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25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86597.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28/14 , C04B5/0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水泥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铁海工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所述高铁海工硅酸盐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40~80份;高铁相重构钢渣微粉20~60份;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5%石膏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20~450m2/kg;所述高铁相重构钢渣微粉为高铁相重构钢渣+(5%~20%)石膏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50~450m2/kg;制备高铁相重构钢渣的主要原料包括钢渣、调节组分。本发明提供的高铁海工硅酸盐水泥7d抗压强度高于26.0MPa,28d抗压强度高于45.0MP,抗硫酸盐侵蚀系数高于1.10,生产成本低,能耗低,铁相矿物易于控制,钢渣利用附加值高,可实现钢渣的规模化生产,同时避免了熟料矿物C4AF、C2S和C3S共同烧结时因C4AF设计含量高引起的窑结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324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74601.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武汉武工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料类固化剂,它为以石膏粉、碱性催化剂、硅灰、早期膨胀剂、氧化镁和氯化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末状试剂。本发明将钢渣用作河沙和碎石等集料并完全取代细粒土制备路面基层材料,并且利用水泥、钢渣以及激发剂等水化形成的CSH凝胶和含铝相水化产物固化钢渣中的六价铬和镍等重金属,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将所述粒料类固化剂应用于制备路面基层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水稳定性能、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并具有优异的节能环保特性,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还可普遍适用于道路基层、软基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95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55746.7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武汉江力新建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合料超细粉磨设备,包括旋转桶、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旋转桶设置为两端均具有开口的桶体,且旋转桶的两侧均粘接有密封垫,且旋转桶通过的两侧通过多组连接螺栓分别与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连接,所述进料机构的另一侧还连通有预筛选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的另一侧连通有外部的接料设备,所述旋转桶的外周通过多组连接螺栓连接有中空齿轮,所述旋转桶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的主动齿轮与旋转桶的中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桶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衬板。该掺合料超细粉磨设备,不仅能够对物料进行预筛选,节省加工的能量,还能进行限流和两次粉磨,改变粉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48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50323.4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萍乡学院 , 桂林理工大学 , 江西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3/132 , C04B38/0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锰尾矿制备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锰尾矿进行粉碎、研磨,筛分获得100-200目和200-300目的锰尾矿粉;(2)根据锰尾矿粉中锰含量和硅含量确定碳化硅、方解石粉、煤粉和水玻璃添加量,将200-300目的锰尾矿粉与碳化硅、方解石粉、煤粉和水玻璃于80-150℃混合均匀,得到混料A;(3)将混料A与100-200目锰尾矿粉混合,装入模具压制成坯体;(4)坯体多阶段升温烧结。本发明在提高多孔陶瓷材料孔隙率的同时保证了材料的力学强度,使得多孔陶瓷的质量容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3467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50325.3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萍乡学院 , 江西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破碎制粉方法。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粉碎室、发电机组、控制面板、传送带和支架;第一、第二和第三粉碎室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式“L”型结构;第一粉碎室内侧壁设有第一粉碎组件,底部侧壁设有第一挡料机构;第二粉碎室顶部设有第二粉碎组件,底部侧壁设有第二挡料机构;第三粉碎室顶部设有压实机构;发电机组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发电机组和控制面板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粉碎组件、第一挡料机构、第二粉碎组件、第二挡料机构、所述压实机构和传送带;支架与第三粉碎室固定连接,支撑第三粉碎室底部紧密贴合传送带。本发明提供的制粉方法涉及的粉碎设备粉碎效果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268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27276.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分替代水泥的复合微粉及水泥基材料,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本发明中水淬锰渣微粉与炉渣微粉的质量系数均符合GB/T 203-2008中的要求(K≥1.2),利用了水淬锰渣和炉渣所含大量玻璃体带来的胶凝活性,实现了水淬锰渣和炉渣的综合利用,同时限定了使用水淬锰渣微粉与炉渣微粉,微粉是经过机械粉磨使颗粒细化得到的,能够破坏颗粒内部的惰性玻璃态,使其表面产生较大的缺陷,利于颗粒反应活性的增加,同时通过石膏作为激发剂的活化作用,为进一步硅氧网络的解离和水化硅酸钙、钙矾石等水化产物的形成提供有利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13810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1321.3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水泥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海工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海工水泥包括:高铁硫铝酸盐水泥熟料50~80份;矿渣微粉10~40份;偏高岭土5~15份;石膏5~15份;所述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为400~600m2/kg;所述偏高岭土的比表面积为400~600m2/kg;制备高铁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原料包括脱碱赤泥、粉煤灰、石灰石、铝矾土和磷石膏。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海工水泥3d抗压强度高于36.6MPa,28d抗压强度高于55.7MPa;抗硫酸盐浸蚀系数高于1.25;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海工水泥混合材添加少,后期收缩率较低,干缩率低于0.015%。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37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668393.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锌尾矿—冶炼渣复合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硅酸盐水泥熟料60%~75%,铅锌尾矿6%~10%,铅锌冶炼渣14%~26%,石膏5%,助磨剂0.1%~0.5%。主要通过两种处理工艺将铅锌尾矿、铅锌冶炼渣、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制备成复合水泥:其一,将铅锌尾矿、铅锌冶炼渣及分别放入球磨机中分别粉磨,水泥熟料和石膏共同粉磨,粉磨的同时加入助磨剂;其二,将粉磨好的上述原料充分混合均化。所得复合水泥的工作性能良好,各龄期强度、胶砂流动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指标符合相关要求,同时降低成本。本发明工艺简单,可显著提高工业废渣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4829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73815.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气压条件下高强珊瑚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水泥20~45份、矿物掺和料5~18份、珊瑚骨料45~58份、拌合水10~16份,以及减水剂和消泡剂,减水剂重量为水泥和矿物掺和料重量之和的2~5%,消泡剂重量为水泥和矿物掺和料重量之和的2~6%。将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混合均匀,制得胶结材料,将珊瑚骨料、海水、减水剂、消泡剂和55~85%的胶结材料放进密闭搅拌系统中,在低气压条件下搅拌10~15分钟,再将剩余的胶结材料放进搅拌系统中继续搅拌10~15分钟,即制得高强珊瑚骨料混凝土。本发明的珊瑚骨料混凝土具有高强的力学性能指标,密实度高,抗渗性和耐久性良好,兼具远海岛礁建设工程就地取材、资源最大化利用等优点,符合国家海洋战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4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30502.3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24/16 ,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8F222/06 , C08F220/58 , C08F2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醚类聚羧酸保塑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醚类聚羧酸保塑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不饱和酸类单体2%~3%、不饱和聚氧乙烯类大单体35%~45%、马来酸酐5%~7%、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0.6%~0.8%、引发剂0.5%~2%、链转移剂0.4%~1%、碱1%~3.0%,去离子水补足余量。该保塑剂单掺及与缓凝剂复配抑制了水泥早期水化放热速率,延缓了放热峰的出现时间,降低了砂浆拌合后的稠度损失,有利于湿拌砂浆应用的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