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定电压6~35kV卷筒用复合扁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3787139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216410.5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额定电压6~35kV卷筒用复合扁电缆,由多根电力线芯和多根控制线芯交替并排设置构成缆芯,缆芯外部挤包热塑性弹性体外护套;电力线芯导体外部绕包半导电绕包带,再采用三层共挤结构依次形成导体屏蔽层、绝缘层以及绝缘屏蔽层,外部再依次重叠绕包有半导电绕包层、编织金属纤维复合屏蔽层及绕包无纺布绕包层;控制线芯导体中心设有芳纶纱加强芯,外部依次纵包有聚丙烯带、挤包有乙丙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再绞合为控制线芯线组,线组间隙设有填充层,线组外部依次绕包有聚酯带、编织有镀锡铜丝屏蔽层和绕包有无纺布层。本实用新型电缆具有抗拉、耐磨、抗扭转、耐油、耐老化的特点。

    无卤低烟阻燃耐热抗干扰仪表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3085199U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220747627.X

    申请日:2012-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耐热抗干扰仪表电缆,由无氧铜导体及挤包于导体上的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对绞或星绞为线组,线组外重叠绕包聚酯带,再编织有无氧铜丝分屏蔽层形成屏蔽线组,分屏蔽层外重叠绕包聚酯带,由多个绕包有聚酯带的屏蔽线组绞合成缆芯,缆芯间隙设有填充层;在缆芯外重叠绕包有聚酯带,编织有无氧铜丝总屏蔽层,总屏蔽层再绕包有聚酯带,挤包有内护套,内护套外缠绕有铠装层,铠装层外有总绕包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热塑性阻燃外护套。其具有优异的无卤、低烟、阻燃、耐热、抗干扰、耐腐蚀、抗拉等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地铁、高层建筑及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的仪表控制及信号系统。

    一种本质安全型耐寒电子计算机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8637190U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21558873.4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本质安全型耐寒电子计算机电缆,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和导体外表面挤包的绝缘层,所述绝缘线芯对绞编织分屏蔽层且对绞节距不大于50mm,所述分屏蔽层外表面挤包绝缘隔离层,所述绝缘隔离层对绞编织总屏蔽层且绝缘隔离层和总屏蔽层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层,所述总屏蔽层外表面挤包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表面编织有铠装防护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本质安全型耐寒电子计算机电缆,可提高电缆的整体耐寒度,满足寒冷地区的使用要求,确保严寒地带计算机电缆的使用安全,防止由于电缆耐寒度不够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种新型微波稳相电缆
    9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02247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615087.9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微波稳相电缆,包括外导体、屏蔽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包括内导体和绕包在内导体上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外导体外依次绕包镀银铜带、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芯微波稳相电缆在弯曲使用过程中出现绞合导体间容易出现相对的位置变动的现象,护套由挤出性改为绕包性护套,大大的提高了电缆的弯曲半径。

    一种核电站用控制电缆
    10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43507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977324.5

    申请日:2016-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绝缘层是辐照交联聚乙烯内绝缘层和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外绝缘层双层共挤挤包结构,导体和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若干根绝缘线芯绞合成缆芯,缆芯间隙设有填充层,缆芯外依次重叠绕包有聚酯带绕包层、编织有镀锡软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编织屏蔽层外依次重叠绕包屏蔽内绕包层、屏蔽外绕包层、挤包有内护套,内、外护套之间编织有镀锡铜丝编织铠装层,其外挤包热固性聚烯烃外护套。本实用新型具有无卤、低烟、阻燃、耐热、抗干扰、抗老化、抗辐射特性,还具有优异的电气、机械、环保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核电站1E级壳内外场所控制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