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76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93775.2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设有控制所述室外机输出的室外机主板;以及多个室内机,多个所述室内机分别与所述室外机相连,每个所述室内机分别设有转换装置和末端控制器,每个所述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室外机主板和所述末端控制器相连以将所述室外机主板的信号转换成所述末端控制器能够识别的信号。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在每个室内机上设置末端控制器,并将每个转换装置分别与末端控制器和室外机主板相连,末端控制器可作为转换装置,使室外机可与任意型号的室内机以及末端控制器相连,空调系统可更换任意型号的室外机,更换容易,更换后的空调系统运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89670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9256.3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0 , F24F11/30 , F24F11/89 , F24F13/30 , F24F2110/00 , F24F2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辅助散热结构、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辅助散热方法,辅助散热结构包括:电机,用于驱动空调器工作;冷媒管,设置在电机上,冷媒管的第一端连接至空调器的冷凝器的出口主管路,冷媒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其中,冷凝器中流出的冷媒从出口主管路经第一端进入冷媒管,并在经过电机后由第二端流入气液分离器;辅助换热器,设置在冷媒管的第二端,用于对第二端流出的冷媒进行辅助冷却。通过该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温度,冷媒流过电机后会经辅助散热器进行过冷,提升冷媒的过冷性,从而提升空调器的换热能力与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669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9235.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0 , F24F11/30 , F24F11/83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89 , F24F21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机散热结构、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电机散热方法,其中,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用于驱动空调器工作;冷媒管,设置在电机上,冷媒管的第一端连接至空调器的冷凝器的出口主管路,冷媒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电磁阀,设置在冷媒管上,用于控制冷媒管的通断,其中,当冷媒管导通时,空调器的冷媒从出口主管路经第一端进入冷媒管,并在经过电机后由第二端流入气液分离器;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机的转速和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调整电磁阀的工作状态。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电磁阀控制流出冷凝器的冷媒为电机散热降温,节省了为电机降温散热的成本,有效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温度,使电机的能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0488300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19227.7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机散热结构、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电机散热方法,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冷媒管,设置在电机上,冷媒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冷凝器的出口主管路,冷媒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电磁阀,用于控制冷媒管的通断,其中,当冷媒管导通时,空调器的冷媒从出口主管路经第一端进入冷媒管,并在经过电机后由第二端流入气液分离器;排气参数传感器,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参数;控制器,用于根据排气参数传感器检测到的排气参数调整电磁阀的工作状态。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将压缩机的排气参数设置为是否开启电磁阀的判断依据,使得对电机散热的控制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从而可以在电机温度过高时利用流出冷凝器的冷媒为电机散热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02109204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71238.X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三通阀、室外换热器以及二个以上的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还包括电磁阀、中压截止阀、高压截止阀、低压截止阀、第一分歧管、第二分歧管、第三分歧管、第四分歧管、第五分歧管、第六分歧管、第一室内转换器和第二室内转换器,其中,压缩机的高压出口与三通阀的第二接口相接,三通阀的第三接口经过低压截止阀后与第三分歧管的第一接口相接,第三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与第一室内转换器的第五接口相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空调系统的阻力损失小、室内制热效果明显改善、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920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110071238.X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三通阀、室外换热器以及二个以上的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还包括电磁阀、中压截止阀、高压截止阀、低压截止阀、第一分歧管、第二分歧管、第三分歧管、第四分歧管、第五分歧管、第六分歧管、第一室内转换器和第二室内转换器,其中,压缩机的高压出口与三通阀的第二接口相接,三通阀的第三接口经过低压截止阀后与第三分歧管的第一接口相接,第三分歧管的第二接口与第一室内转换器的第五接口相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空调系统的阻力损失小、室内制热效果明显改善、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2982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309781.8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47/025 ,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该空调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组和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的冷媒循环回路以及控制系统运行的控制器,室外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室外模块换热器,与室外模块换热器还连接有辅助换热器。本发明提供的多联式空调系统将室外换热器组换热器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换热器,并增加辅助换热器,当某一室外模块换热器达到化霜条件需要化霜时,通过一定的控制逻辑,控制相应的控制阀和节流部件进行相应的联动,从而达到室外模块换热器化霜的目的,并且空调系统化霜和制热同时进行,在室外模块换热器模块化霜期间,也能保证室内侧有热风吹出,保证用户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402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260907.2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其中空调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低压罐的出气管出口端处冷媒的当前温度及压力,并计算获得对应的过热度;当该过热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分离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并储存分离后的冷媒,直到该过热度大于第二阈值;该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本发明改善了冷媒的循环量,可有效的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进而更好地保护了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10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7220.9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5B47/02
Abstract: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系统的除霜方法,三管制热回收系统的室外机包括二个以上的室外换热器、二个以上的三通阀、一个以上的压缩机、以及高压液管、低压气管和高压气管,在制热模式或混合制冷制热模式下,其中一个室外换热器处于冷凝器除霜状态时,另一个室外换热器必定不处于冷凝器除霜状态。在除霜过程中,室外换热器的除霜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调整。本发明将三管制热回收系统的室外机的各个室外换热器的除霜时间错开,使室内机保持向室内持续提供热量的能力,减小对室内制热效果的影响,提高空调使用舒适度,从而具有控制简单灵活、无需增加额外的电热除霜设备、化霜效率高、对除霜期间的室内机制热效果影响较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787098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03373.3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和一种空调器,其中,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用于驱动空调器工作;封闭热管,封闭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电机上,封闭热管的冷凝端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的送风口和/或回风口处,封闭热管内具有散热媒,其中,散热媒在蒸发端吸收电机的热量后,经压差作用流至冷凝端,再与通过室内换热器的送风口和/或回风口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以冷凝散热,并在冷凝散热后通过毛细力作用返回蒸发端。通过该技术方案,节省了为电机降温散热的成本,并有效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温度,使电机的能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散热结构的成本。
-
-
-
-
-
-
-
-
-