本内容是否相同且优化了文本比较方式,能够快速判断节点的内容是否存在差异,若不存在差异则能直接省去对节点具体内容的比对;且在比较多节点子节点时通过具有唯一性的关键属性进行匹配,并且将两个文件中各个子节点的关键属性分别存为链表和哈希表,保证多节点子节点的结果顺序以及检索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95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68608.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配置的数据过滤方法,包括:通过隔离装置管理工具对拟接入类型协议创建协议模板;对拟接入设备进行建模;拟接入设备根据业务需求向隔离装置发送报文请求,装置解析报文类型与数据库中设备模型中是否匹配;判断装置解析报文结构与该装置的设备协议模型是否匹配;判断装置解析报文内容与该装置的设备协议模型是否匹配;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安全策略;报文透传,判断设备报文是否发送完毕。本发明提高了电力二次网络安全隔离装置协议解析程序的通用性和免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1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74335.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WDM‑PON的配电网多业务安全承载系统以及用于该系统的带宽分配方法,该系统包括站端设备OLT和终端设备ONU;所述站端设备OLT设置于配电主站,上行用于将配电终端信息传输至配电主站,下行通过ODN通信网络与终端设备ONU通信连接;所述终端设备ONU为多个,设置于配电终端设备,所述多个终端设备ONU通过ODN通信网络与所述站端设备OLT通信连接,以将各终端设备的信息上传至站端设备OLT。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EPON产品在智能配电网中使用并满足一套设备承载多种业务传输的安全承载要求;以及将TWDM‑PON技术在配电网通信网中直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389050.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IEC61850模型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具有通信数据解析高效、网络利用率高、输出传输安全可靠的优点。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装置相应的IEC61850模型文件构建装置树图模型;目标装置处于通信发送状态时,根据所述装置树图模型确定待发送数据;根据ANS.1编解码规则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第一规约信息并发送;目标装置处于通信接收状态时,接收第二规约信息;根据所述ANS.1编解码规则对所述第二规约信息进行解析,确定与所述第二规约信息相应的请求数据,针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响应。所述系统包括装置树图构建模块、通信发送模块与通信接收模块。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执行所述基于IEC61850模型的通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389050.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IEC61850模型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具有通信数据解析高效、网络利用率高、输出传输安全可靠的优点。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装置相应的IEC61850模型文件构建装置树图模型;目标装置处于通信发送状态时,根据所述装置树图模型确定待发送数据;根据ANS.1编解码规则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第一规约信息并发送;目标装置处于通信接收状态时,接收第二规约信息;根据所述ANS.1编解码规则对所述第二规约信息进行解析,确定与所述第二规约信息相应的请求数据,针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响应。所述系统包括装置树图构建模块、通信发送模块与通信接收模块。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执行所述基于IEC61850模型的通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51751.1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策略的数据传输认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收集认证所需的秘钥、传输工具的指纹,所述密钥和指纹与需要通过隔离装置的传输任务信息分别存储至认证服务端与客户端;步骤S200,认证服务端对认证客户端、传输模块及传输任务信息进行认证;步骤S300,策略控制模块收到传输报文后,检测该报文所对应的策略状态,如果有效则进行转发处理,如果无效则丢弃。本发明通过增加一对认证模块,实现对认证客户端、传输工具及传输任务的三级认证,用来加强对符合策略的数据传输链路及工具的控制,只有通过认证后的策略才允许通行,可有效抵御假冒设备信息进行的网络攻击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71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72124.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时钟源协同对时系统及其对时方法,系统包括:若干时钟源,用于提供时间信号,对站内远动主/备机进行对时;远动主机,用于协调所述时钟源对站内远动主/备机对时,同时根据策略对站内二次设备对时;远动备机,与所述远动主机进行时钟信息交互,根据信息对站内二次设备对时。方法包括:向站内二次设备提供统一的时间信号;协调时间信号和站内二次设备,进行统一对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时钟源协同对时系统及其对时方法,通过改造变电站内的远动设备,使多台远动设备互相协作,为变电站内部二次设备对时。本发明在站内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无需另外增加设备,降低了变电站的建设成本和维护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18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9588.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 H04L61/5007 , H04L61/103 , H04L41/28 , H04L4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网关和运维终端的通信方法,属于网络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运维终端的IP检测同网段IP,将该网段空置的IP作为登录终端软件的透明网关IP,运维终端将自身配置信息和选定的运维终端软件透明网关IP封装并发送给透明网关,网关接收后根据配置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登录此运维终端,若可以,将透明网关的IP伪装成选定的该运维终端软件的透明网关IP,根据伪装的透明网关IP建立该运维终端与透明网关的通信关系。该方法解决了网关IP与运维终端IP不在同一IP局域网时无法进行通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4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070758.9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67/06 , H04L67/1095 , H04L67/12 , H04L69/22 , H04L67/306
Abstract: 一种用于隔离装置的文件实时自动同步方法及系统,内网同步模块通过获取内网其他业务模块发送的文件同步消息,并将同步消息包含的待同步配置文件、文件信息与任务节点建立对应关系,通过隔离卡顺序将各任务节点对应的待同步配置文件及文件信息发送给外网文件同步模块,使外网同步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文件信息将对应的待同步配置文件放到接收到的文件信息包含的目录下,实现同步配置。该方法只需在内网进行一次配置,即可完成内外网配置一致,减少了管理人员工作量,尤其在工程调试阶段需要频繁修改配置,提高了调试阶段的工作效率,极大的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