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6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56429.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锚网耦合支护岩体动力冲击试验与评价方法,涉及岩石力学领域。针对目前锚杆锚网耦合支护岩体的抗冲击性能不便获取的问题,通过对布置有锚杆锚网的耦合岩体试样进行高应变率冲击试验,并配置相应的监测组件对冲击试验过程进行监测,建立岩体表面应变、裂纹演化特征、岩体破坏强度、锚杆变形量、吸能能力提高系数和岩体碎屑分布特征评价指标,对动力冲击条件下岩体锚固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对立方体岩体试件非冲击面布置锚网和锚杆并预紧,对试件表面喷涂散斑,获取耦合试件;对耦合试件布置监测组件,施加高应变率冲击载荷;通过监测组件获取耦合试件在冲击下的数据,收集岩体碎屑;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指标对锚固效果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602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519358.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CN)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CN)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部灾害与控制三维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深部岩体动力灾害模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框架组件、自动配比子系统、模型体制备子系统、转运装置、综合加卸载子系统、掘进支护子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中,自动配比子系统将多种原材料混合以形成配比材料;模型体制备子系统用于制备模型体;综合加卸载子系统用于对转运装置转运的模型体进行综合加载;掘进支护子系统用于对模型体进行掘进支护模拟;智能监控装置包括成像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监控自动配比子系统、模型体制备子系统、转运装置、综合加卸载子系统、掘进支护子系统和成像组件。本发明能够实现模型体制作、加载、开挖、支护、监测、分析于一体化的综合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971375.7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静力锚固支护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支护地下工程的实际工程条件参数和岩石类型;根据预先存储的锚索直径、锚索型号、静力学性能参数和动力学性能参数四者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实际工程条件参数,确定目标锚索的目标锚索型号和目标锚索直径;根据该岩石类型、所述目标锚索的目标锚索型号和目标锚索直径,以及预先存储的锚索直径、锚索型号、单位面积锚索数目、预应力、岩石类型和锚索与锚网耦合性能数据六者的对应关系,确定单位支护面积对应的目标锚索与锚网耦合支护体的目标支护参数。采用本申请可以对处在动静力环境中的地下工程进行支护参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13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810435120.2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质弱胶结岩体吸水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试样筒、试样筒支座、升降螺杆、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记录仪、供水槽、恒温水槽、调平支座、温度控制器、加热模块、温度传感器、水位控制阀等。该试验装置通过温度控制器和水位控制阀可精确控制水温及水位,既可消除试验过程中水温和水位变化对试样矿物吸水活化及吸水质量监测结果的影响,又可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弱胶结岩体试样的吸水试验;通过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可连续监测试样吸水质量的变化,可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试样吸水量的变化规律;通过CCD照相模块可实时记录试样表面的宏细观裂纹(裂隙)结构的演化规律。本发明科学可行、操作便利,可显著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6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56430.0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锚固岩体动力性能监测与评价方法,涉及岩石力学领域,将锚固岩体装载于冲击试验系统,进行高应变率冲击试验;通过对冲击试验过程中的动态应变监测,获取冲击试验过程中的试样变形与锚固构件变形数据,分别计算锚固岩体吸收总冲击能量和锚固构件吸收的冲击能量;依据锚固岩体分析指标,获取锚固岩体动力性能并评价;针对目前高应变率锚固岩体的动力性能难以获取和评价的问题,通过圆柱形岩体试样作为实际地下工程中围岩的单元体,对试样施加锚固作用后进行冲击试验,获取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的数据,依据冲击能量判断锚固岩体的动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6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56429.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锚网耦合支护岩体动力冲击试验与评价方法,涉及岩石力学领域。针对目前锚杆锚网耦合支护岩体的抗冲击性能不便获取的问题,通过对布置有锚杆锚网的耦合岩体试样进行高应变率冲击试验,并配置相应的监测组件对冲击试验过程进行监测,建立岩体表面应变、裂纹演化特征、岩体破坏强度、锚杆变形量、吸能能力提高系数和岩体碎屑分布特征评价指标,对动力冲击条件下岩体锚固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对立方体岩体试件非冲击面布置锚网和锚杆并预紧,对试件表面喷涂散斑,获取耦合试件;对耦合试件布置监测组件,施加高应变率冲击载荷;通过监测组件获取耦合试件在冲击下的数据,收集岩体碎屑;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指标对锚固效果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47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491063.6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相态CO2的层位式地热强化开采方法,采用“单主井改造提热—副井监测”的开采模式,大大减小了钻井成本,提高了单一钻井的利用效率;利用液态CO2注入地热层时受热后相变膨胀致裂原理增加体积改造范围,并且在相变致裂的同时,随着内部压力及温度的持续增加,使CO2气体变成处于超临界状态的CO2流体,在致裂完成后,此时使超临界状态的CO2流体与地热层换热后携带大量的地热能,最后高温超临界状态的CO2流体进入换热器内进行换热降温,使其提取的热量用于发电装置进行发电,换热完成后降温的CO2气体通过低温冷凝管降温重新液化成液态CO2,从而实现了CO2工质的闭环利用;最终提高了地热资源的整体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4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1075467.3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国能大渡河金川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奴文 , 李彪 , 丁泉富 , 王琦 , 杨军 , 肖培伟 , 毛浩宇 , 孙悦鹏 , 段斌 , 周相 , 林鑫 , 彭志海 , 李志 , 江贝 , 高红科 , 王帅 , 薛浩杰 , 黄玉兵 , 孙志强 , 余亚洲 , 李伟 , 廖果 , 龙海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埋隧洞爆破参数评价方法,属于矿山工程技术领域,该评价方法包括:设定多个具有差异性的爆破方案;选定多个地质特性相同的试验段,所述试验段的数量与所述爆破方案的数量相对应;应用所述爆破方案对所述试验段进行爆破,分别获取每个所述试验段的多元化监测数据;以及比较多元化监测数据,选取针对试验段的最佳爆破方案。该深埋隧洞爆破参数评价方法通过在地质特性相同的试验段实施不同的爆破方案,获取试验段的多元化监测数据进行比较选择针对试验段的最佳爆破方案,保障深埋隧道爆破开挖的安全以及爆破开挖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778022.5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碎岩体特性随钻测试与评价方法,所述破碎岩体特性随钻测试与评价方法采用破碎岩体随钻试验系统对破碎岩体进行室内钻进试验得到随钻参数,根据建立的岩体强度随钻测试模型得到破碎岩体等效抗压强度,并根据破碎岩体和完整岩体的等效抗压强度建立基于随钻参数的等效强度随钻弱化系数计算公式,进行现场钻进试验,根据得到的等效强度随钻弱化系数对现场岩体的破碎程度进行评价,同时根据随钻参数和等效抗压强度波动的范围和波动的程度,定量评价破碎岩体的破碎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36788.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动力灾害高预应力吸能控制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和目标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根据随钻参数,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根据性能参数,确定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根据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预先存储的巷道单位长度其它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预设安全系数、预设的动力灾害发生临界能量和预设的巷道断面支护长度,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内目标支护构件的设计参数。采用本发明可以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