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082658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806585.0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减振器,涉及减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振动会产生诸多危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减振器,包括腔体、盖板和减振组件,所述腔体和所述盖板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减振组件的空间,并且所述腔体与基础固定安装,所述减振组件与振源设备连接,以通过所述减振组件将所述振源设备的振源能量消耗和/或隔离。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减振器,可从振源传递路径上,将振源设备的振源能量予以消耗和隔离,起到高效减振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减振器,达到减振效果的同时,可满足特殊场所的振动、冲击环境要求,保证振源设备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245555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1744436.1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阻尼减振器及空调器。该阻尼减振器包括壳体以及填充在壳体内阻尼颗粒,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筒体以及设置在开口上的端盖,端盖上开设有过孔,过孔用于通过管路、阻尼减振器还包括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设置在开口和端盖之间,密封部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弹性过渡体,第一环体与开口相配合,第二环体的内圆与管路的外径相适配,并且第二环体与端盖抵接,弹性过渡体连接在第一环体的内圆与第二环体的外圆之间,弹性过渡体可被第二环体压缩靠向第一环体形变。这样就可以让弹性过渡体及第二环体挤压阻尼颗粒,让筒体内的阻尼颗粒压紧,进而保证筒体内阻尼颗粒的减振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887042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480696.2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回收装置及空调器。该热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油液分离器。热交换器内形成有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内设置有换热管路。热交换器上设置有与换热管路相连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油液分离器设置在换热空腔内,油液分离器用于对进入换热空腔内的气体进行油液分离,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与换热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油液分离器相连的出气口和出油口。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对气态制冷剂和油的混合物进行热量回收的同时,还对其进行油分离。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装置进行热回收的同时兼具油分离功能,保证压缩机可靠运行,减小设备体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75620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474423.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和进水口;换热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管路具有换热入口,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起始端,且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路还具有三个出口。使用时,冷却水从换热入口进入换热管路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冷却水从不的换热出口流出,通过控制冷却水从不同的换热出口流出,便可以控制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通过改变冷凝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使冷凝压力改变,从而解决螺杆压缩机供油不足而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19443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826644.5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备型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套独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具有至少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器的多个功能单元,在至少一套独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器中的各个相邻功能单元之间的主管路上设有与另一套独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对应位置连通的旁通管路,在所述主管路与所述旁通管路的连接位置设有控制所述主管路和旁通管路的通断关系的选通阀门,通过各个选通阀门的选通方向实现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各功能单元及相应管路的互备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之间各功能单元的互备使用,兼顾了制冷系统的独立性和互备性,从而使制冷系统整体的可用性得以提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