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2880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460573.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44 , H01G11/46 , H01G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碳材料的内相‑外相协同的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其是通过聚合反应交联外相,再将作为内相的海藻酸钠溶液进行交联,经干燥、碳化得到新型孔结构的多孔碳;具体为:首先将表面活性剂、单体和引发剂溶解在油性溶剂中得到油相,再将海藻酸钠水溶液缓慢滴加到油相中,得到油包水型高内相乳液,然后在70℃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固体块状中间产物;将其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24h内相中的海藻酸钠进行交联;再除去水分,得多孔高分子复合材料;再经碳化得到多孔碳材料。本发明通过改变内相体积分数和内相海藻酸钠的浓度制得一系列具有不同孔结构的多孔碳材料,利用内相‑外相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多孔碳材料孔结构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8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76882.9
申请日:2022-03-21
IPC: C09K23/46 , C07C213/02 , C07C2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甲基Gemini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带两个苯甲基结构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其是将苯甲酸与乙二胺进行反应得到1,2‑苯甲酸酰胺乙烷,随后将1,2‑苯甲酸酰胺乙烷和氢化铝锂反应还原得到1,2‑二苯甲基乙二胺,同时将聚乙二醇单甲醚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1‑氯聚乙二醇单甲醚,将1,2‑苯甲基乙二胺与1‑氯聚乙二醇单甲醚进行反应得到带聚醚链的苯甲基Gemini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制备的苯甲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结构新颖,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含有的苯环结构致其对芳香类化合物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并且产生的泡沫少,具有良好的显影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7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12798.8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F251/02 , C08F220/54 , C08F222/38 , C08F4/40 , C08L5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窗户的热敏性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基底原料,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其进行改性,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成复合溶液后,依次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钠,溶解后在低温下通过氧化还原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热敏性复合凝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制备得到的热敏性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良好的太阳光调制能力、较快的响应速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具有合适的接近室温的相转变温度,能很好的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275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169807.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10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NH2‑UiO‑66作为前驱体与水杨醛进行氨醛缩合反应制得席夫碱,并将所得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络合制备成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多孔复合材料。在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时,该多孔复合材料可在较低的催化剂投入量以及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表现出极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大大降低了合成碳酸丙烯酯所需的设备成本和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催化效率低、催化剂回收利用差的缺点,有利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44092.1
申请日:2021-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催化环氧化物与环酸酐开环共聚的方法,将ZIF‑8/67、环氧化物和环酸酐混合,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开环共聚。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不需要高温除去小分子副产物,可实现不同种类和功能的聚酯的大批量生产,催化剂容易与产物分离,减少产物中的金属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44010.3
申请日:2021-11-14
IPC: C08G12/26 , C07D317/36 , C07D317/44 , C07D31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于催化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环加成的有机多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芳香醛类化合物、溴化乙锭和反应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乙酸,在加热负压条件下反应;在室温下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的有机多孔聚合物。该聚合物在温和条件下能够催化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进行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并通过高速离心实现与产物分离,还可重复使用,为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环加成的非均相催化剂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2210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59928.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J9/28 , C08J3/075 , C08L29/04 , C08K3/04 , C08K5/053 , H01G9/04 , H01C7/04 , G01K7/22 ,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度多功能聚乙烯醇基油凝胶弹性体的制备方法。首先配制碳纳米管和炭黑分散液,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加热溶解得到聚乙烯醇/碳纳米管/炭黑溶液,再加入甘油搅拌混合,得到聚乙烯醇/碳纳米管/炭黑/甘油溶液,最后将前驱体溶液注入模具中,经低温冷冻解冻成超高强度多功能聚乙烯醇基油凝胶,室温脱水,得到聚乙烯醇基油凝胶弹性体。本发明所制得的超高强度多功能聚乙烯醇基油凝胶弹性体具有类似弹性体的性能,可以应用在柔性可穿戴储能设备和传感器件等多个领域,其作为柔性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容量保持率,其作为应变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极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因子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83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51401.9
申请日:2020-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86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氧共掺杂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活性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以壳聚糖为起始碳源,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掺杂物质,将壳聚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硝酸镁等无机盐致孔剂,将所得混合溶液冷冻成型,再将其冷冻干燥得到气凝胶,然后将所得气凝胶高温碳化,最后酸洗干燥得到活性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本发明所得的多孔活性碳材料比表面积大,且含有氮,氧等杂元素,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长的循环使用寿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93560.8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和调控氮/硫共掺杂多孔碳的高内相乳液模板法。首先将表面活性剂、单体和催化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水相,在机械搅拌条件下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得到水包油型高内相乳液,然后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固体块状粗产物。通过索氏提取除去内相和真空干燥后得到多孔聚合物前驱体,经碳化、活化得到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通过改变三聚氰胺与硫脲的摩尔比,可对多孔碳孔结构和氮/硫含量进行有效调控。随着硫脲含量的增大,制备的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以其为电极材料制备的超级容器的比电容亦明显升高。以制备的氮/硫共掺杂多孔碳作为电极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