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螺吡喃侧基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012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54155.7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螺吡喃侧基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Sonogashira偶联方法制得一种含有螺吡喃侧基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并将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质结合,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得到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荧光纤维膜。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纤维膜具有480nm~550nm的黄色荧光发射,当使用365nm紫外光持续照射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由黄色荧光到600nm~700nm的红色荧光的转变;再使用可见光持续照射一段时间后,由紫外光激发的红色荧光恢复至黄色荧光。本发明提供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具有合成条件简单、反应产率高、荧光量子效率高的特点,可应用于动态荧光防伪领域。

    含吡咯并吡咯烷酮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0344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239611.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吴应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吡咯并吡咯烷酮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Sonogashira偶联的方法,合成了主链为吡咯并吡咯烷酮结构的,侧链带不同结构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在本发明中,由于吡咯并吡咯烷酮作为一个缺电子的体系,与强给电子的阴离子之间可形成分子间的电荷转移,不同阴离子的给电子能力不同,进一步影响共轭聚合物的荧光,从而实现对阴离子的响应检测。将其应用于四氢呋喃溶液体系中对常见阴离子的传感检测,具有响应性检测的效果。经检测,其对OH‑、F‑、Cl‑、Br‑、I‑、AcO‑有较好的响应效果,并可通过肉眼观察聚合物溶液的颜色变化和荧光颜色的变化,方便的实现对阴离子的响应检测。

    一种两亲性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247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97437.9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陈嘉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亲性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Sonogashira偶联和酯基水解反应,得到一种重复单元中既含有亲水性羧酸盐基团,又含有疏水性烷氧侧基的两亲性共轭高分子,将其溶解于四氢呋喃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用于对水中新霉素进行快速传感检测。利用这种两亲性荧光共轭高分子可以实现对新霉素的特异性检测,并具有肉眼可识别的荧光颜色变化,不需要借助大型仪器的使用就可得到结果,操作方便。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的检测。

    一种潜指纹显现棉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10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55579.X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指纹显现棉片及应用。以无纺布为基材,浸泡于指纹显现剂中,经吸附后基材呈湿润状,负载指纹显现剂,得到一种潜指纹显现棉片。将棉片浸泡于显现剂中制得显现棉片,可通过控制显现剂的量,得到不会污染潜指纹客体的显现棉片;将显现棉片覆盖于含有潜指纹的客体上,揭下棉片后将客体自然干燥,即可在与显现剂相匹配的光源下观察到指纹纹路,适合拍照记录。本发明提出的棉片显现潜指纹的方法显影效果佳,便携,操作简便,显影时间短;适用范围广,可制备成不同大小的载有不同显现剂的棉片;可重复使用,适合于刑侦现场操作和工业化生产。

    含吡咯并吡咯烷酮和芴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18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56828.8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吡咯并吡咯烷酮和芴两种构筑单元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将吡咯并吡咯烷酮(DPP)结构的单体与芴结构的单体2,7-二溴-9,9-二辛基芴,1,4-苯二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共聚的方法,得到一种荧光共轭高分子。按本发明技术方案,可通过调节吡咯并吡咯烷酮(DPP)结构的单体与2,7-二溴-9,9-二辛基芴单体的比例,合成的一系列共轭高分子,在三氯甲烷溶剂中聚合物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波长,荧光颜色的变化范围从橙黄色-黄色-紫色-蓝色,实现了对聚合物荧光颜色的控制和调节。

    检测芳香胺水溶液的荧光共轭高分子传感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7770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204310.9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赵一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芳香胺水溶液的荧光共轭高分子传感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主链结构为芴基和对苯乙炔基共聚,且在侧链上具有两个悬垂的羧基和长烷基链的荧光共轭高分子,用于对芳香胺水溶液的快速响应和检测。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传感体系对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淬灭响应,这种选择性淬灭响应来源于聚合物主链结构上的芳香环与对苯二胺的π‑π作用以及羧基与氨基的协同作用。在荧光传感检测中,聚合物溶液与待检测有机胺水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荧光响应即刻发生,检测过程迅速而高效。

    一种多羧酸钠盐基团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4144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453966.4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张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羧酸钠盐基团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苝酯单体引入到荧光共轭高分子主链中,再通过两步水解得到一种侧链带多个羧酸钠盐的荧光共轭高分子;经与聚乙烯醇混合,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得到纤维膜,经在戊二醛/HCl的丙酮溶液交联处理后,再在NaOH的水溶液中浸泡,真空干燥后即可得到一种荧光纤维膜。本发明提供的荧光纤维膜由于含有多羧酸钠盐基团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其羧基或羧酸钠盐基团可以通过与酸碱反应相互转换,使荧光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仅通过纤维膜表观颜色的变化和荧光颜色的变化,就能判断溶液pH的范围,因此,荧光纤维膜可采用荧光比色法实现对酸雨pH的检测。

    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共轭高分子荧光纳米材料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486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20334.2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共轭高分子荧光纳米材料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对胶带粘性面上的潜指纹进行显影的方法,属于痕量检测技术领域。将采用Wessling锍盐前驱体法制得的PPV前驱体溶液,在热消除过程中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自组装形成PPV荧光纳米粒子溶液;将带有潜指纹的胶带直接浸入纳米粒子溶液中进行显影处理,取出后经去离子水漂洗、干燥,即可在365 nm的紫外光下观察到明亮的指纹纹路,适合拍照记录。本发明提供的显现胶带粘性面潜指纹的方法显影效果佳,操作方便,显影时间短,可对不同胶带的粘性面潜指纹进行显影;且显影剂为水分散液,无毒性,可重复使用。

    一种金双锥结构纳米粒子的提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042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197525.4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双锥结构纳米粒子的提纯方法。以柠檬酸稳定的金纳米粒子作为种子,硝酸银存在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作为生长体系,通过种子生长的方法制备得到金双锥结构纳米粒子初产品,经离心浓缩处理后,加入相同体积的浓度为0.1M~0.6M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混合均匀,静置24小时后分离上下层,得到的下层即为等离子体共振波长为700nm~1300nm的纯金双锥纳米粒子产品。本发明通过调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双锥纳米粒子的提纯,方法简便、易操作,提纯效率高,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得到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局域电场增强和消光截面,可应用于光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交联壳结构的表面羧基化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170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27236.8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范丽娟 邱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交联壳结构的表面羧基化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传感材料技术领域。以表面磺酸基化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为核,在核的表面由静电力驱动,层层自组装沉积对亚苯基亚乙烯前驱体、聚苯乙烯磺酸钠、重氮树脂和聚丙烯酸,经热处理,重氮基团与羧基或磺酸基发生交联反应,生成稳定的交联壳结构层,得到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本发明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修饰微球表面,引入有生物活性的羧基官能团,简化了制备工艺,操作方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荧光微球在水及多种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能良好,可应用于生物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