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419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40605.3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圣华盾服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混纺功能纱线及其生产工艺,该混纺纱线包括按重量百分比含量1%~2%的抗静电纤维和98%~99%棉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为将抗静电纤维与棉纤维按比例配置、初混、充分混均和纺成单根纤维,再将单根纤维纺成粗纱,在纺织粗纱工艺中增加假捻工艺,最后采用导电长丝作为包芯丝,与假捻混合的后的粗纱联合生产包芯细纱。该抗静电混纺纱线采用更为优化的纤维混和工艺,从原料纤维的称重比例控制开始,经过散纤初混,最后进行单纤混合,有效保证了棉纤维与导电短纤维的混合效果,发挥纱线中各种纤维的优势特性。该纱线导电能力优良,且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该抗静电纱线具有抗静电性能好,加工便捷,穿着舒适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2509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810244146.5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细纱质量管理用信息化纱管属于新型纺织机械领域。由于纺织厂有多台细纱机,同时每一台细纱机上又有多个锭子,因此在细纱工序的后道工序中无法分析每一个纱管来源于哪一台细纱机的哪一个锭子。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借助在纱管上粘贴射频标签(RFID)作为每一个纱管的唯一身份识别标志的手段,并通过记录细纱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纱管所安装的锭子信息,为后续检查提供纱管所在的锭子的依据。本发明的信息化纱管用于细纱机的单个锭子的质量跟踪和次品管纱的质量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934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69772.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B11/00 , G03B15/03 , G01B11/26 , G01N21/84 ,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30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喷气涡流纺纱线图像采集装置及包缠效果检测方法,属于喷气涡流纺纱线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在图像采集阶段设置两个照射角度平行于芯纤维、不平行于包缠纤维的光源以增强包缠区域的明暗对比,提高包缠区域可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包缠‑芯纱区域分割神经网络模型及候选包缠区域的检测框生成头精准分割预处理后的喷气涡流纺纱线图像的包缠区域与芯纱区域,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并根据分割结果计算喷气涡流纺纱线的包缠系数、短包缠率、长露芯率和包缠角度以评估纱线包缠效果,解决了传统方法对于包缠结构方面的检测不足。提供了高效、客观的包缠效果检测手段,有助于纺织行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纱线质量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83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0373490.5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流纺设备纺纱用空心锭,属于涡流纺织技术领域。其包括空心锭本体、导纱孔、引纱管和进纱孔;所述空心锭本体内中空,沿轴向开有导纱孔,导纱孔贯穿空心锭本体;所述导纱孔前端设有进纱孔;所述空心锭本体后端还连接引纱管。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良好的成纱效果,纱制的纱线包缠效果好,无露芯丝现象,条干均匀,质量好。
-
-
公开(公告)号:CN117523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08569.6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料的色彩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导湿面料的色变特征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高导湿面料样本进行基准可见光谱数据采集,以生成基准可见光谱数据;根据湿度调节的高导湿面料样本进行样本湿度调节的可见光谱数据采集,以建立可见光谱数据矩阵;根据基准可见光谱数据对可见光谱数据矩阵进行面料色彩变化分析,生成面料色彩变化矩阵;根据面料色彩变化矩阵进行色彩变化趋势分析,生成三维色彩变化趋势图;对三维色彩变化趋势图进行特征提取,生成色彩变化特征数据。本发明实现精准地高导湿面料在不同情况下色彩变化的特征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18933.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6/00 , D06M13/207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ES联合多酶对锦纶织物进行超亲水改性的方法,属于功能化纺织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超亲水改性的方法具体包括:将精炼处理之后的锦纶织物浸入DES中进行预处理,取出,干燥;然后浸入蛋白酶改性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清洗、干燥,平衡;之后再进入由漆酶、TEMPO、海藻糖、缓冲液形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清洗、干燥、平衡,得到亲水改性的锦纶织物;超亲水改性锦纶织物在60s内,表面静态接触角可达到9°,接触角下降高达90.2%;该方法能耗低、安全环保、亲水改性的耐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2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7683.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6/00 , D06M11/4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脂肪酶和二氧化钛纳米棒联合改性涤纶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采用脂肪酶对于涤纶织物进行处理使得涤纶织物表面形成羟基或者羧基等极性基团;之后将悬浮和带正电的二氧化钛颗粒通过化学键结合在涤纶织物表面,从而提高了二氧化钛的附着力,同时对于涤纶织物本身的性能影响较小。且,相较于在织物表面负载TiO2或者在织物熔融纺丝中加入TiO2,本发明通过生物酶在涤纶织物表面形成羟基使TiO2直接原位负载,提高与涤纶织物的结合牢度。相较于0维TiO2纳米颗粒,1维TiO2纳米棒能够极大提升涤纶织物的亲水性、抗紫外等功能,更能在涤纶织物表面中形成较为均匀的TiO2纳米棒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76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1138302.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1/46 , D06M15/53 , D06M13/17 , D06M11/7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织物涂覆改性的方法,属于涤纶表面改性后整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经精炼处理的涤纶织物浸渍在TiO2/PEG复配分散液中,在pH为中性、室温条件下进行二浸二轧,洗涤,干燥,得到亲水改性涤纶织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条件下的,成本较低的,温和且高效的涤纶织物涂覆改性的方法。基于本发明的特定方法,在对PEG分子量和PEG200的浓度的优化后,在60s内的水接触角由改性前的106.2°降至改性后的17.0°,降幅达到82.9%;断裂强力以及断裂伸长率相较于精炼处理的涤纶织物有所提升;亲水改性的持久度和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54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12899.7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6/00 , D06M13/152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胀剂联合角质酶改性涤纶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苯酚溶液和/或邻香兰素溶液作为溶胀剂对涤纶进行溶胀处理,并联合Humicola insolens角质酶溶液对涤纶进行亲水改性,不仅显著提高了水解产物释放量,同时与传统化学改性法相比可减少织物质量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