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7001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43199.8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示控制指令的语音信息;根据预设的情感倾向度模型解析语音信息,得到解析结果,其中,解析结果包括:语音信息中的情感信息和情感信息对应的情感程度;根据解析结果对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目标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家居设备的自动控制的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装置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41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16940.1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家居工作环境下的目标信息;将目标信息输入识别模型,由识别模型输出目标识别结果,其中,识别模型为使用多组正向训练数据和多组反向训练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的,多组正向训练数据中的每组数据均包括:正向训练样本和正向训练样本对应的识别结果,多组反向训练数据中的每组数据均包括:反向训练样本和反向训练样本的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控制智能家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识别能力低造成的智能家居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电器功能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9572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811063733.4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器功能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器的电器参数;利用预设的补全算法补全电器参数;依据补全后的电器参数,预测目标电器中各个功能的使用数据,其中,各个功能的使用数据用于对目标电器进行功能改进。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确定用户对使用频率较低的电器,导致无法对电器进行升级改进的技术问题。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602711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509102.5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天线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收音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3441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796692.9

    申请日:2017-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1033 H01R12/77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其中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柔性线路板以及磁吸力连接部,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板上包括耳机音频接口,所述磁吸力连接部包括磁性触点,所述磁性触点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磁性触点一端通过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耳机音频接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耳机对应的磁性触点连接。通过以上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省去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孔,能够有效地满足便携、实用、防水的需求。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27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72612.9

    申请日:2017-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变压单元,输出接口,还包括充电控制单元,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识别用户选择的目标充电模式,发送给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单元;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单元与所述变压单元连接,所述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单元根据预先保存的充电模式与最大输出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充电模式对应的目标最大输出功率;所述变压单元与所述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变压单元根据目标最大输出功率,获得目标输出功率,通过输出接口以目标输出功率为所述充电设备充电。本发明实施例中避免了出现多次回充现象,延长了充电设备使用寿命。

    基于人脸识别的来电接听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641226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2676.6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来电接听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移动终端。其中基于人脸识别的来电接听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图像步骤:响应接收到来电信号,同时打开或先后打开移动终端的摄像装置获取图像;比较识别步骤:将所述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与预先保存的人脸识别样本进行比较识别;接通来电步骤:若比较识别成功则自动接通所述来电。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同时打开或先后打开移动终端的摄像装置获取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自动来电接听,使用户在双手不空闲时也能够自动接听电话,实现手机来电手动自动双接听,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性,人性化设计较好,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焦距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及移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3855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55333.1

    申请日:201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3219 H04N5/23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距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及移动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移动设备采集目标对象发出的语音的音量信息;移动设备根据采集到的音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距离移动设备的距离;移动设备根据目标对象距离移动设备的距离,调整拍摄装置的焦距。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移动设备进行拍摄时,需要通过人工手动调节焦距,导致拍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指令接收模组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06791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570992.0

    申请日:2016-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23 H01H13/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令接收模组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该指令接收模组结构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按键模块和连接电路板,指纹识别模块、按键模块和连接电路板压合为一体;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指令接收模组结构,通过将指纹识别模块和按键模块分别与连接电路板连接并一体化压合在一起,从而使指令接收模组结构同时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和home键功能且模组化程度高、体积小,能够适应移动终端设备的超薄化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指纹识别模块和home按键组合导致的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同时该home键功能为硬件操作,不会因为软件故障导致无法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